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位优质医药基金经理,还看好创新药吗?

今天来看几位在医药领域比较有投研经验、能力也不错的医药经理的三季报观点。

从今年以来而言,创新药无疑是最受关注、最为活跃的方向之一。

不少医药基金经理都参与其中,也有很多医药主题基金因为这段机会斩获了不错的期间收益。

不过近来创新板块调整比较明显,一大批医药基金净值也跟着回落了不少。

当前,这些能力在线的医药基金经理们还看好创新药吗?除了创新药之外,他们对医药的其他细分领域又有什么想法?

1)赵蓓

工银瑞信医疗保健股票、工银瑞信前沿医疗股票、工银瑞信养老产业股票等的赵蓓,是一位资深的医药主题基金经理了,对医药各细分行业的判断能力都不错。

她在三季报中表达了对国内外创新药及其产业链的积极看法。

她提到,全球范围内创新药的研发不断有新突破,从ADC、GLP-1,到阿尔茨海默症单抗、TCE双抗等新技术陆续涌现,与此同时,国内药企的研发能力已有大幅提升,部分领域甚至已经具备全球竞争优势,正不断获得跨国药企的认可和合作机会。

基于这样的看法,她近期增持了真正具备创新研发实力、产品具备出海潜力且她认为估值合理的创新药企业。

对于医药研发外包服务行业,她的观点也相对乐观。

她认为,以境外收入为主的医药研发外包服务,有望随着美联储降息带动海外医药投融资回暖而迎来订单改善,而主攻国内市场的CXO企业,则已经出现订单复苏的迹象。

消费医疗方面,她表示已经观察到需求端出现了一些止跌企稳的苗头,但还需要持续跟踪,看这种回暖是否能持续。

尽管对消费医疗当前需求回暖趋势的态度偏审慎,但她表示长期维度里依然看好近视防控、种植牙、医美这些细分赛道。

对于此前受招采节奏影响较大的医疗设备行业,她提到当前招采需求已经在改善,后续等渠道库存进一步消化后,相关企业的经营表现在不远的将来有机会逐步修复。

2)楼慧源

管理着交银医药创新股票、交银启汇混合等的楼慧源,这份三季报写得稍显简单了些,但她提到了未来重点跟进的四个角度:

一是创新药国内放量与出海机会,二是创新器械国产替代与海外拓展潜力,三是院外市场具备稳定定价能力和良好股东回报的药企,四是 AI技术在药物研发与医疗诊断中的实际应用进展。

3)杨桢霄

杨桢霄在管的产品包括易方达医疗保健行业混合、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混合、易方达医药生物股票等多只医药主题基金。

他的这份三季报同样着墨不多,但重点表达了对中国创新药发展前景的看好。

他认为中国创新药产业正从“跟随”迈向“并跑”甚至“领跑”,尽管短期市场有所调整,但行业长期前景依旧广阔。

4)赵伟

赵伟是一位有药企研发经历,以及较丰富医药投研经验的医药主题基金经理,目前管理着富国精准医疗混合、富国核心趋势混合、富国医药创新股票等多只产品。

他在三季报中重点围绕创新药、医疗器械分享了他的观点。

对于中国创新药,他表示在政策支持、需求充足、研发能力跃升等大背景下,对中国创新药发展前景信心十足,并且这是他目前最为看好的方向。

对于医疗器械,他认为经过较长时间调整后,估值性价比已经不错,已是他目前的第二大关注方向,特别是对进口替代加速的领域、手术量恢复推动的骨科耗材与手术机器人、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药企,他尤为关注。

5)张韡

张韡是一位有医学教育背景与较丰富医药投研经验的中生代基金经理,目前管理着汇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混合、汇添富达欣混合、汇添富医疗服务混合等产品。

她在三季报里表示,研发能力跃升、高研发效率、高性价比推动的中国创新药出海,是医药行业未来几年最重要的机会。

同时,由于跨国药企补充管线的需求迫切,地缘政策对中国创新药企与跨国药企之间合作模式的影响会比较有限。

另外,她也看好进口替代空间大、技术壁垒高的优质设备与高值耗材龙头的未来发展。

整体看下来,创新药依旧是这几位优质医药经理最认可、最重视的长期方向,同时,医疗器械需求回暖的可能性与未来发展空间,也多被提及。

希望他们看得都准、说得都对,哈哈,接下来就看他们的业绩表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财经   经理   基金   医药   中国   需求   能力   股票   医疗   方向   领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