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的“价值洼地”正在觉醒
在长三角一体化与长江经济带双重战略加持下,安庆这座“皖西南门户”正迎来历史性机遇。根据《2025年安庆优质土地推介手册》重磅推出20宗稀缺地块,与《安庆市国土空间总规(2021-2035)》的万亿级规划形成战略共振。这些深藏潜力的“黄金筹码”,如何改写区域投资逻辑?
根据《安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安庆市被定位为 “长三角中心区城市” 和 “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 的双核引擎,这一战略定位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两大关键基石:
1、交通升维:构建“米字型”立体枢纽
安庆规划新增 6条跨江通道(含3条公铁两用桥),包括宿松至彭泽公路桥、望江长江公铁大桥、海口长江大桥等,全面打通长江两岸交通脉络,推动“一江两岸”协同发展。同时,依托国家高铁主通道京港(台)和沿江通道交汇优势,加速形成 “米字型高铁网” :
纵向贯通:六安—安庆铁路、武安杭高铁强化南北联动;
横向串联:长安宁高铁(安徽北沿江段)、安景铁路衔接沪苏浙;
枢纽升级:安庆西站扩容为区域枢纽,实现1小时直达合肥、3小时贯通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南京、杭州)。
配套“五纵四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及通用机场全域覆盖,安庆正从“皖西南门户”跃升为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2、产业爆点:打造“两走廊一轴带”千亿集群
围绕长江制造走廊和安九科创走廊的产业主轴,安庆集中资源保障三大千亿级平台:
安庆经开区:聚焦新能源汽车集群,2024年产值增速达16.4%,引进合肥常青、浙江常春等11家上市企业,形成整车制造、三电系统、智能驾驶全产业链。
安庆高新区:以化工新材料、电子化学品为主导,推动飞凯新材料光刻胶产能提升至8000吨,并打造绿色低碳园区,单位GDP建设用地效率提升41%。
双生谷片区:依托生命健康与生物科技“双生”产业,规划4.6平方公里起步区,2024年签约4个高端项目,未来承载10万科创人才。
同步布局商业航天、人工智能 等未来产业:高铁新区落地致航科技火箭制造、零重空间卫星载荷项目,打造“火箭—卫星—数据应用”产业链;潜山大数据中心、奥看玲珑大模型等项目赋能数字经济。
双核驱动的战略意义
交通与产业的深度耦合,使安庆从“工业老城”向 长江经济带制造名城 跨越:
空间重构:依托“一屏两带三区多中心”国土格局,沿江城市带串联经开区、双生谷,合安发展轴衔接合肥科创资源,形成“以产促城、以城兴产”的闭环;
创新赋能:联动创新区2024年进出口额达38.9亿美元,通过制度创新(如进口整车通关缩至3天)和产学研协同(院士科创园落地桐城),激活新质生产力。
安庆以“双核定位”为锚点,以交通网络为血脉,以产业集群为筋骨,正加速从区域节点城市升级为长三角西翼的战略支点,为投资者开辟一片“规划红利与稀缺资源并存”的价值高地。
东部新城:顶配资源聚合区
作为安庆城市升级的核心战场,东部新城汇集天柱山路城市发展轴与皖江大道商业动脉双重价值。
市政府北侧地块:占据政务中芯黄金半径,3公里内覆盖安庆市体育馆、弘阳广场商业旗舰及市立医院东院区三甲医疗,容积率≤1.2的纯住宅用地,将打造城央低密改善标杆。
绿地铂骊酒店东侧地块:康熙河生态廊道与皖江大道交汇处,坐拥顺安河270°水岸线,规划容积率≤1.2,依托苏宁广场+万达商圈,定义滨水豪宅新标准。
滨江封面:长江岸线“最后窗口”
长江大保护政策下,4宗一线江景地块成为绝版资产:
原铜矿码头地块:港口路西侧滨江头排,直面长江主航道,限高27米严控天际线,容积率≤1.5,将重塑安庆江景大平层价值体系。
马窝港区地块:消防支队南侧161亩方正净地,长江视野无遮挡,规划二类住宅用地,与滨江文化公园(规划中)形成“生态+居住”共生体。
双生谷引擎:下一个“科学之城”
国土空间总规划定“科创产城融合示范区”的154亩黄金地块:
晴岚路科创中轴承载商务商业混合功能,容积率<2.0的弹性空间,精准匹配生命健康产业人才需求。
毗邻安庆师范大学双生谷校区(规划)与秦潭湖湿地科创走廊,构建“产学研居”一体化生态圈。
教育革命:15分钟生活圈全覆盖的硬核实践
安庆国土空间总规明确要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覆盖率100%”,这一战略正通过土地开发精准落地。宜秀区东方印地块率先兑现承诺,地块周边已建成白泽湖中学(省示范高中)与宜秀区实验幼儿园(省一类园),形成K12教育闭环。
更值得关注的是,大观区白云巷地块强制配建12班幼儿园(容积率≤1.4),其规划图则显示将融合养老服务设施+托育中心,打造全市首个“一老一小”复合社区样本。
生态顶配:长江大保护的宜居范式
作为长江大保护核心区,秦潭湖北侧533亩地块(容积率≤1.3)重构生态人居标准:
坐拥千亩秦潭湖湿地公园,与安庆会展中心、116医院形成黄金三角;
规划图则明确配建生态公厕+养老服务设施,首创“公园城市”细胞单元;
该地块容积率严控在1.3以下,建筑限高27米,成就安庆罕见的“推窗见湖、步行入园”低密住区。
政策核弹:工业用地改革的破局点
经开区率先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
全力集团地块与张湖公园西侧地块实行“拿地即开工”机制,容积率锁定1.0;
规划要求配建人才公寓+研发中心,容积率较传统工业用地提升300%;
这种“带方案出让”模式,使企业开工周期缩短60%,成为吸引高端制造业的“政策磁极”。
NO.4|肆
总结
安庆土地价值正迎来历史性重构。长江岸线50米生态红线被划入“生态保护区”,现存4宗滨江地块(如原铜矿码头、马窝港区地块)成为绝版江景资产;20宗推介地块中13宗容积率≤1.5(占比65%),宜秀区政府北侧等地块限高27米,开启低密改善产品革命;产业端高新区扩容至48.5km²、双生谷规划10万就业人口,南山园地块(容积率1.0)将承接高端人才居住需求。当“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与“大黄山旅游枢纽”双重势能叠加,这20宗土地正成为撬动皖西南财富的支点。
第一房智库观点:
政策与市场的“黄金交叉点”已现:
江景稀缺性货币化:长江生态保护倒逼滨江土地断供,现存地块将复制上海前滩“江景溢价”逻辑(溢价率超30%);
低密产品结构性缺口:65%地块容积率≤1.5,但安庆目前高端住宅库存仅占总量12%,供需差预示价格跳涨窗口;
产业人口红利变现:高新区扩容释放48.5km²产业空间,10万新增就业人口催生“职住一体”需求,南山园地块成产城融合标杆。
安庆土地价值重构的本质,是生态红线、产业升级与人口红利的三重共振——抢占这20宗地块,即是抢占皖西南未来十年的财富分配权。
更新时间:2025-07-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