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上任,刀未出鞘,战局却已悄悄变了,2025年10月,中国不声不响地派出一位重量级人物,李詠箑,担任常驻WTO代表。
就在特朗普政府频频挥舞关税大棒、对中国加压之际,中方没有跟着节奏起舞,反而在多边舞台布下“一子落”,意在全盘活。
这不是换将那么简单,而是中国发出的强烈信号,规则才是真正的战场,别再指望靠“极限施压”就能讨价还价,特朗普的谈判剧本,恐怕得重写了。
过去几周,美国对外经贸动作突然加速,从提高关键进口关税到重新限制技术出口,一整套操作眼花缭乱,表面看是“强硬出击”,实则背后透着焦虑,美国经济当前日子并不好过,通胀压不住,制造业回流没结果,失业率还在反弹。
特朗普政府的算盘很清楚,通过对中国施压,制造谈判筹码,转移国内矛盾,为未来的谈判抢个“高地”。
但问题是,这种招数已经不是第一次用了,从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战,结局大家都看到了,美国农民赔钱、企业成本升高、盟友离心离德,结果是中美都没赢,特朗普更是被套进了一个“自己加税自己买单”的死循环。
而这次他又来了,还用了同一套“极限施压”的老剧本,可惜,世界变了,中国也变了,更重要的是,这种“逼迫式谈判”套路早已失灵,比如,美国最近要求中国在稀土出口上“放松控制”,但中国根本没封锁,只是加强了出口管理。
这不叫封锁,这叫守规矩,结果,美方连借口都找不到,反而被自己设计的陷阱绊住了脚。
此外,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中,美国的做法也屡屡遭到裁定违规,欧盟、日本甚至印度都对美方的不按规矩出牌表示担忧。
特朗普所谓的“谈判艺术”,在国际社会眼中,更像是“耍赖艺术”,当规则被当作武器使用,信任自然也就消耗殆尽,中国看得很清楚,与其陷入双边“拼狠”,不如把战场搬回讲规矩的地方。
李詠箑的上任,看似一项普通的外交人事调整,其实意义非凡,从时机看,选在美国不断加码贸易压力的节点,正好打乱了特朗普想主导谈判节奏的算盘,从背景看,李詠箑是资深的WTO“老面孔”,熟稔国际规则,参与过多起重大贸易争端解决。
她不是空降兵,而是规则的行家,中方这一人事布局,是对“谁来谈、怎么谈、在哪谈”的明确回应。
与美国那种靠情绪和话术打牌的风格不同,中国把策略放在制度框架内,李詠箑的上任,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中方不想再玩“你加我减”的过家家,而是要在有规则、有判例、有证据的体系下,来一场真正的公平博弈。
更深层的考量在于,中国正从“应对美方施压”转向“主动构建规则话语权”,过去的策略是防守,如今则是进攻。
通过WTO平台,中国可以借助规则推动议题设置、化解外部压力、统一发展中国家立场,这不是简单的人事变化,而是战略从“被动迎战”到“主动设局”的转变。
李詠箑的专业能力也正是中方此轮策略的关键支点,她擅长在规则中找到空间,用条款说话、用案例支撑,比如,在应对美方对中国产品加征反倾销税时,她曾在WTO成功组织证据反击,证明美方程序违规。
这样的代表,才是真正能在规则之战中立足的“谈判专家”,不是靠“强硬”两个字撑场面的“表演者”。
换句话说,中国这次不是换将应急,而是用规则造势,不是为了回应特朗普的叫板,而是为了重新设定这盘博弈的边界,谁把握了规则,谁就能掌握主动。
眼下的国际贸易秩序,正处于一次难得的重构期,从数字贸易到绿色关税,从供应链稳定到气候协议,WTO的议题越来越多元化,规则也急需更新,美方却总想着退群、绕规、拉小圈子,结果是把自己推得越来越边缘。
反倒是中国,以李詠箑为代表,正逐渐成为推动规则演进的重要力量。
这不是说中国要“接管”WTO,而是中国在推动这个平台回归它应有的功能,规则共治、利益平衡、争端解决。
李詠箑的角色,不只是代表中国发声,更多是通过专业性提升中国在规则制定中的影响力,比如,最近中国在中小企业国际化议题上提出的倡议,已经获得多个发展中国家支持,这种“议题设定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话语权。
同时,中国也在通过实际改革提升自身匹配度,比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出口监管、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这些都在为中国在WTO的话语权打基础,不是靠喊口号、拼气势,而是靠“讲理有据、据理力争”。
中美未来的谈判也将越来越多地回归多边框架,不再是你来我往的博弈,而是放到规则的平台上摊开讲,这种变化虽然让节奏慢了下来,但却更可持续,比如,在市场开放问题上,中方可能会通过WTO审议机制逐步推进,而不是被迫一次性签下“大单子”。
而对全球来说,这种格局的变化也意味着新的机会,过去的贸易体制更多是由发达国家说了算,如今中国等新兴力量的崛起,让规则制定趋于平衡。
发展中国家也有了更多话语空间,比如在数字贸易标准上,中国就提出“包容性治理”,让更多经济体参与设定规则,而不是被动接受。
美国如果继续坚持单边路径,最终可能只剩下自己在原地打转,而中国,则正以规则为桥梁,构建一个更公平、开放、稳定的新秩序,这不是一种“对抗性的胜利”,而是一种“制度性的超越”。
中美贸易的棋局已经翻篇,特朗普的“谈判剧本”越来越难奏效,中国以一次人事调整为契机,悄无声息地将战场引向多边规则的正面战场。
这不仅打乱了美国的节奏,更重塑了全球贸易对话的方向,规则不是障碍,而是博弈的主场,中国不是“应试者”,而是“命题人”,下一局,谁能真正读懂规则、善用规则,才配在这个全球棋盘上落子为赢。
信息来源:
李詠箑任中国常驻WTO代表,她说:中方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2025-10-20 14:19·第一财经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