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煮熟的鸭子飞了,还是欧洲人亲手把它放飞的!
近期,欧洲突然取消了与中国的高层经贸对话,并禁止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参与其部分招标项目。欧洲的真实意图究竟是什么?
曾几何时,中国怀揣着友好合作,向欧盟递出了经贸对话的邀请函。
本该是双方坐下来好好沟通、化解潜在分歧的良好契机呀。
然而,欧盟那边的反应却令人意外。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对这一邀请视若无睹,未给出丝毫回应。
而法国财政部长埃里克・隆巴尔更是不合时宜地宣称 “必须加强贸易壁垒”。
紧接着,更过分的举措来了。
6 月 20 日,欧盟委员会依据所谓的《国际采购工具》,做出了一个对中国企业极为不利的决定。
批准禁止中国企业参与其成员国价值超过 500 万欧元的医疗器械招标项目。
而且这一禁令有效期长达五年之久,试图将中国那些优质的医疗器械企业挡在欧盟市场之外。
他们还说是对 “中方限制在华欧企” 的反制,可实际情况呢?
中国市场向来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欢迎包括欧盟企业在内的全球企业参与竞争,压根不存在他们所说的那种限制情况呀。
面对欧盟这般带有明显针对性的举措,中方并没有冲动行事,而是展现出了极大的克制。
在那两周的时间里,中方就像是一位沉稳的棋手,在静观其变,默默等待着欧盟是否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回心转意。
这沉默的背后,其实蕴含着中方一贯的外交智慧与风范。
先礼后兵,给对方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反思、去纠正。
中方深知,经贸合作本就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之上,能通过友好协商解决问题,那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可是,欧盟似乎并没有领会中方的良苦用心。依旧我行我素,把中方的善意当作了软弱可欺。
于是,中方不得不做出回应,7 月 6 日,这一天成为了中方表明立场的关键节点。
中国商务部毅然决然地宣布了一项重要举措,那就是在政府采购医疗器械。
如果预算超过 4500 万元人民币,便直接排除欧盟企业参与,同时还规定非欧盟企业投标产品中欧盟来源份额不得超过 50%,并且当场生效这一措施。
这一举措,让欧盟清楚地认识到,中方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以往那种委婉回避、迂回应对的方式已经成为过去式,如今面对不合理的对待,中方会毫不退缩地站出来,用实际行动去维护公平公正的经贸秩序。
这一转变,不仅是对当下欧盟错误行径的有力回击。
中方的这一反制,并非是为了挑起更大的争端,而是在屡次沟通无果后的无奈之举。
是为了让欧盟明白,任何试图破坏公平贸易原则、损害中方企业利益的行为,都必将迎来相应的后果。
中方的反制措施落地后,法国财政部部长竟立刻呼吁欧盟 “加强对华关税壁垒”。
这般举动无疑将欧盟内部在对华政策上的分歧赤裸裸地摆在了台面上,一边是想继续强硬对抗,另一边或许还期望能理智寻得合作空间,矛盾的心态展露无遗。
而欧盟呢,在国际经贸的大舞台上,还在试图走一条充满变数的路。
其发言人宣称在与美国就原则性协议的谈判中取得良好进展,似乎想通过在经贸问题上向某些势力 “递投名状”。
把原本单纯的经贸往来政治化、工具化,可这样真的能为欧盟谋得长久利益吗?显然是值得怀疑的。
中方这边,反制从来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这一举措旨在警醒欧盟,让其明白肆意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和公平贸易原则,是不会被轻易放过的。
中方一直秉持着构建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理念。
希望通过这次反制,能让欧盟迷途知返,重新坐到谈判桌前,双方心平气和地去解决分歧。
而非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让经贸关系陷入更深的泥潭之中。
毕竟,合作才能共赢,对抗只会两败俱伤,中欧本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不应被眼前的短视行为所破坏呀。
中欧经贸关系一直有着深厚的根基,双方经济上有着很强的互补性。
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本可以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为行业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他们的这些举措,不仅没法从根本上解决自身产业面临的问题。
反而像是作茧自缚,极有可能让欧盟企业失去中国这片广阔且充满机遇的市场,也会阻碍中欧在医疗器械等关键领域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长此以往,甚至可能让双方陷入贸易战或者冷战的不良局面,那对于中欧乃至全球的经贸格局来说,都将是沉重的打击。
但中方始终怀揣着希望,希望欧盟能看清现实。
抛却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和短视的行为,珍惜双方来之不易的合作机会。
中欧之间并无根本的利害冲突,只要双方都能回归理性,秉持着平等、对话、合作的原则。
那么经贸关系依旧能够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继续书写互利共赢的精彩故事,为全球经济的繁荣贡献应有的力量。
中欧经贸关系历经波折,从欧盟的不合理举措,到中方的克制与反制,再到双方后续的不同动作,都彰显着这场经贸博弈的复杂性。
但合作共赢才是正途,希望双方能摒弃分歧,以开放胸怀对话合作,让经贸纽带再次牢固,共同为全球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新京报——欧盟限制中国企业和产品参与其医疗器械公共采购 商务部回应
北京日报客户端——欧盟限制中企参与超500万欧元的医疗器械招标,外交部回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盟限制中国企业和产品参与其医疗器械公共采购答记者问
新华社新媒体——商务部回应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
更新时间:2025-07-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