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央视镜头下,中国航发集团的CJ-2000验证机试车成功,全场欢呼。
这欢呼,是在庆祝我们终于要治好几十年的“心脏病”。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次欢呼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而是中国航发在三条关键战线上,同时取得了历史性的总突破。
要说航发突破,咱们先说最实在的,已经成了的。
涡扇-20(WS-20),这款为中国空军“胖妞”——运-20(Y-20)大型运输机——量身定做的“大心脏”,已经实现量产了。

这解决了什么要命的问题?
在WS-20之前,我们的运-20用的是什么?是俄制的D-30KP2发动机。
这款发动机有两大问题:第一,它是个老旧的小涵道比发动机。它是苏联时期图-134客机发动机的军用改型,推力只有12吨,耗油还大,导致运-20的性能始终“差一口气”。

第二,也是最要命的:根据2024年3月的报道,这款俄制发动机,已经断供两年了。
脖子被卡得死死的。
现在,WS-20顶上来了。这是一款真正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推力提升到14-16吨。
什么叫大涵道比?说白了,就是更省油、推力更大、航程更远、噪音更小。这才是现代大型运输机的标配。换装了WS-20的运-20,才是“完全体”的“鲲鹏”。
我们凭什么能搞定WS-20?

底气之一,是咱们的材料和工艺练出来了。航空发动机最难的“热端”部件,钛合金叶片,我们不但完全掌握,甚至还成了全球主要的生产国之一。
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中国在航空钛合金叶片制造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光是民用航空发动机的钛合金叶片,中国每年出口量就达十几万片。我们甚至还是西方主流民用发动机,如CFM56、LEAP、GE90等型号的叶片供应商。

自己用都用不完,还能拿去赚钱。这就是WS-20能量产的坚实基础。
军用解决了,民用呢?这才是更难啃的骨头。
我们都为C919感到骄傲,但C919目前用的是欧美CFM国际公司的LEAP-1C发动机。
这就像你买了台顶配电脑,CPU是别人家的。

和平时期当然没问题,但万一呢?所以,我们必须有一个“备胎”,一个关键时刻能顶上去的“备份”。
它,就是长江-1000A(CJ-1000A)发动机。
就在2025年,CJ-1000A迎来了研制过程中的重磅突破:它终于从研制阶段,正式进入了适航认证阶段。

千万别小看“适航认证”这五个字。这才是真正的“万里长征”。
根据《航空知识》的分析,适航认证被视为民航发动机研制的“最后一道、也是最关键的关卡”。它不是你宣布“我测试成功了”就行,而是要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进行数千项严苛到变态的验证测试。
这条路有多难?C919飞机本身的适航认证,从2017年首飞到2023年交付,整整花了6年。

而发动机,作为飞机上最复杂、风险最高的部件,它的认证难度是地狱级的,只会更长、更难。
CJ-1000A从2018年5月首次点火试车,到今天终于走到了“取证”的起跑线上。
这个为C919准备的“第二供应商”,这个关键的“备份”,终于从图纸变成了即将上跑道的准选手。
现在,我们回到开头的欢呼——CJ-2000(代号AEF3500)验证机试车成功。
这是干嘛的?如果说CJ-1000A是为C919这样的窄体机准备的,那CJ-2000就是为CR929这样的宽体客机准备的。

它的目标推力,高达35吨。
这是什么概念?波音777用的GE90发动机,起步推力就是35吨。这标志着我们在大推力发动机领域,一步到位,直接对标世界顶级水平。
CJ-2000的试车成功,其战略意义,甚至超出了发动机本身。
因为它让我们在CR929这个项目上,终于有了“单干”的底气。
CR929项目,原定是中俄合作。我们搞机身,俄国人负责发动机和一些关键技术。

但这个项目,这几年基本停滞不前。
俄国人想的是“利益均沾”,他们想把自家还在图纸上的PD-35发动机卖给我们,借此进入中国市场,但又不愿意转让核心技术。
说白了,就是想让我们抬着他进门。
在CJ-2000成功之前,我们没得选。但现在,我们有了推力35吨的CJ-2000,虽然它从验证机到量产还需要5到8年时间,但我们手里有牌了。

正如媒体评论的那样:分开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2023年,外界发现,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UAC)在CR929项目中的身份已经悄悄地从“联合研制方”降级为了“供应商”。
这个细节变化证实,CR9C29已经基本转为中国主导。
从运-20的WS-20,到C919的CJ-1000A,再到CR929的CJ-2000,我们终于可以踢开“俄国拐杖”,用自己的发动机,造自己的大飞机。
参考资料:
推力35吨,CJ-2000发动机验证机试车,国产宽体机未来就用它.澎湃新闻.2020-12-21
重磅突破!国产发动机长江-1000A进入适航认证,距离腾飞还有多远?.航空知识.2025-08-06
涡扇-20量产!俄制D-30KP2断供两年后国产航发终于顶上来了?.中国网.2024-03-18
涡扇20的坚实基础:中国先进航发钛合金叶片,每年出口十几万片.澎湃新闻.2021-09-10
张仲麟:CR929,分开或许是更好的选择.观察者网.2023-09-06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