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位于山东潍坊昌邑市奎聚街道城里东街133号的“张记炒货”店内人头攒动。炒货机的滚筒隆隆作响,新一锅糖炒栗子的甜香弥漫开来,店主代宝法用带着浓厚乡音的热情话语招呼着顾客,脸上写满了踏实与希望。
这位从临沂农村来此谋生的汉子,如今已在城市站稳脚跟,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他经营的炒货店更是一跃成为小城最大的炒货店。而这一切的改变,离不开一位特殊的“顾问”——山东潍坊昌邑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第一基层服务站客户经理刘晓红的倾力相助。
图为营销人员(右)为代宝法妻子分析店铺销售数据
代宝法的奋斗故事,是无数异乡创业者的缩影。四年前怀揣着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梦想,他带着家乡的炒货手艺来到这座城市。起初,由于人生地不熟,不懂本地市场口味和经营门道,小店生意清淡,甚至一度难以为继。“那时候真难啊,东西是好东西,可就是没人认,心里凉了半截。”代宝法回忆道。
转机源于客户经理刘晓红的一次日常拜访。刘晓红在拜访过程中,注意到了这家总是“差点火候”的炒货店。看到代宝法眼神中的质朴与焦急,刘晓红决定“搭把手”,将烟草行业精细化的客户服务理念,延伸到这个更需要帮助的异乡创业者身上。
图为代宝法妻子正为顾客挑选的瓜子装袋
精准把脉,开出“经营良方”
刘晓红利用丰富的市场经验,帮助代宝法分析店铺周边环境、消费人群构成,指出其商品结构、店面陈列与主流客群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例如,本地顾客更偏爱特定口味的炒货,且对独立小包装和礼品装需求较大,这与代宝法原有的大散装经营模式存在差异;其次是建议代宝法将临街的窗口改造为“明厨亮灶”式炒制区,让翻炒过程成为天然的“活广告”,用香气和热度吸引客流。继而推荐他加入“城里东街老板群”,与周边其他业态的店主交流经验、互通有无。这不仅拓宽了代宝法的本地人脉,更让他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本地化经营“窍门”。
图为店主代宝法炒制栗子
对症下药,赋能“造血能力”
外部的帮扶如同点亮了一盏灯,但真正的路还需要自己走,代宝法深知这个道理。他“用心”改良产品,根据客户反馈不断调试口味,增加了多种符合本地消费习惯的特色炒货和独立小包装食品;“用情”服务顾客,总是笑脸相迎,诚信经营,从不短斤少两,还记住了许多老客户的喜好,让大家感觉格外亲切;“用力”拓展经营,每天起早贪黑,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和炒制火候,积极在微信群里与顾客互动,逐渐积累了良好的口碑。
图为烟草志愿者帮助零售户筛选干果
携手共进,炒出“幸福滋味”
点滴努力,汇聚成河。半年后代宝法的炒货店悄然变了模样,店面亮堂了,产品丰富了,顾客多了,笑声也多了。生意日渐红火,不仅缓解了一家人生计的燃眉之急,更让这个异乡家庭感受到了城市的温暖与包容。
“刘经理没把我当外人,真心真意帮我,教我方法,给我鼓劲。现在店里日均客流量增至60-80人,节假日可达100人以上,月收入实现较大提升,我心里有底了,觉得这城市也是我的家了!”代宝法的话语朴实而真挚。
“帮扶一户,温暖一家。我们的价值不仅在于服务卷烟零售户,更在于将成熟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意识传递出去,力所能及地帮助像代宝法这样的新市民扎根立业、安居乐业。他们的笑容,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刘晓红如实说。
一家小小的炒货店,在烟草人的帮扶下,不仅“炒”火了生意,更“炒”出了人情味,“炒”出了一曲携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和谐乐章。这也是烟草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延伸服务触角、助力广大零售户共同成长的生动缩影。他不仅点亮了个体的创业梦想,更营造了互利共赢、和谐发展的良好商业生态,为繁荣地方经济、促进社会稳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孟静)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