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学会辨别身边成长极快的人:学习、模仿,最终成为“他们”

人群中总有一些身影,他们成长的脚步格外迅速,仿佛摆脱了某些寻常规律的束缚;

他们并非生来天赋异禀,或者人生始终有幸运光环加持,而是将认知能力进行持续的进化,逐渐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能辨识出身边成长极快的人,学习他们内在具备的某些关键特质,能使我们自己的提升速度也大大加快。

失败不是终点,而是认知的起点

一个成长极快的人,身上具备怎样的特质?

首先是对事件的“失败”有着惊人的转化能力,不是简单的乐观和自我安慰,是直接对失败进行认知重构;

就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的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

人的才智、能力等是可以通过锻炼、努力、学习和经验积累不断提升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

天赋只是起点,后天的努力和学习才是决定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

具备此种思维的人将挑战视为机遇,把挫折视为获取信息的来源,成长型思维的人积极拥抱挑战,将其视为成长和学习的机会,勇于尝试新事物。

他们深刻意识到,失败背后揭示的,要么是方法不当,要么是认知偏差,亦或是条件限制。

总归有各式各样的原因,规避越多明显错误,越可以少走弯路。

于是分析失败的种种机制,改进方向,调整下一次的行动方式;

这种能力导致他们不断试错并从中提取出宝贵的经验,成功能结出果实,失败同样结出果实,去做就行。

与之相反,“固定型思维”的人往往害怕失败,一旦失败就会认为自己不行,是天生的无能,极易陷入自我否定和沮丧中,甚至放弃努力;

所以他们回避挑战,担心失败会暴露自己的不足,从而错失成长的机会。

复盘与专注,构建内在成长系统

其次,成长极快的人构建了高效的内在反馈系统,不太依赖外界评价,进行自我监控和调节。

每一次行动后大脑会及时复盘,反思目标完成度和策略有效性,看看情绪是否干扰了判断,是否达到预期的成果。

这个反刍的过程需要极强的专注力和自我剖析的勇气。

通过严苛的审视,不断优化处理事情的方式和步骤,把模糊的经验呈现为清晰可借鉴的框架;

再持续的看见自己的“看见”,不断思考自己的“思考”,不用尝试代价后才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哪怕有些事情还未成功也知道自己会成功。

面对“认知间隙”时(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认知存在差异、不一致或空白的区域);

高速成长者会在新旧认知冲突时主动停留在思考中;

而成长缓慢的人本能回避这种不适感,误把忙碌当做成长,没有主动卸除过时认知的勇气和意识。

再者,成长极快的人展现出了认知能量管理能力,他们深知个人的认知资源有限;

所以将稀缺的注意力与意志力放在最具成长性的重要时刻,明确知道自己当下能力的极限所在,也知道自己踮脚能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

这是由苏联心理学家列夫·维果茨基提出的一个重要教育心理学理论;

指的是在独立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或距离

归纳来说就是自己能够取得的最大进步空间。

这个区间的设立使得个体既不会在舒适区麻木,也不会在绝望区徒劳挣扎。

屏蔽了大量消耗性碎片信息与无意义的社交,实现了从现有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跨越。

每一份心力都获得了相应的成长回报。

用认知升级打破成长的天花板

成长极快的人具有形形色色的特质;

当我们面对这些人的时候,最应该学习的不是他们具体的时间管理技巧,不是要求去看他们推荐的书单,更不是表面的勤奋。

模仿别人的行为,或者复制他人的方法往往无效,关键要识别方法背后的逻辑;

最核心的要学习的是他们重构自身认知的内在能力,将所见所听和所想所得的信息拿来升级认知系统的能力。

要想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升级,本质上是对自身固有认知习惯的一场持续的革命;

主动寻求“建设性不适”,有意识将自己适度推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

选择那些对你当前当前能力构成合理挑战的任务,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刻意练习新的思维方式和技能。

同时强化自己的内在反馈,养成即时复盘的习惯,进行策略上的调整与验证;

如果意识到自己在某个领域的学习方法低效,需要主动改变信息的输入方式,转换思考角度;

每一次的调整都是微小的拨乱反正,用后续的结果来验证效果,这个过程是在实践中不断打破和打磨本身的认知,增添新的观念。

还得严格管理认知能量,它们是稀缺资源,明确当前的核心目标;

不把精力过多放在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上,削减碎片信息的输入,减少思维消耗,尽量减少干扰;

如果不是天生的“高精力”人群,就把自己的“低精力”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更新认知的过程必然伴随着认知冲突带来的不适感,那是一个人已有的知识、观念与新接收的信息发生矛盾时,内心产生的不协调感;

尤其是挑战根深蒂固的观念时情绪波动将更剧烈,不过正是在这种张力十足的时刻,认知更新才真正发生。

相比有些情况下是意外痛苦逼迫人成长,此时的情境更像是意外还未发生,我们自己调整迎合痛苦去成长。

辨别身边成长极快的人并将他们身上的特质学为己用;

当你开始有意识地重构自己的认知,或者开始把认知、行动和内在融合,就指向了一种关于自我的深层探索,自己也开始了快速的成长之路。

-The End -

作者-山外人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7

标签:美文   身边   认知   能力   思维   特质   信息   主动   事情   水平   精力   观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