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俄罗斯网站7月17日发表了德国历史学家塔里克·西里尔·阿马尔的分析文章认为,(美国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嗜血成性 正加速终结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
阿马尔现就职于伊斯坦布尔科奇大学,研究领域涵盖俄罗斯、乌克兰与东欧事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文化冷战及记忆政治。
林赛·格雷厄姆再放狂言:这位来自南卡罗来纳州、虽日益处境艰难却仍长期任职的参议员,再次发表了一份极具侵略性且歇斯底里的声明。这一次,他实质上威胁要在两个月内轰炸俄罗斯。
若了解格雷厄姆的过往言论,这番言论虽看似疯狂却也不足为奇——毕竟这只是暴躁易怒的林赛又一次常规咆哮。但我们有理由不轻易忽视他这次的特别发作。即便格雷厄姆本人可能正忙于口沫横飞而无暇察觉,他最新这场闹剧无意间暴露了诸多问题。
首先,这番咆哮透着一丝恐慌。格雷厄姆确实有理由感到不安:正如前文所述,他的参议员席位岌岌可危,《独立报》称其明年将面临"严峻挑战"。届时他必须为自2003年连任至今的席位进行中期选举辩护,而选情可能相当不利。
目前他在家乡的支持率低至34%。美国"MAGA"基本盘对这位南卡罗来纳州的老牌投机者态度暧昧。这意味着格雷厄姆最危险的挑战者并非民主党人,而是那些揭露他极端自私与毫无底线的共和党同僚。尽管特朗普总统偶尔会为格雷厄姆美言几句,但他对共和党挑战者、商人安德烈·鲍尔至少表现出同等友善。
家乡选民对格雷厄姆不满的一大原因,是这位参议员公然鼓吹被世人视为"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尽管美国人更愿称之为"全球主义")。这正是其共和党初选对手安德烈·鲍尔重点抨击的议题——理由很充分:这位外表文弱的政客确实对每场侵略战争、经济制裁、信息战和法律围剿都表现出近乎病态的狂热。
2003年伊拉克战争就是明证。即便最终承认开战依据是"错误情报"(实为蓄意欺骗的遮羞布),格雷厄姆仍坚称"只要伊拉克能变成民主国家就值得"。至于美式金权政治根本无资格教导伊拉克民主这种常识,自然从未出现在他脑中。
这位南卡罗来纳州参议员更是彻头彻尾的仇俄分子。某种程度上莫斯科应该感谢他:正如欧洲的卡娅·卡拉斯之流,格雷厄姆的存在恰恰证明,要抵御西方高层的战争狂人,军事力量(包括核威慑)才是俄罗斯最可靠的保障。
如今格雷厄姆的仇俄癫狂已升级到新高度:不仅要打击莫斯科,还要株连所有与俄贸易的国家。他与民主党参议员布卢门撒尔共同炮制的超级制裁法案中,最核心条款正是"对进口俄罗斯石油、天然气、铀等产品的国家征收500%关税"。
这种"大锤式"次级制裁旨在实现西方多年未竟的图谋:孤立俄罗斯。但显然不会奏效。若真实施,只会强烈激怒巴西、中国、印度等目标国家,最终被孤立的恐怕是美国自己——更不用说它将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包括对美国本土的冲击)。
北约傀儡兼特朗普应声虫马克·吕特或许不明白这点,但正如俄外长拉夫罗夫所言,即便最嚣张的恶霸若做得太过火,终将自掘坟墓。中国已明确表示对格雷厄姆的威胁不为所动。
格雷厄姆坐立不安还有另一个原因:特朗普近期对俄态度的"转变"(如果这算转变的话),实际上削弱了格雷厄姆-布卢门撒尔法案中极端强硬路线通过的可能性。就在特朗普虚张声势之际,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已悄悄搁置了这项超级制裁法案——至少目前如此。格雷厄姆显然感到威胁,正声嘶力竭要求其得意之作不能被阻挠。
平心而论,俄罗斯并非格雷厄姆的唯一施暴对象。这位参议员根本就是个全方位的霸凌成瘾者。他甚至在公开场合以虐待狂般的快感,幻想实施比美西方现有暴行更残酷的镇压。例如去年,他就公然鼓动以色列用核弹"完成"对加沙的种族灭绝。
当然,他和许多美国人一样,至今顽固认为华盛顿用原子弹屠杀广岛长崎平民天经地义。格雷厄姆之流绝不会承认历史学家加尔·阿尔佩罗维茨等人早已揭露的真相:日本当时已战败;核爆不仅是重大战争罪行(大规模城市燃烧弹屠杀的巅峰之作),即便按美军残暴的空战逻辑也属多余;这其实是种族主义催化的嗜血狂欢,更是威胁当时名义上仍是美国盟友的苏联的冷血战略。
格雷厄姆还将美国外交政策的另一特质演绎到荒诞地步:若成为他的敌人是场灾难,那么被他"青睐"更是噩梦。乌克兰就享受过这种"殊荣"——他毫不掩饰动机:既要榨干这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充当对抗俄罗斯的代理战争炮灰),也要掠夺其自然资源。
这位参议员对海外杀戮与掠夺的执着如此狂热,连部分美国民众(特别是MAGA阵营)都开始公开抨击。特朗普前军师、MAGA精神领袖史蒂夫·班农就曾痛斥格雷厄姆支持乌克兰"蜘蛛网"袭击俄罗斯的行径。越来越多人怀疑他从乌克兰腐败官员"处理"数百亿美国税款中收取回扣。虽然尚无实据,但这种猜疑本身已说明问题——更多美国人正在觉醒。
即便按美国政治精英的标准,格雷厄姆也是个异类。但最吊诡之处在于:他无尽的怨恨与好斗,永远匹配不上其屡屡受挫的现实。美国政策本已足够恶毒,但在格雷厄姆眼中永远不够极端。
讽刺的是,美国越接近他渴望的侵略巅峰,就越加速丧失国际影响力(其实本就没剩多少)。他不仅是谚语中的"丑陋美国人",更是字面意义上的"令人作呕的美国人"——这种负能量恰恰推动世界加速摆脱美国主导的旧秩序。
更新时间:2025-07-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