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南风
编辑|司徒夜
5斤小米卖37.8元价格太高?10分钟被抢光3.4万单是在“割韭菜”?
27岁的“豆腐西施”李福贵,凭借一条条乡土生活视频圈粉千万。
首场助农直播就创下惊人战绩,却转眼就陷入了“高价扰市”“发货地造假”的舆论漩涡。

这个不管如何艰难,脸上总是带着笑的姑娘,为何重蹈了李子柒的覆辙?
官媒的发声,终于撕开了这场争议背后的真相。

熟悉李福贵的朋友大概都知道,这个1998年出生的姑娘,从小就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可在苦难中成长的她不仅没有心生怨愤,反而愈发热爱起生活。
她说在她感到绝望的时候,是村子里的那些老人们让她看到了人间真情。
而靠着分享简单而淳朴的乡村生活,她逐渐成为了一名粉丝千万的网红。

走红之后,李福贵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报恩。
太行山区地形复杂,农户们种的谷子大多散落在各地。
交通又不够便利,很多人的粮食卖不出去的话,只能低价销售,甚至烂在手里。
于是她便挨家挨户地收,一车一车地运,最后利用电商形式统一销售。

最开始她也是忐忑的,不知道究竟会不会有人买。
就算群里的网友们都在喊着自己会去抢购,她也只是觉得大家在安慰她。

可开播仅10分钟,3.4万单小米就销售一空,这让她感到十分惊讶。
只是没等兴奋的情绪持续多久,麻烦事就找上门了。

有人说,李福贵收购小米的价格太高了。
别家成品才只卖三四块钱一斤,她这个仅是谷子的收购价就到了五元。
不满意的人们,给她扣上了“扰乱市场”的帽子。

到了发货的时候,第二波攻势也跟着来了。
有人发现自己买的小米发货地并不是河南而是山西,直呼自己“被骗了”。

难道说大家高价买的精品小米,居然是普通田里种的大路货?
不等李福贵解释,她就被贴上了“靠流量割韭菜”的标签。

这一幕总感觉似曾相识,当初李子柒靠着田园视频走红后,也受尽了非议。
他们明明都是想要用自己的方式,为自己的家乡带来新的改变,却总是被质疑“动机不纯”。
即便后来再怎么解释,在一些网友的眼里,也都是在“狡辩”。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习惯用恶意去揣测他人,还是有不少网友自发地为李福贵争辩。
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她的淳朴和山里那个,可是连央媒都称赞有加。

就算那些质疑中的内容都是属实的,也肯定有其中的道理。
事实也确实如此。

李福贵收购谷子的价格是要贵一些,但这是因为那些小米和农民值得。
山里种谷子用不上机器,播种和收获都要耗费大量人力。
产量低、成本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远离污染,天然有机,品质和口感都是大不相同的。
更好的品质值更多的钱,无可厚非。

更何况为了让消费者能低价买到优质小米,李福贵已经尽量压价了。
有网友测算过,加上运输、加工、分装、快递等等环节的花费,她不仅没挣钱,还可能亏了不少。

而且稍微想一下就能明白,别人三块钱收谷子,七块钱卖,赚钱的是中间商。
李福贵五块钱收谷子,还七块钱卖,那获利的就是农人了。
她根本就不想赚大家的钱,而是真的想让山里的老人生活能够更好一些。

至于快递发货地为什么在山西,还是成本问题。
如果真的采用集中发货的方式,那么快递费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所以有人提议把谷子转移到山西的大仓库,这样能省下将近一半的费用。

对于没有利润的助农活动来说,尽量压缩成本才能保障农民的利益,同时消费者也能早点收到货。
只是这些问题没有及时解释清楚的话,确实容易产生不必要的质疑。
就算是解释清楚了,也不一定能有预期的效果。
因为官媒所说的那样,看似是一场价格风波,实际上折射出的却是当下助农直播都在面临的困境。

多数人其实都明白,李福贵做的这些事,都是为了帮助农民增收,为了方便老人生活。
可少部分人质疑的声音,却吸引了多数人的目光。

他们只要看到网红进行带货,就会觉得是“忘记初心”。
互联网早就对“助农网红”这一身份产生了信任危机。

自从助农电商出现以后,就有不少人打着“助农”的旗号炒作。
“水果滞销,请帮帮我”这样的话术,大家看都看腻了。
表面上喊着是在“帮农民”,实际上却把大部分利润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甚至有些主播故意压低收购价,抬高售价,让“助农”变成了“坑农”。

乱象多了,信任自然也就少了。
一旦看到类似的直播带货,就很容易先入为主地质疑是不是又在炒作。
有了“结论”,再去寻找“证据”就成了一件简单的事。
于是李福贵的那些行为,就越看越像是在“割韭菜”。
当然,这里边也有“价值认知错位”的因素存在。

很多人买东西,看的都是包装,包装精美,商品就值钱。
而不同产区、不同耕种方式带来的产品差异,感知都不够直观。
那么难免会有人拿着普通小米的价格来进行对比,李福贵卖得自然显得很贵。
至于价值和价格是否匹配,大家实在是没有精力去细细深究。
而“靠着名气卖高价”的想法一旦形成,就很难被改变了。

这也都是没办法的事,消费者只是想买一个价格合理、品质可靠的产品而已。
奈何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只有多一些疑问,才能少一些吃亏。
所以在李福贵面临的困境,也是很多其他助农网红面临的困境。
不过群众的眼睛总是雪亮的,相信李福贵的真心,也能换来应有的回报。

当善意遭受质疑,当真诚被误解为炒作,受伤的不只是网红,还有他们背后的农人。
但愿以后对待类似事件时,揣测能少一些,理解能多一些。
毕竟像李福贵这样愿意扎根农村、真心助农的人,需要的是信任和支持,而不是指责和质疑。

部分参考资料:
农民日报:李福贵“5元一斤小米”遭喷!助农直播卖贵了吗?——北京日报客户端
远离“造神”陷阱,这一次,当众道歉的李福贵,给所有网红提了醒——夏津资讯界
李福贵带货首秀回应质疑:赚钱才有能力帮更多人——顶端新闻


更新时间:2025-11-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