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举行2025年政务服务系列(第八场)新闻发布会

8月29日,榆林市举行政务服务系列(第八场)新闻发布会,榆林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郑飞、榆林市总工会四级调研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屈慧分别介绍全市交通运输行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榆林工运事业工作等相关情况。

榆林交通运输局:多举措优化政务服务与行业监管,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5 年以来,榆林市交通运输局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推出一系列重磅举措,从政务窗口服务升级到行业监管创新,从便民服务延伸到运输保障强化,全方位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服务水平,切实增强群众与企业的获得感。近日,榆林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郑飞在政务服务新闻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相关工作成效,并明确了下一步发展方向。

在政务窗口业务办理优化方面,榆林市交通运输局持续强化窗口人员服务意识,通过常态化学习教育提升人员整体素质。针对高频事项梳理办理条件、申请材料等关键要素,归集典型问题,加强与行政审批局的政务联动,进一步精简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限,高效解决证件信息更新、查询等群众关切问题。2025年已办理行政审批业务 94 件、行政备案业务 43 件、行政确认业务 31 件、公共服务业务 3.37 万件,群众满意率高达 98% 。

高频事项 “跨省通办” 的推进,有效打破了地域壁垒,满足了市场主体与群众异地办事需求。其中,交通行业从业资格证件采用 “全程网办” 模式,涵盖资格证申请、补发、换发、变更、注销及驾驶员诚信考核等全流程服务;道路运输服务事项 “跨省通办” 则真正实现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大幅提升政务服务便捷度。今年上半年,榆林市 “跨省通办” 业务总申请量达 6.38 万件,有效申请量 6.16 万件,办结 6.05 万件,办结率 94.8%,切实解决了群众异地办事 “多头跑、来回跑” 的难题。

电子证照的全面推广应用,成为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榆林市交通运输局按照 “应办尽办、全面应用、拓展场景、强化保障” 原则,不断提升电子证照跨地区互信互认与共享共用水平。上半年,全市 “电子证照” 生成、更新合计 11.03 万张,其中新生成 2.41 万张、更新 8.62 万张。

信用体系建设是规范行业秩序的关键。榆林市交通运输局对 2024 年全市公路运输市场主体开展服务质量信誉评价,精准评定道路客运企业及汽车场站、道路危运企业、驾培企业、汽修企业、公交出租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的服务质量信誉等级。在此基础上,实施分级分类监管,既鼓励支持高等级企业拓展业务、良性发展,也督促引导低等级企业夯实主体责任、强化内部管理,为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平稳发展筑牢基础。

交通执法效能的提升,离不开改革与创新的双轮驱动。该局持续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深入开展道路运输安全和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格规范监管执法,推动行业工作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今年以来,严格落实规范入企检查要求,通过制定年度执法检查计划大幅压减检查频次;自 6 月 30 日起,全面推广 “驼城扫码入企” 监管平台,实现执法人员入企检查扫码率 100%,确保执法过程透明可追溯。

在执法方式上,三大创新举措实现 “减负” 与 “提效” 双赢:一是柔性执法减负增效,完善《榆林市交通运输涉企轻微违法免罚清单》,明确 16 类首违不罚事项,为企业发展营造包容环境;二是数字监管精准提效,通过动态监控、大数据预警替代传统现场检查,试点企业违规率同比下降 43%,减少入企检查 200 余次;三是联合检查降频减负,推行 “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模式,合并道路运输、安全应急等 5 类检查事项,涉企行政检查总量同比下降 42%,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

针对超限运输管理,榆林市交通运输局从核验、通行、服务三方面发力,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在大件运输核验工作优化中,由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设置四个区域分队,加强力量配置,确保大件运输车辆及时获取《超限运输许可证》,保障重点物资运输高效通行;在超限车辆高速通行优化上,积极对接各高速公路运营公司,推进依托高速公路收费站设备开展现场核验,提升跨省及高速公路大件运输通行效率。

超限站的服务功能也得到全面升级。该局在超限站设立 “司机之家”,在生活休息区免费供应热水、配置床铺与充电设备,并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便民服务区配备休息座椅,提供雨衣雨伞、阅读报刊、免费复印等便民服务;应急保障区则为司乘人员准备感冒药、消炎药、消毒用品等医疗物资及基础修车工具,构建起一站式便民服务体系,让超限站成为司乘人员旅途中的 “暖心港湾”。

郑飞副局长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榆林市交通运输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部署要求,以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为抓手,不断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监管效能与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全市交通运输行业营商环境,为榆林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交通动力。

榆林市总工会:凝心聚力践使命 砥砺奋进谱新篇

近年来,榆林市总工会在市委和省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对标对表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559”工作部署,围绕榆林市委提出的20件大事,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职工思想引领、维权服务、建会入会、党的建设、服务基层、改进作风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榆林市总工会始终将职工思想引领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完善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体系,组建了由“七一勋章”获得者、“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全国劳模、全国技术能手、三秦工匠等各类优秀代表共17人的榆林市劳模工匠先进事迹巡回宣讲团,宣讲20场,受众近8000人。

榆林市总工会创新实施五大重点工程,以项目化推进破解工作难点、打造工作亮点。

实施职工群众思想政治引领建设工程。围绕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追寻工运足迹、传承百年薪火”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举办“百年工运心向党 砥砺奋进新征程”职工主题征文活动和全市职工线上知识竞赛,累计参与职工9.6万余人次。

实施职工群众建功立业、创新创造建设工程。与市人社局、市邮政管理局联合开展全市邮政快递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大赛,与市卫健委联合举办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职业技能竞赛,引导广大职工在高质量发展主战场竞技提升、成才成业;贯彻落实《榆林市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具体措施》,做好“三秦工匠”“驼城工匠”培育工作和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创建工作;举办2025年榆林市班组建设大赛,来自全市30个班组的190名产业工人同台竞技。

实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程。积极争取党政重视和支持,推动将产改工作纳入各县市区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充分调动非公企业参与产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形成国有企业示范带动、民营企业积极跟进、中小微企业共同参与的良好态势。

实施工会维权服务提升建设工程。聚焦职工关心的收入形成、技能培训、安全生产等问题,发挥集体协商制度、劳动争议协调机制等作用;聚焦转岗待岗职工、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开展“春风行动”“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直播带岗”等活动;全面提升工人文化宫、工会驿站、职工书屋等综合服务能力,在市工人文化宫成立职工夜校,关注职工“八小时外”生活。

实施工会数智化建设工程。开展工会数智化工作,探索建设数智化劳模服务管理系统;在“榆林工会”微信公众号、榆林市总工会官方网站和“驼城职工”小程序等新媒体阵地发布工会小课堂、学习文章、重要信息、政策方针等稿件信息716余篇、阅读总量近百万人次,关注度4.8万人。

榆林市总工会以五大专项行动为抓手,推动工作提质增效,切实增强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开展工会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专项行动。聚焦12351热线中职工反映问题的有效解决、分析研判职工重点关注问题等,持续提高职工满意度。

开展工会维权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三年行动。开展“共享阳光 共助成长”新业态子女参观研学活动和暑期托管班活动;为新入会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赠送互助保险;围绕电商运营、交通安全、智能设备操作等紧缺技能,举办专项培训5场次;积极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引导新业态企业规范用工。

开展非公企业工会建设三年行动。深化非公企业“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工作,以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平台企业为重点,推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会工作提质增效,打造一批“党工共建”示范点。

开展“小三级”工会建设三年行动。通过实地走访、数据联动、问卷调查,不断加强小微企业工会联合会和社会组织工会建设,因地制宜指导“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五是开展涉工法律规定执行监督专项行动。做好《陕西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宣传贯彻工作,进一步引导基层工会依法开展劳动法律监督,指导、督促用人单位依法落实涉工法律规定。

下一步,榆林市总工会将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联系服务职工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激发全市广大职工群众推动发展的创新动能、创造活力,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凝聚到党的周围,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榆林新篇章中贡献工会智慧和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财经   榆林市   新闻发布会   政务   系列   职工   交通运输   工会   榆林   企业   工作   全市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