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打交道,总是远香近臭。
当我们在家里的时候,觉得父母啰嗦,为鸡毛蒜皮的事而争吵。
当我们远离家乡,或者和父母分家之后,又觉得有点愧疚,也会隔三差五地问候。
到了中年,你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可以做到几个月不联系父母,第一反应是“奇怪”。
接下来,你细看自己和大家庭,就会到三个真相。

01
在你的老家,有人为父母托底。
我的大姑爷,有三兄弟。他是老大,两个弟弟,一个在常德工作,一个在外省的部队。
大姑爷是村里的干部,几乎一整年,都在村里,除了去乡里开个会。
毫无悬念,大姑爷承担了赡养父母的任务。
两个弟弟,也会给一点赡养费,也都是直接给大姑爷,而不是给父母。毕竟父母老了,思维不灵活,管不了钱。
当大家习惯了这样的赡养父母模式,那么外出的人,就十分放心。可以几个月都不问候父母。
反正,打个电话给父母,也因为年纪大,听不清,说不出什么名堂。
作为多子女家庭,类似的情况应该很多。兄弟姐妹分工协作,只要有人长期在父母身边,外出的人就逍遥自在。
你能够做到几个月不联系父母,还特别放心。这是你的幸运,也是其他兄弟姐妹的高风亮节。
作为儿女,你应该多承担一些费用,也常常问一问兄弟姐妹,需要什么。
不要以为,自己远走高飞了,老家有人,那就什么都不管。似乎在逃避责任。
如果你的父母很老了,也耳朵不好使,还糊涂。你就和兄弟姐妹多联系,拐一个弯,把自己的孝心送到。
在父母过世的时候,应该尽量把老家的东西,都给老家的人,而不是争夺,过分自私。
真的不要总是欺负老实人。让在 老家的兄弟姐妹,管了陪护,还亏了一大笔钱。

02
在你的心里,已经对原生家庭失望透顶了。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生活在外地的独生子女,怎样给在老家的父母养老?
一位匿名网友说,她是广西某个小县城的人,在北方读大学,认识了一个郑州的男友。
后来,她在广州,考取了老师岗位,男友也在大企业上班,两个人稳住脚,准备结婚。
此时,她和父母商议,要在广州定居,万一买房太难,就在郑州买房,作为退路。
但是父母死活不同意。
父母在县城,都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享受到了好的待遇,体验到了慢生活。因此他们最大的目标,把女儿拉回老家,慢慢悠悠地过日子,躺下来都可以。
说起成长的经历,她是很闹心的。几岁的时候,母亲遇到第三者,还逼着父亲离婚。
母亲的控制欲也很强,对她穿衣服,交友,都横加干涉。
当父母知道她执意留在广州的时候,母亲开启了苦情戏,逼着她尽孝。说到底,就是要她放弃外地的工作,回到家乡。
她最终决定:“没有办法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回到毫无意义的五线小城市,只为了满足我妈栓住我的梦想。”
可见一般,作为儿女,一旦受到了父母的压制,那么就会逆反。
在心理学中,这种情况被叫做“失望性情感隔离”。
一个人对父母的表现特别失望,还没有办法沟通,那就断了联系好了,各自过日子吧。
除了父母干涉定居地点,工作,婚姻,还可以是父母重男轻女,各种偏心,引发了儿女的不满,从而断交了一样。
当然,还可能是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很深。因为赡养父母的事情,无法达成一致。有人就一咬牙,外出,不管了。
万一打个电话给兄弟姐妹,都是吵架结束。还不如,就不联系,免得心烦。

03
在你的看来,父母都很健康,还不要谁来管。
有一些人,心很大。
觉得父母都很健康,应该不要管。
而父母呢,怕自己成为儿女的累赘,就是有一定的病痛,也会隐瞒起来。直到瞒不住了,才说出口。
在父母“健健康康”的时间段里,儿女就很少过问情况了。反正,每一个日子,都是重复过,没有啥稀罕的。
事实上,也有一些父母,身体很好,每天生龙活虎的,接到儿女打来的电话,还很不耐烦。
父母一开口就说:“没事,我要跳舞去了,别打扰。”
父母匆匆忙忙把电话一挂,那头的你,愣了老半天。想来,还是不联系为好。
经过几次不愉快的沟通,迫不及待地切断的电话,难免你也会伤心。把隔三差五打电话,变成了逢年过节打电话。
人与人的感情,一个不想问,一个不想说,自然就淡漠了。父母和儿女,也是如此。
尤其是外嫁女,打心眼里觉得,管父母的事情,是儿子们应该的事情。自己在外地,也就想当然地不去管了。哪怕儿子也在外面打工,还是如此。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非要区分重要不重要,那么小的比老的更重要。
小的在成长,会带来希望,老的会更老,看不到希望,会走到尽头。
加上自己和老人关系不好,兄弟姐妹闹翻,父母身边有依靠,那就形成了不想联系的结局。
但在这里,也奉劝大家一句,学会不动声色地关注父母,就算是只言片语,知道彼此平安,也会很欣慰。
反哺父母,不一定要很多的钱,很多的精力,但要用很细的心思。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更新时间:2025-11-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