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再多有什么用?演唱会现场突发意外的陈粒,给所有明星提了个醒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新浪四川,澎湃专访,百度百科】(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星光情报站

编辑|星光情报站

前言

曾经,她以一首《奇妙能力歌》火遍大江南北。

年纪轻轻便发布个人专辑。

她凭借“特立独行”的音乐风格,江湖侠气的婉转唱腔。

在华语乐坛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批粉丝被她的灵气吸引,不远千里奔赴她的演唱会。

但在粉丝期待已久的演唱会舞台上,她却经历了职业生涯中最难熬的几分钟。

而这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也给娱乐圈所有明星提了个醒。

打破规则的音乐鬼才

“不赶什么浪潮,也不搭什么船,我自己有海”。

这是陈粒微博置顶的一句话,也是她音乐生涯的真实写照。

从独立音乐人到广受欢迎的唱作人。

她始终在自己的那片“海”中遨游。

陈粒的音乐之路一直以特立独行著称。

而她的成功,本身就是对传统音乐产业规则的一次次打破。

2015年,陈粒发了人生中的第一张个人音乐专辑《如也》。

在这张专辑中,她把自己内心的感受直接写在歌里,再去寻找新的表达方式。

由于她在歌中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所以陈粒的音乐风格也一直都难以定义。

有乐评人评价她的作品包含着“哲学式思考、哥特式造句、在黑暗里的幽微和自赏”。

可这种独特的风格,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性格使然!”陈粒表示,在描述一些情绪时,她不愿意用肉麻的方式说出。

所以她会在创作手法上另辟蹊径。

从这段其实也能看出,陈粒的音乐之路一直充满自我挑战、自我突破的痕迹。

正是因为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陈粒的音乐事业开始变得风生水起。

发布专辑《如也》后。

《奇妙能力歌》《易燃易爆炸》等作品一炮而红。

更加奠定了陈粒江湖气与少女感交织的基调。

但她并未止步于此。

发布《如也》后的第二年,陈粒紧接着又发布了它人生中第二张专辑《小梦大办》。

专辑中,陈粒引入新元素,一步步地突破自我。

用音乐作品,无声地说明了她内心世界的精彩。

在创作方式方面,陈粒也和别的歌手不太一样。

自《小梦大半》开始,陈粒建立了“野词人”创作机制。

她将网友投稿的碎片歌词进行重新组织,最终形成一首能打动大众的歌曲。

之后,她甚至还发起了“移动录音车”的项目。

采集街头声音,将市井的喧嚣巧妙转化为音乐素材。

陈粒的这种音乐创新的态度,是难得的,极致探索的。

但谁能想到,这个在乐坛独树一帜的“音乐鬼才”,竟然从没有经过系统地训练。

逆流而上

很少有人知道,陈粒大学学的专业和音乐没有一点关系。

这种看似“不务正业”的跨界,反而塑造了她与众不同的艺术视角。

陈粒毕业于上海市对外经贸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

在大学期间,她就表现出了对音乐的热爱,并萌生了玩乐队的想法。

于是,在网上了解到校外有一个正在寻觅主唱的“空想家”乐队后。

陈粒立马跑去试音,随即与乐队一拍即合。

就这样,陈粒阴差阳错地走上了音乐道路。

而在陈粒加入之后,“空想家”乐队也渐渐折腾出了不斐的成绩。

他们不仅取得了摇滚大赛上海赛区冠军的荣誉。

还顺利成为了当年上海迷笛的开场乐队。

乐队的成员们在大学的那三年里,用热情和青春浇灌着梦想。

但时过境迁,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2014年,与乐队相伴3年后,陈粒还是选择了离开。

这个决定背后,蕴含着她对音乐自由表达的执着与追求。

独自为王的道路注定是不平坦的。

脱离团队的陈粒开始尝试自己制作专辑。

那时的陈粒,穷的只剩下了信仰。

但陈粒却验证了那句“优秀的人到哪里都不会被埋没”。

慢慢地她发现自己的作品开始登上音乐排行榜。

随后一首首“陈粒制造”的热播歌单也在各大排行榜出现。

陈粒的音乐事业从此步入快车道。

2015年,她在北京举办了个人的第一场演出。

那小小的一块场地,竟然能够挤六百余名观众。

而在前一年,乐队来北京演出时,台下只有二百多名观众。

从校园乐队主唱到独立音乐人。

陈粒始终在不断地挑战自我,突破自我。

令人感动的是,在刚开始追逐音乐梦想的路上,有一个人一直陪伴在陈粒左右。

陈粒发布的首张专辑《如也》中,有一首名叫《祝星》的歌曲。

“祝星”不仅是歌名,还是一个女孩的名字。

祝星与陈粒互相陪伴着走过了黎明前最难捱的黑暗时期。

在《如也》发表时,陈粒为她创作了《祝星》这首歌。

祝星也参与了《如也》专辑封面的制作。

可以说,这首歌曲承载了两人共同走过的回忆。

不过后来,祝星出国,两人缘尽。

但一生很长,一个人能陪另一个人走一段路就已经足够幸运了。

2016年,陈粒在演唱会上最后一次公开演唱《祝星》。

路还要继续走,陈粒继续在音乐道路上自由翱翔着。

即使分开了,相信祝星也会祝福陈粒在接下来追逐音乐的道路上,一帆风顺

但天不遂人愿,近日意外还是发生了。

惊魂时刻

2025年10月26日。

在音乐节舞台上的陈粒,经历了她职业生涯中的第三次耳返事故。

这一次,爆音来得格外猛烈。

视频记录下了那个令人揪心的时刻。

正在演唱的陈粒突然头部紧缩,表情痛苦地转向一侧,声音明显颤抖。

她勉强完成了几句演唱,但很明显,观众能看出她在强忍不适。

“今天演出耳机又爆了,直接痛哭。”

演出结束后,陈粒在社交媒体上这样描述。

她与朋友的聊天记录显示,这已经是她第三次遭遇类似的设备故障。

但在台上,尽管承受着剧痛,她却只字未提,坚持完成表演。

对此,陈粒表示,观众是因为喜欢她、支持她,才会不远万里,冒着大雨来听她的歌。

为了这份喜欢,她也必须坚持下去。

事发第二天,陈粒工作室发布官方技术说明,确认事故的原因是演出过程中,耳返电源出现故障中断了。

“音乐节由于设备使用频繁、转场时间紧迫,确实是耳返故障的高发场景。电源管理、线路老化、接口松动等问题都可能引发爆音。”技术人员这样解释。别在耳朵上的耳麦一旦出现问题,很有可能直接损伤耳朵。

这种意外的出现,对艺人来说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而意外背后,是一个需要整个行业正视的安全隐患。

即便财富再多,名气再大。

但在一些突发状况面前,那些身外之物并不能完全保障一切。

而此次在演唱会上突发意外的陈粒,也给所有明星提了个醒。

在出席活动时,应该保护自己,把自身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活动路演的主办方也应该对安全问题做到重视再重视,严查再严查,预防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而在经历了三次爆音后,陈粒发布声明称将调整工作节奏和工作方式。

那一天的耳返爆音,或许将成为她音乐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不是转向退缩,而是走向更加谨慎和专业。

结语

舞台上的灯光总会熄灭,而掌声也终会停歇。

但关于艺人安全问题的思考却会长久地回荡在每一个人心中。

同时也希望陈粒能够早日走出阴影,与团队联手,一起加强安全保障。

也希望所有艺人都能够吸取经验与教训。

在出席活动时,把安全问题放在首位考虑,加强防护意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新浪四川,澎湃专访,百度百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0

标签:娱乐   演唱会   意外   现场   明星   音乐   乐队   专辑   演出   空想家   观众   自我   安全问题   信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