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附会进《三笑姻缘》的‘华太师’。原型人物为出自“江南望族无锡荡口华氏”的,明嘉靖五年(公元一五二六年)丙戌科龚用卿榜进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南京翰林院掌院华察。
元末“灭元盖世功臣”江浙抗元领袖张士诚,被与其争夺天下的朱元璋捕获斩首。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颁旨,禁止以财力资助张士诚的江南巨富华幼武家族,参加明朝科举入仕为官。华幼武次子华贞固为躲闲言,迁家无锡荡口(今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成为无锡荡口华氏迁籍始祖。明正德十六年(公元一五二一年),明武宗朱厚照废除“无锡华氏不得科举入仕”禁令,无锡华氏后裔始得参加科举。
华察:字子潜,号鸿山。生于明弘治十年(公元一四九七年),卒于明万历二年(公元一五七四年)。无锡荡口(今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人。荡口华氏始祖华贞固第七世孙。明嘉靖五年(公元一五二六年)丙戌科龚用卿榜第二甲第十三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明正德四年(公元一五零九年),十二岁的华察考中秀才,试后被取消秀才资格。明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朱厚照废除“无锡华氏不得科举入仕”禁令。华察便于当年再次考中秀才。次年华察参加应天府乡试获中举人。
明嘉靖五年,华察获中丙戌科龚用卿榜第二甲第十三名进士,被授翰林院庶吉士。明嘉靖八年,华察翰林院庶吉士结业。被授户部主事赴江淮课税。明嘉靖十二年,华察归京出任翰林院修撰,负责校录历朝实录、宝训、玉牒、史志,成为编史官‘太史’。‘史’与‘师’谐音,因而被称‘华太师’。
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作家、江苏苏州人程瞻庐著传奇小说《三笑姻缘》。将‘华太师’华察附会进《三笑姻缘》中,为世人演绎出了《唐伯虎点秋香》的经典传奇。唐伯虎本名唐寅,字伯虎。生于明成化六年(公元一四七零年),卒于明嘉靖二年(公元一五二三年)。唐寅年长华察二十七岁,唐寅离世三年后,华察才获中进士。华察共有三子,长子与三子获中进士,次子也是举人。其三子华叔阳为明隆庆二年(公元一五六八年)戊辰科罗万化榜进士,娶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官居南京刑部尚书的王世贞长女为妻。华察三位儿子并非《唐伯虎点秋香》中冥顽不化的纨绔子弟。
明嘉靖十七年,已升任翰林院侍读学士的华察,出任戊戌科礼部会试主考官。录弟子茅瓒、翁大立等为贡士。茅瓒参加殿试后获中戊戌科进士榜第一甲第一名。翁大立最终官居南京兵部尚书。
明嘉靖十八年,明世宗朱厚熜册封次子朱载壑为皇太子。旨令翰林院侍读学士华察着一品朝服,赴附属国高丽(今朝鲜)宣谕。“高丽国第一才子”苏世让为高丽国王拟联“皂荚倒挂千锭墨”,请高丽国王验证华察学识。高丽国王迎接华察时,当即便说出此联请华察应对。华察面露微笑随口应道:“芭蕉斜卷一封书”。高丽国王及苏世让惊叹不已对华察崇敬有加。
一月后华察离开高丽时,高丽国王拿出金银珍宝馈赠华察,华察坚拒。高丽国王命人将金银珍宝偷放进华察返回的官船中。官船行至鸭绿江时,华察发现了高丽国王命人偷放的金银珍宝。华察当即将金银珍宝抛入了鸭绿江中。高丽国王得到华察将金银珍宝抛入鸭绿江禀报,对华察敬慕不已,将华察在高丽国期间言谈及诗作汇成《皇华集》,令使者敬献给明世宗朱厚熜。明世宗朱厚熜御览《皇华集》大悦,擢升华察司经局洗马,执掌国家图籍。
礼部尚书严嵩对华察出使高丽国后的恩遇心生嫉妒,弹劾华察私吞了高丽国王馈赠的金银珍宝。华察坦言为示天朝威仪,己将高丽国王馈赠的金银珍宝抛入了鸭绿江中。明世宗朱厚熜不愿相信华察的说辞,华察辞官归乡。明嘉靖二十一年,华察父亲华谨劝导已归乡三年的华察,不可意气用事应重归朝廷。华察尊从父亲华谨之言呈请复职。已知误解华察的明世宗朱厚熜,授华察南京翰林院掌院。
明嘉靖三十二年,明世宗朱厚熜旨令山东布政司右参政翁大立、巡按苏松监察御史孙慎、新任无锡县县令王其勤,丈量无锡土地清理无锡欠粮。翁大立携孙慎、王其勤拜望恩师南京翰林院掌院华察。曾归乡三年,对无锡土地积弊早就不满的华察,当即提出应设“步弓石”规范丈量土地的“步弓”(古代丈量土地形似圆规的专用器具),任何人不得改变“步弓”尺寸。经所定“步弓石”规范“步弓”尺寸后,无锡共查出漏税土地十六万亩。
丈量无锡土地侵犯了朝中权贵利益。朝中权贵弹劾翁大立等三人以清查土地为名欺压百姓。明世宗朱厚熜将翁大立、孙慎、王其勤降职后调离无锡,华察愤然再次辞官。辞官后的华察决定为翁大立、孙慎、王其勤建造生祠。明嘉靖三十六年,“三公生祠”建成,华察作《首建三公生祠记》,并将“步弓石”置于“三公生祠”中。同年,明世宗朱厚熜诏命翁大立出任按察史,孙慎恢复监察御史,王其勤擢升南京户部主事。
明嘉靖三十六年,华察与王世贞给年已十岁的三子华叔阳与王世贞长女订立婚约时,王世贞委婉说道:“日月盈亏,天之道也。愿恩师减产树德”。华察笑道:“仁人之言也”。次日华察便将自己的五仟亩土地,划给了佃户并当场焚毁了租田契约。王世贞作《延祥乡役田记》,盛赞华察义举。
明万历二年,华察逝于家中,享年七十七岁。葬甘露北萧塘(今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彩桥行政村薛更上自然村)。《三笑姻缘》丑化了华察,却为华察逝后带来了安宁。由于《唐伯虎点秋香》的广泛传播,华察墓地得以保留,成为无锡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明万历三十四年,明神宗朱翊钧御准在华察所建“三公生祠”旁修建华察祠堂。华察祠堂被世人俗称“江南第一义庄”。“无锡荡口华氏”直至近代仍为江南望族,清末中国数学史上耀眼的“荡口二华”华蘅芳,华世芳。现代漫画大师华君武等均为华察后裔。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