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排联于8月12日发布公告,宣布取消越南U21女排的参赛资格。调查结果显示,越南队阵中一名球员性别不符合参赛规则,该球员参与的4场比赛均被判负,越南队小组赛成绩从4胜1负变为1胜4负,彻底无缘淘汰赛。
前中国女排队长惠若琪对此事件发声,强调未来体育界需科学界定性别与参赛资格,平衡“尊重个体”与“竞技公平”的伦理挑战。
争议焦点球员邓氏红(Dang Thi Hong)在本届世锦赛表现抢眼:前三场比赛中,她累计砍下62分(进攻49分、拦网8分、发球5分),尤其对阵加拿大队时独得26分。越南媒体曾评价她“身高仅1.72米,但弹跳惊人,扣杀有力”。
然而,其外貌特征和赛场表现引发质疑。国际排联随即对邓氏红及另一名球员阮芳琼(Nguyen Phuong Quynh)启动调查,要求越南提交邓氏红的出生证明,并对两人进行染色体检测。
最终,邓氏红被确认为“性别不合规”,越南队因违规使用球员被取消资格,也取消了前几局的成绩。
惠若琪指出,当前体育赛事对性别资格的审核主要依赖护照信息,未强制染色体检测。
她认为,此次争议暴露了规则漏洞:“如何科学界定参赛资格,既尊重个体选择又维护公平,是新时期全球体育必须面对的课题。”
这一观点呼应了国际排联面临的困境——在包容性与竞技公正间寻找平衡点。
巴西变性球员风波
2021年东京奥运前,巴西女排主教练吉马良斯曾计划征召变性选手蒂凡尼(Tifanny)入队。蒂凡尼原为男排运动员,变性后在巴西国内联赛“所向披靡”。但现役及退役球员集体反对,最终巴西排协妥协,并出台新规:“男变女”球员需连续12个月血清睾酮水平低于5nmol/L,才可参赛。
印尼选手的离奇真相
印尼女排前国手艾普丽亚(Aprilia)的经历更具戏剧性。她在28岁前以女性身份征战国际赛场,曾与中国名将王一梅同场竞技,并加盟泰国联赛。
退役后体检却发现,她实为男性,患有先天性尿道下裂(尿道口异常),后被矫正为男性。其“姐姐”阿玛西亚同为前印尼国手,两人身份一度引发舆论哗然。
越南队事件折射出国际排联监管的被动性。目前,性别争议仅靠“举报-调查”机制触发,且检测流程滞后(如越南队争议直至小组赛末轮才启动)。
对比田径赛事(如世界田联要求染色体异常者需降低睾酮水平参赛),排球领域尚未建立统一标准。此次事件后,国际排联或面临改革压力,推动赛前基因检测制度化。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