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曾黎回老家种地!扛锄头种红薯指甲里都是泥,和农妇没啥区别

烈日下,曾黎俯身挥锄翻新土,指甲缝里嵌满黑泥,汗珠顺着泛红的脸颊滚落,在湖北荆州老家的菜园里,这位曾以中戏校闻名的演员,正跟着父亲学习松土播种。


素面朝天的她束起长发,雨靴深陷湿润的垄沟,手心血痕若隐若现——这是她沉寂数月后首次公开亮相的真实状态。



兵荒马乱后的第一道防线

想当年,曾黎顶着“中戏第一美”的光环出道,一路本该繁花似锦,偏偏造化弄人,她那张公认的“电影脸”,长久以来,都和女主角擦肩而过,直到人到中年,演了个母亲角色,才算真火了一把,就像你辛苦熬了一锅老汤,正要出锅品尝,谁知“啪”一下,锅底竟然漏了。


今年三月那场“粉丝礼物”风波,就是那道猝不及防的裂缝,如今的互联网啊,捧你时能送你上云端,踩你时,也毫不留情。



一夜之间,过往的赞美化为口诛笔伐,经营多年的“路人缘”说散就散,这种境地,搁谁都难熬,若继续硬挺在名利场里,每天手机屏幕上铺天盖地的骂声,那真是把人往死里“憋”,憋着憋着,内伤迟早爆发。


所以,回到湖北荆州老家,回到父亲身边,抄起锄头,是曾黎最聪明的一招,这哪是认输?分明是一种明智的战略性转进,舆论如漩涡,你越是在中心挣扎,越容易深陷其中,最佳脱身法,莫过于先跳出来,寻个岸边喘口气,于曾黎而言,老家那片菜地,就是她的“岸”。



这里没有闪光灯,没有密密麻麻的通告单,更没有一行行带刺儿的评论,有的,只是土地的沉默,以及父亲不多但句句关键的指点,这无疑是成本最低,却疗效最显著的一剂“疗伤良药”。


土地是位沉默的严师

说起来,曾黎从小跟母亲生活,对父亲,对脚下这片土地,总归是有些疏离的。她人生上半场,多数时候在练功房挥洒汗水,在摄影棚间奔波劳碌,过的是一种高度程序化、被精心安排的生活。她的美貌,她的演技,都是在“规矩”里一刀刀打磨出来的。可土地的规矩,又是全然另一种逻辑。



视频里,她穿着雨靴,握着锄头,姿态倒也有模有样。父亲在后头看着,偶尔点拨几句。烈日炎炎,汗水浸湿了刘海,脸庞也被晒得泛红。我猜想,那一刻她学到的,绝不止是如何把地锄得“笔直又松软”那么简单。


她学到的,是“实在”。在演艺圈,很多努力是虚无缥缈的:一部戏拍完了,可能播不了。播了,可能不火。火了,可能红的不是你。一切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



但土地不一样。你撒下一把柳叶空心菜的种子,浇水施肥,只要耐心等待,一个月后,它就会用满眼的翠绿回报你。这种付出与回报的直接关联,带着一种朴素到极致的治愈力量。


放下身段,听从泥土的法则

她学到的,还有“谦卑”。在镜头前,她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但在菜地里,她不过是个实打实的学徒。她需要弯下腰,低垂着头,虚心听从父亲的指导,更要听从土地最古老的规律。那双被磨得泛红、指甲缝里塞满泥土的手,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双手仿佛在无声地告诉她:无论你过去是谁,一旦踏上这片土地,就得遵守这里的法则。这种发自内心的谦卑,能洗刷掉不少在名利场里沾染上的浮躁与锋芒。


很多人紧盯着她那件一千三百块的“工作服”,说她在“作秀”。在我看来,这件衣服恰恰是最诚实的细节。它清清楚楚地表明:曾黎不是,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农妇。



她回来种地,不是为了生计。农民的辛苦,是刻在骨子里养家糊口的生存本能。而她的种地,更多是一种体验,一种她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


那件1300块的“工作服”

这面镜子,照出的正是这无法逾越的差别。她可以体验劳作的辛苦,感受收获的喜悦,但她终究是一个有退路的人。拍完视频,她可以回到舒适的房子里,冲个热水澡,再拿起手机看看视频的流量。而她的父亲,以及千千万万的农民,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一切,没有镜头,没有观众,只有生活本身。



承认这种差别,没什么不好。相反,它让曾黎的这种行为变得更为纯粹。她并未假装自己是“劳动人民”,而是以一个女演员的身份,来完成一次对另一种生活的探索。


素面朝天的她,并不是真的变成了“普通人”,而是褪去了“女明星”这层华丽的妆造,露出了那个会累会流汗、也会为一棵菜苗的成长而欣喜的——一个更具体、更真实、名叫曾黎的女人。



一次暂停,而非转型

那么,她会成为下一个李子柒,彻底转型做田园博主吗?我看未必。李子柒的田园,是一种精心构建的美学,更是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而曾黎的这片菜地,更像是一个中途站,一个人生爬坡半山腰上的加油点。


风波过后,回到土地,找回一点实在感,校准一下自己的心态。待风声过去,待心静下来,她大概率还是要回到那个她熟悉又无奈的圈子里去。但或许,经过这次“下地”,当她再次面对镜头和舆论时,眼里的光,会变得不一样了。



人这一辈子啊,总得有那么一两样东西,能在你兵荒马乱、不知所措的时候,让你觉得心里踏实,对有的人来说,是书房里那盏暖暖的灯。


对有的人来说,是厨房里那口热气腾腾的锅,而对此刻的曾黎来说,或许,就是脚下这片带着腥味、温热又沉默的土地吧,它什么也没说,但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结语

如今,曾黎的转身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她,或许在经历了风波后,回归自然、亲近土地的生活,能够让她重新找到内心的平衡,未来,她是否会继续这样的生活方式,值得我们期待,曾黎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地,珍惜劳动的果实,感受生活的本质,才是最重要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对曾黎这一转变的看法,或许我们能从中获得更多的生活启示。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1

标签:娱乐   锄头   农妇   红薯   指甲   区别   曾黎   土地   父亲   菜地   荆州   雨靴   兵荒马乱   风波   老家   名利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