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中国发起的关税战反噬还在继续,由于4月中国对美国进行关税反制的原因,导致现在美国的大豆已经积压了两千多万吨无处可卖。
特朗普在不久前曾向中国求情,希望中国能够高抬贵手买美国的大豆。中国买是买了,只不过在一口气买的800万吨大豆当中,却没有一粒来自美国,全部来自南美。
特朗普对此苦不堪言。
关税战打响,中美贸易格局生变
特朗普上台后,为了实现“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目标,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其中,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成为了他的主要手段之一。
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执意对中国发起关税战,关税数值一度高达145%。这一举措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通过提高中国商品的价格,保护美国本土产业,减少美国对中国商品的进口依赖,进而实现贸易平衡。
然而,中国并没有坐以待毙。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中国迅速做出了反制措施,对美国商品同样加征了125%的关税。在这场贸易战中,美国的农副产品首当其冲,成为了中国反制的重点对象。而在众多农产品中,大豆又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中国一直是美国大豆的最大进口国。在过去,美国60%的大豆出口都依赖中国市场。可以说,中国市场对于美国豆农来说至关重要,是他们的主要利润来源。
在2012年和2022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达到了最高峰,每年的进口量都在三千五百多万吨左右。从去年9月到今年4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国仍然进口了美国2248万吨大豆。
但是,4月中美关税战开打后,情况发生了急剧变化。高关税的冲击使得美国大豆的价格大幅上涨,一下子从原本的价格优势变成了天文数字,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对于中国的进口商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寻找其他来源的大豆成为了必然选择。
特朗普求情,中国市场不为所动
随着美国大豆价格的飙升,美国大豆的出口面临着巨大的困境。据统计,美国的大豆已经积压了两千多万吨无处可卖。这不仅让美国豆农们心急如焚,也让特朗普政府感到压力山大。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不得不放下身段,向中国求情。8月12日,中美宣布关税暂停期延迟这一消息前夕,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向中国喊话,希望中国能够增加三倍的订单来购买美国大豆。
他或许认为,凭借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以及中美之间以往的贸易关系,中国会看在他的“面子”上,重新加大对美国大豆的进口。
然而,特朗普的求情并没有起到他预期的效果。
中国确实购买了大豆,而且一次性就买了800万吨,但令人尴尬的是,这800万吨大豆中没有一粒来自美国,全部来自南美。中国的这一举措,无疑是对特朗普求情的一种委婉拒绝,也让特朗普政府陷入了更加被动的局面。
其实中国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不难理解。在商言商,对于中国的进口商来说,价格和质量是决定采购的关键因素。在关税战的影响下,美国大豆失去了价格优势,而南美大豆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
经过关税冲击后的美国大豆,每吨要比巴西大豆高出531元。在这种价格差面前,中国进口商自然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南美大豆。
40艘货轮驶向中国,美国豆农苦不堪言
当美国港口冷冷清清,没有一艘中国货船前来装载大豆时,南美的港口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有40艘装满大豆的货轮正从南美驶向中国,它们承载着800万吨大豆,这些大豆将满足中国市场的部分需求。
对于美国豆农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们原本依赖中国市场获得稳定的收入,但如今,中国市场的大门却对他们关闭了。看着堆积如山的大豆卖不出去,豆农们的心里充满了无奈和焦虑。
而特朗普政府,此时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们不想轻易放弃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因为这是他们一直以来所坚持的“让美国再次伟大”的重要手段之一;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面对国内豆农的压力,以及大豆积压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这场关税战的反噬作用还在继续,它不仅影响了中美两国的贸易关系,也对全球农产品市场的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未来,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将走向何方,美国大豆能否重新找回中国市场,这些都还是未知数。
但可以肯定的是,贸易保护主义并不是解决贸易问题的最佳方式,只有通过平等、互利、共赢的谈判和合作,才能实现真正的贸易平衡和经济发展。
总之,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最终却让美国自己尝到了苦果。中国在这场贸易战中,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绝不屈服于外部压力,同时也会根据市场规律和自身利益做出合理的选择。
而美国豆农,则成为了这场贸易战的无辜受害者。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任何试图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来获取利益的行为,都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参考资料: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