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浪尖的中国足协,挥出改革第一刀竟是面向全球招聘主教练

中国足球又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5日,中国足协发布公告,面向全球选聘男足国家队主教练,目标直指2030年世界杯。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有人说,这像极了一个屡次婚姻失败却从不自查的男人,换妻五次仍怪缘分未到——问题真只在教练吗?

■ 病因在根,岂能怪叶?

中国足球的问题,从来不是某一个教练、某一场比赛或某一届球员的问题。根源在于体制——足协长期“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一手揽权、缺乏监督,最终导致联赛畸形、腐败滋生。

李铁案正是典型:一场比赛砸钱1400万、所谓“冲超奇迹”全靠金元堆砌……这种环境下,足球怎能健康?

更可怕的是,腐败蔓延至球员心态。国脚怕受伤、怕影响俱乐部赚钱,国家荣誉感被功利心取代。如此一来,赛场上的畏首畏尾、毫无血性,也就不难理解了。

■ 管办分离,只是第一步

今年,职业联赛正式更名为“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去掉了“足协”二字。管办分离迈出实质一步,的确值得肯定。

但裁判管理权仍握在足协手中,改革是否彻底?能否真正打破“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旧模式?仍需时间检验。

有网友一针见血:“若不自省,换帅如换衣,徒劳无功。”纵观过去二十年,国足换帅频繁,战术风格反复摇摆,从未形成可持续的体系。

选帅公告中“2030年世界杯”的目标看似宏伟,但若根基不稳,再好的教练也只是裱糊匠。

■ 高薪养懒,还是激励拼搏?

球员收入问题,一直是球迷诟病的焦点。动辄千万年薪,成绩却每况愈下,难免让人质疑:高薪是否反而消磨了斗志?

正如民间所言:“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若将收入与成绩强绑定——进球、赢场、出线,明码标价,是否更能激发球员潜能?

但这并非一味降薪或克扣,而是建立一套公平、透明、与绩效严格挂钩的薪酬体系。让拼搏者得厚报,让混日子者无所遁形。

■ 若我来当足协主席,第一刀砍向哪里?

答案很明确:砍向体制枷锁,彻底实现“管办分离”。

不只要名义上的分家,更要实质性的权力重构。足协应回归监管与服务本位,将联赛运营、商业开发、裁判管理等职能彻底放手,交给专业机构运作。同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防止“换汤不换药”。

其次,必须打破利益固化。从青训到国家队,从裁判员到经纪人,整个系统需要一场“刮骨疗毒”。李铁案不能止于个案,而要成为制度改革的契机。

最后,是重建足球文化。让球员明白:国家队战袍重于俱乐部球衣;让球迷相信:比赛结果可以干净、拼搏精神永远值得尊敬。

中国足球不缺资金、不缺关注,更不缺人才潜力。缺的是一场真正敢于向自己开刀的勇气。这一刀若不砍向深处,2030年的世界杯,恐怕依旧只是一个写在纸上的梦。

改革不是请客吃饭,而是壮士断腕。这一次,我们等待的不是又一个名帅,而是一场彻彻底底的自我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6

标签:体育   风口浪尖   足协   主教练   中国   全球   球员   中国足球   世界杯   铁案   国家队   裁判员   教练   俱乐部   裁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