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因为手滑选错了出发地
1分钟内取消订单
两张机票的退票费就扣了2000多元
近期上海陈先生的经历
戳中了不少呼市旅客的痛点
呼市人亲历:选错机场+平台延迟,机票扣走一大半
家住新城区的王女士最近刚经历过类似糟心事,她的父母去杭州旅行,她在某平台为父母订返程机票时,误将机场选错,付款后10秒就发现错误,立刻点击取消。可系统显示“订单处理中”,等了5分钟才弹出“退票成功”提示,却被告知需扣除640元手续费。“两张机票总价才800元,扣完只剩160元!”王女士联系平台客服,对方表示“订单已同步至航司,无法拦截”;联系航司后,得到的回复是“按自愿退票规则,折扣票退票费率为80%”。
11月开始后,不少人正规划冬季出行,买错机票被收高额手续费的问题再次引发关注——看似无心的操作失误,可能瞬间让钱包“缩水”。

真实现状:错购退票,为何收费差这么多?
买错机票的情况并不少见:把往返机场选错,或是选错同行人,退票时的遭遇却天差地别。有人像陈先生一样,1分钟内取消就被收数千元手续费;也有人顺利办理了全额退款。关键差异藏在两个地方:
01
购票渠道:航空公司官方渠道(官网/APP)退改速度更快,平均1-3个工作日到账,部分还能直接查询进度。而OTA平台(携程、飞猪等)存在中间商处理时间,可能多等2-5天,夜间申请还会延迟到次日处理,容易错过最佳纠错时机。
02
航司规则差异悬殊:目前民航局仅明确非自愿退票不得收费,自愿退票的手续费标准完全由航司制定。以国航为例,经济舱折扣票的退票费最高可达票面价格的75%(该标准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而西部航空则规定,购票2小时内且航班起飞前48小时以上申请退票,错购客票可免费退。
避坑指南:购票时做好这三步,能有效避免高额手续费
01
选对渠道,优先官方:
购票时优先选择航空公司官网或官方APP。不仅退改效率更高,部分航司还有专属优惠。比如西部航空针对错购客票,只要满足“购票2小时内申请退票”且“离起飞时间48小时以上”,就能办理非自愿全额退票,这类政策在第三方平台往往难以直接享受。
02
付款前,必查三项信息:
冲动下单最易出错,付款前务必核对关键信息
• 起降机场:分清“呼和浩特白塔机场(HET)”与周边城市机场,避免选错出发地或目的地。
• 日期时间:确认出行日期是否为计划时间,尤其注意凌晨航班的日期界限。
• 旅客信息:核对姓名、证件号与证件原件是否一致,儿童票需确认年龄是否符合规定。
03
出错后,分情况应对:
• 短时错购:若在购票1小时内发现错误,立即联系购票渠道。官方渠道可直接找人工客服,第三方平台需快速催促客服介入,争取按“错购”政策处理。
• 已过纠错期:若不符合免费退票条件,可参照航司阶梯费率退款。以国航经济舱为例,起飞前7天退票比起飞前4小时退票手续费低近30%,尽早操作损失更小。
• 特殊情况:如因家人突发疾病需退票,保留好病历、诊断证明等材料,申请“病退”通常可免费退票。
争议背后:规则该有“温度”吗?
“1分钟甚至都来不及选座位,更未占用航司资源,为何收高额费用?为何航司能自行设定高额退票费?”这是不少旅客的疑问。
对此,北京家问律师事务所的侯婷婷律师解释到,这源于民航局现行规则的授权。2021年9月实施的《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废止了1996年版规则中对退票费比例的具体限制,仅明确“非自愿退票不得收费”,将自愿退票的手续费标准交由航司自主制定。
但这种自主定价并非毫无约束,律师强调,根据《民法典》关于格式条款的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司法实践中,若短时错购(如1分钟内取消)未实际占用航司座位资源、未造成实质损失,却被收取远超合理成本的费用,可能被认定为“显失公平”。
不少消费者也呼吁推广“退票缓冲期”,给失误操作留纠错空间,这也是对呼市乃至全国旅客权益的切实保障。
目前,已有航司推出错购免退政策,为旅客的无心之失留足缓冲空间。这不仅是对“真情服务”理念的践行,更是对旅客权益的切实保障。
冬意渐浓
出行正当时
一张机票连接着旅途的期待
做好购票功课
才能让每一次出发都更安心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邢睿婧)
丨编辑:张婧玉
丨校读:于惠敏
丨审核:韩舒杨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