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偷情事件男主起诉Coldplay,观众席真的是想拍就拍吗?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美国独角兽IT公司“天文学家”(Astronomer)CEO安迪·拜伦或许从未想过,去看酷玩乐队的演唱会这件事,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当地时间7月16日,他在观众席上与公司首席人事官克里斯汀·卡伯特亲密互动,被舞台大屏捕捉后惊慌失措的样子,通过现场直播和短视频平台迅速扩散。随后,事件当事双方双双辞职。

现场大屏捕捉到的画面(网络截图)

当地时间7月29日,安迪·拜伦正式起诉酷玩乐队,理由是侵犯隐私、精神痛苦和职业损害。他声称乐队“未经同意公开曝光他,从而永久性地损害了他的生活”。(据7月30日江南都市报)

安迪的这一行为,再度引发热议。多数网友觉得他这一行为很迷惑,自己非要和出轨对象去看演唱会,被拍到了又表现得那么奇怪,引发关注酿成后果了,又要告乐队,显得很没有担当,甩得一手好锅;也有网友认为,人在公共场所就难免被拍,只要不是被偷拍私密部位,就不构成侵犯隐私权。事实上,从法律层面来看,无论占不占理,最后怎么判,安迪还是有提起诉讼的权利。而且,当“全民都可随手拍,拍完发上网”成为一种日常时,公共场所到底是不是想拍就拍,一直都存在法律争议。

国内外很多演唱会、比赛都会拍摄观众席,有些会随机拍摄情侣、同伴并投屏,期待他们在镜头前接吻或亲热以活跃现场气氛,这种玩法被称为“接吻摄像头”,算是一种约定俗成、喜闻乐见的玩法,在过去传播范围有限的情况下,也受到很多观众的欢迎和配合。

但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传播越来越迅捷,影响力越来越广泛,演唱会现场发生的事,极有可能被传到网络,引发无数人围观,传播效果难以控制。这一做法持续引起争议,很多人都觉得这样有侵犯隐私之嫌。虽然为了免责,不少这种演出活动都会事先告知观众,在活动期间可能被拍到,但是,被公共监控拍摄是一回事,被公开在大屏上曝光是另一回事,至于被发到网上供所有人围观,所形成的影响,造成的后果是完全不同量级的,对于个体生活的影响,更是难以估量。

虽然在这一事件中,的确是安迪自己先做出违背道德,背叛家庭的事情,但也要考虑到,并非所有人都喜欢抛头露面,有人只是想单纯享受演唱会,并不想被拍摄和公开围观。发一则告知,就默认所有来看演出的人同意被拍摄,被投上大屏,这确实有点说不过去。还有网友说,不做亏心事就不怕被拍,只有那些心怀鬼胎的人才不敢被拍,这就纯纯地属于道德绑架了。

在这一事件之后,“酷玩乐队”也宣布将在之后的演唱会设置“无摄像头观众区”,可见,乐队也意识到这样随意抓拍和聚焦观众,潜藏着一定的法律风险。

演唱会、球赛等公共娱乐活动也应以此为契机,重视观众隐私权保护的问题,不但要在活动开始前和拍摄时明确告知观众,还要提供选择是否入镜的途径,比如设置无拍摄区域等,充分尊重观众的意愿。

当然,观众也要尽到自我保护的责任,如果明知活动现场设置有拍摄观众席的环节,又不愿意被拍到的话,可以采取一些办法遮挡面部,明确表达自己不愿被拍摄的意愿。

总之,观众席并不是想拍就能拍,只有互相尊重,最大可能避免法律风险,让表演者和观众都能更纯粹地享受快乐。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2

标签:娱乐   观众席   演唱会   事件   观众   乐队   拜伦   现场   法律   都会   公共场所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