湖南10岁男孩沉迷游戏,妈妈姐姐联手设套,打包行李直接送进警局

未成年人网络沉迷与家庭教育方式的碰撞,在湖南一个家庭的特殊经历中显现。10 岁男孩因沉迷手机游戏与家人发生冲突,母亲与姐姐情急之下将其送至警局,配合民警上演了一场特殊的 “教育戏码”。这场看似荒诞的管教方式,既引发网友对家庭教育边界的讨论,也折射出当下青少年在数字时代面临的成长困境。


失控的手机争夺战
8 月 7 日的午后,湖南某小区的居民楼里,一场关于手机的争吵正在上演。10 岁的男孩小宇(化名)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隔着门板朝外面喊:“不给我手机,我就不吃饭!” 他的声音带着变声期的沙哑,还夹杂着游戏音效的背景音 —— 那是他趁母亲不注意时,偷偷用平板打开的游戏。
母亲李女士靠在客厅的沙发上,双手按着太阳穴。茶几上散落着没收拾的碗筷,其中一个碗里的米饭已经凉透。这是本周第三次因为手机吵架,早上小宇为了要手机玩游戏,甚至推了前来劝阻的母亲一把,袖口蹭掉了墙上的奖状。“去找你爸吧,我管不了你了。” 李女士的声音带着疲惫,她所说的 “找爸爸”,是指让小宇去上海投奔常年在外工作的父亲。


小宇从房间里出来时,脸上带着一丝得意。他似乎笃定母亲只是说说而已,转身就去衣柜里翻找衣服。他的动作很熟练,把几件 T 恤和短裤塞进一个蓝色背包里 —— 这个背包是他用压岁钱买的,和他常玩的那款射击游戏里的 “三级包” 一模一样,拉链上还挂着游戏角色的钥匙扣。
姐姐小陈下班回家时,正撞见小宇背着背包坐在门口的换鞋凳上。男孩低着头,手指在背包带子上打结,既不哭闹也不说话,摆出一副 “你们真要赶我走我就走” 的架势。小陈注意到,背包侧面的网兜里塞着一个粉色的布娃娃,那是母亲结婚时收到的礼物,小宇从小就喜欢抱着它睡觉。
临时起意的 “警局计划”
李女士把小陈拉到厨房,压低声音讲述了事情的经过。水槽里泡着的碗还没洗,泡沫已经快要消散。“刚才说让他去找他爸,他还真收拾行李了,说要去姨妈家待着。” 李女士的语气又气又急,“姨妈刚才打电话来说,不能惯着他,让我们自己想办法。”


小陈看着门口的弟弟,突然有了主意。她打开手机,搜索附近的派出所地址,对母亲说:“要不,咱们带他去趟警局?让警察叔叔说说他,比我们说一百句都管用。” 李女士犹豫了一下,擦碗布在手里拧成一团,但想到小宇推自己的那一刻,还是点了点头。
两人走出厨房时,小宇立刻站起来,以为要被送去姨妈家。当小陈把电动车推到楼下,让他坐上来时,他还特意把背包抱在怀里,生怕被抢走。车筐里放着母亲刚买的菜,其中一把青菜的叶子垂下来,扫过小宇的膝盖。
路过小区门口的超市时,小宇突然说:“姐,我想喝可乐。” 他显然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还像往常一样提要求。小陈没回应,只是加快了拧油门的力度,电动车发出 “嗡” 的一声,向前冲了几米。
警局里的 “角色扮演”
下午三点的派出所接待大厅,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值班民警正在整理文件,看到李女士带着一个背着大背包的男孩进来,立刻放下手里的工作。“我们是来…… 求助的。” 李女士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明情况,小陈在一旁补充:“他沉迷游戏,还动手推我妈,我们实在管不了了。”


小宇一开始还满不在乎,东张西望地看着墙上的宣传栏,直到民警严肃地让他坐下,他才慢吞吞地挪到长椅上。背包被他紧紧抱在怀里,拉链上的游戏挂件晃来晃去。民警老王端来一杯温水放在他面前,杯子上印着 “安全第一” 的字样,水汽在杯壁上凝成水珠。
“知道为什么带你来这儿吗?” 老王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小宇摇摇头,手指抠着背包上的破洞 —— 那是上次和同学打架时被划破的。老王没有直接批评,而是给他讲了几个未成年人因沉迷游戏荒废学业的案例,讲到其中一个孩子偷偷充值几万元时,小宇的眼睛瞪得大大的。
大厅里偶尔有人进来办事,看到这个背着大背包的小男孩,都会多看两眼。小宇把头埋得更低了,耳朵红得像要滴血。李女士站在角落,看到儿子这副模样,心里既有点解气,又隐隐有些心疼,手指不停地绞着衣角。


写检讨的时刻
老王拿来纸笔,放在大厅的桌子上:“写份检讨吧,说说自己哪里做得不对。” 小宇握着笔的手在发抖,铅笔在纸上划出歪歪扭扭的线条。他咬着嘴唇想了半天,才写下 “我不该和妈妈吵架” 几个字,笔画之间还有涂改的痕迹。
“还有呢?” 老王在一旁提醒。小宇抬头看了眼母亲,又低下头继续写。阳光从窗户照进来,落在他的作业本上,把 “不该玩手机太久” 这行字晒得格外清晰。写了不到一百字,他的眼泪突然掉在纸上,晕开了一小块墨迹。
这时,另一位民警从值班室出来,故意大声问老王:“这小孩咋了?” 老王配合地说:“沉迷游戏,还对家长动手,得好好教育教育。” 小宇听到这话,肩膀抖得更厉害了,手里的铅笔差点掉在地上。
检讨写完后,老王让小宇念了一遍。男孩的声音很小,带着哭腔,念到 “我错了” 三个字时,几乎听不清。老王接过检讨,认真地看了看,然后对他说:“签字按手印吧,这可是有记录的。” 当红色的指印按在纸上时,小宇的眼泪又涌了上来。
回家路上的沉默


离开派出所时,夕阳把三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小宇的背包被小陈提着,他低着头跟在母亲身后,双手背在身后,像个做错事的小学生。路过刚才那家超市,他没再提喝可乐的事。
电动车行驶在非机动车道上,小宇坐在中间,紧紧抓着母亲的衣角。风吹起他额前的头发,露出光洁的额头 —— 平时玩游戏到深夜,这里总是带着淡淡的黑眼圈,今天因为哭了一场,反而显得格外干净。
快到小区门口时,小宇突然小声说:“妈妈,我以后不玩那么久了。” 李女士没回头,只是 “嗯” 了一声,声音有点哽咽。小陈从后视镜里看到,弟弟的眼泪又掉了下来,滴在母亲的后背上。
到家后,小宇主动把手机交给了母亲,然后坐在书桌前翻开了作业本。台灯的光打在他的侧脸上,长长的睫毛上还挂着泪珠。李女士悄悄走进来,把那杯没喝完的温水放在他手边,杯子上的 “安全第一” 字样正好对着他。


网友的多元声音
小陈把这段经历拍成视频发到网上,很快引起热议。视频里,小宇低着头写检讨的样子被很多人截图,有人评论:“这招太狠了,估计能记一辈子。” 还有人担心:“会不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评论区里吵得不可开交。支持者认为:“对付熊孩子就得用特殊手段,讲道理根本没用。” 反对者则表示:“家长自己没做好榜样,天天抱着手机,凭什么不让孩子玩?” 一条获得高赞的评论写道:“警局不是教育机构,这种方式还是谨慎使用为好。”
有位自称是老师的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验:“班里有个学生也沉迷游戏,后来家长带他去工地体验了一天,回来后主动删了游戏。” 这条评论下面,有几十人分享了类似的 “特殊教育法”,有人带孩子去捡垃圾,有人让孩子体验农田劳作。
派出所的老王看到视频后,笑着对同事说:“这孩子还算懂事,知道错了。” 他坦言,平时偶尔会遇到家长带孩子来求助的情况,只要不占用太多警力,都会配合一下。“主要是起到震慑作用,真正的教育还得靠家里。”


夜晚的小插曲
晚上八点,小宇洗漱完毕准备睡觉。他走到客厅,看到母亲正在看手机,突然说:“妈妈,你也少看点手机吧。” 李女士愣了一下,立刻放下手机,陪他聊起学校的趣事。小陈在房间里听到这段对话,忍不住笑了 —— 没想到弟弟还会 “反将一军”。
临睡前,小宇把那个粉色布娃娃放在枕头边,这是他从背包里拿出来的。黑暗中,他小声对娃娃说:“以后不吵架了。”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在墙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带,像一条通往成长的路。


李女士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打开手机,搜索 “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收藏了好几篇文章。手机屏幕的光映在她脸上,显得有些疲惫,但眼神里却多了几分坚定。
小陈的视频还在不断收到评论,有人问后续效果如何。她想了想,没有回复。教育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这场发生在警局的特殊 “教育课”,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夜色渐深,这个普通的家庭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客厅的时钟还在 “滴答” 作响,记录着这个夜晚的平静,也预示着明天可能会出现的新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育儿   湖南   警局   行李   姐姐   男孩   妈妈   游戏   母亲   手机   背包   声音   民警   派出所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