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做好最坏打算,如果俄罗斯战败,我国必须做好这三件事

文 | 果冉多

编辑 | 果冉多

拙见在此,抛砖引玉。诚邀您点个「关注」,方便日后交流。文中观点仅为一家之言,我尤其期待听到您的不同见解甚至反对意见。真理越辩越明,感谢您赐教!


就在这个秋天,俄罗斯卢布汇率再次暴跌,莫斯科交易所一度暂停交易。俄财政部紧急增发国债,国内多地陷入物资短缺。

与此同时,乌克兰战场上,西方援助不断加码,美制重武器源源不断涌入,局势一日三变。有人在担心,俄罗斯还撑得住吗?

从华盛顿到布鲁塞尔,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讨论一个过去不敢说出口的词——“后俄罗斯时代”。而这种声音也在北京引起了高度警觉。

如果俄罗斯战败,甚至出现解体的迹象,中国怎么办?这个问题现在必须回答。不是因为我们希望看到俄罗斯倒下,而是因为我们不能不未雨绸缪。

俄罗斯并不是第一次面对生死存亡的考验。从2022年战争爆发开始,俄罗斯的经济就像被拧上了阀门的水管。

卢布兑美元汇率跌破百点后再无反弹。莫斯科街头的进口商品越来越少,汽油价格反倒飞涨。能源出口的外汇正在被封锁。

西方国家不再通过传统银行结算,俄罗斯被踢出SWIFT系统,转而依赖中东和中国的绕道交易。问题在于,这种“绕道”,能绕多久?

北约的援助也不是纸老虎。2024年,西方国家集体通过了“乌克兰安全保障法案”,每年提供超过600亿美元的援助。这笔钱不是一时冲动,而是长期战略。

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甚至瑞典,都在源源不断地培训乌克兰士兵,提供情报、指挥系统和重型武器。

到了2025年,俄罗斯已经没有足够的产业链来维持战争。坦克需要的电子芯片断供,导弹装配依赖的进口材料被卡死。更关键的是,国内的财政已经开始透支。养老金拖欠、公务员减薪、地方政府陷入破产边缘。

大西洋理事会的预测并非危言耸听。在其2023年发布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如果当前制裁和战争状态持续,俄罗斯将在2033年之前因财政崩溃和地方分裂而解体。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俄罗斯真撑不住了,中国怎么办?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地缘安全的巨大压力

过去几十年,西方的东扩是一步棋一盘局。从波兰到乌克兰,从波罗的海三国到芬兰、瑞典,北约的铁骑越过了一条条“红线”。而下一步是谁?是格鲁吉亚?还是哈萨克斯坦?没人知道。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俄罗斯垮了,北约一定不会原地踏步。这不是假设,是历史规律。当一个大国陷入内乱,它的地盘不会被真空保留。

西方不会放弃中亚,也不会放弃远东那块资源富饶但人口稀少的土地。而这些地方,离中国太近了。我们与俄罗斯有4000多公里的边界线,东段靠近黑龙江,西段连着新疆。

过去,这条线很安静,因为有俄罗斯在“挡风”。但如果俄罗斯倒下呢?这条线就是第一道风口。所以中国必须提前筑牢北方的战略缓冲带。

怎么筑?第一,要深化与中亚国家的安全合作。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这些国家就是我们新的“北部防线”。不能让北约的“安全合作”先一步渗透。

第二,加强与蒙古的战略伙伴关系。蒙古虽然小,但地理位置极其关键。一个稳定、亲华的蒙古,对我们来说价值不亚于一个中等强国。

第三,加快东北的军事与产业布局。过去东北是老工业基地,现在它必须成为我们的新安全枢纽。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震慑。

如果俄罗斯局势真的恶化,战争可能不会只停留在乌克兰。边境线上的枪声,随时可能蔓延到更远的地方。

到时候,逃难的人群、武装分子、走私集团,谁都可能出现在我们的边境线上。别忘了,当年叙利亚内战,仅仅一个国家的崩溃,就引发了数百万难民潮。

欧洲一度陷入社会撕裂,极右翼政党乘势崛起,整个社会都变了。中国不能等难民潮来了才修围栏,我们要做的,是提前准备。

第一,要强化边境管控。不仅仅是修栅栏、设岗亭,更重要的是边境治理现代化。无人机巡逻、卫星预警、AI识别系统,必须全线部署。

第二,要提前进行人道主义物资储备。我们不希望看到难民潮,但如果它来了,我们不能手忙脚乱。帐篷、药品、食物、隔离区,该有的一个不能少。

第三,要建立快速决策机制。一旦边境出现突发事件,不能层层请示、层层等待。国家安全委员会必须有直接指挥权。

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能源安全。过去十年,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不断加深。“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已经投产,“二号管道”也已敲定。

俄罗斯是我们能源进口的第二大来源国,仅次于中东。但如果俄罗斯经济崩溃呢?如果运输线被切断了呢?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考虑的最糟糕结果。

所以现在要做的,是加快能源进口多元化。中亚,是首选。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储量可观,合作基础牢固。

中东,是重点。沙特、伊朗、阿联酋,已经成为中国能源战略的一部分。我们要做的,是把这种战略提升到政治层面,签订长期供气协议,建立稳定的金融结算体系。

南美,也不能落下,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都是潜在的大能源伙伴。同时,国内的能源替代也要同步推进。风能、光伏、水电、核能,一个都不能少。能源独立,是大国的底气。

我们不希望看到俄罗斯解体。因为那不仅会冲击整个欧亚大陆的稳定,也会让中国失去一个重要的战略伙伴。

但我们不能靠希望维持安全。真正的安全,是从最坏的打算中找出最稳的应对,筑缓冲带、稳边境、保能源,是我们必须做好的事情。

因为一旦风暴来临,那不是俄罗斯的事,而是整个世界的事。中国必须站稳脚跟,哪怕海浪再大,也不能让方向盘松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财经   俄罗斯   中国   我国   乌克兰   北约   边境   能源   哈萨克斯坦   中亚   蒙古   中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