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上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国绿发会、绿会)国际部、“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工作组召开了2025年第12期(总第153期)全球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工作坊。此次工作坊聚焦科学传播、青年人才培养、AI技术应用以及国际会议筹备等关键议题。
图源:绿会融媒
青年人才:全球环境治理的新生力量:
在全球环境治理的舞台上,青年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中国绿发会国际部一直将青年人才培养视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在此次工作坊中,与会人员就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了近期在志愿者招募及培养方面的经验与成果。
中国绿发会国际部为青年人才提供了多元化的支持与发展平台。通过构建全球青年人才志愿者网络,绿会积极推荐优秀青年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为他们提供参与国际大会的机会,助力其学术能力提升。
科学传播: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科学传播是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重要手段。绿会国际部和“海洋与湿地”工作组长期致力于将生物多样性议题融入公众的日常生活、科学研究、政策决策和国际治理等多个层面。通过持续发布权威资讯、倡导科学传播、支持学术交流,绿会推动社会各界加深对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理解,引导政策制定者、科学家和公众形成保护共识,并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
在此次工作坊中,与会人员分享了各大传播平台近期的运营、产出及传播效果,着重讨论了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策略和效果,并敦促团队提高产出质量,确保传播内容的科学性和吸引力。
通过科学传播,绿会不仅提升了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与科学素养,还为青年人才和专家搭建了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桥梁。
AI技术:助力效率提升
在工作坊中,与会人员分享了近期使用deepseek等AI工具的经验与心得。AI技术的高效性和便捷性为环境治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需要警惕其局限性和潜在风险。
绿会国际部鼓励团队成员主动学习和应用AI技术,以提升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同时及时修正和补充AI的不足,确保其输出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国际会议进展与筹备: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进程
中国绿发会作为多个国际公约的观察员机构和国际组织的成员机构,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进程。在此次工作坊中,与会人员汇报了近期召开的国际会议的情况,包括第二十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粮农遗传资源委员会第20次例会、国际海底管理局第30届会议第一期理事会等会议。
此外,工作坊还重点讨论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第一次缔约方大会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化学品三公约2025年缔约方大会、联合国海洋大会等会议的代表团组建和边会申请工作。
(本文为日常工作记录)
整理|Sara 审核|绿茵 编辑|Vicky
更新时间:2025-04-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