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银杏叶
编辑 | 银杏叶
很多人可能已经发现了,今年的“双11”要比往年来得早,黄金周假期才刚结束,各大购物平台的促销就已经送上门了。
今年的大促销不仅来得早,而且优惠力度也不小,最重要的是战线很长,周期最长的平台足足有57天!
奇怪的是,大家纷纷表示以前那股对“双11”的激动劲儿没了,今年好像都累了,对于促销也提不起兴趣。
网友们也说出了自己对“长战线”的担心,担心自己多花钱,担心发货时间太长,担心东西收到都用不上了。
其实面对消费者的这些疑虑,各大平台早就预料到了,也早早地做出了改变,尤其是这几点,对很多人的生活影响很大!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潇湘晨报·晨视频】【乌鲁木齐晚报】【中工网】【光明网】【环球网】【海量财经】【海商】【中国经营报】(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就在10月9日晚8点,京东已经正式开启了大促销,这意味着今年双11促销周期比去年又多了5天,成为史上最长双11。
每年这个时候,各个平台和商家都会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活动,而这也是很多消费者最头疼的地方。
到了双11的晚上,大家都会拿着计算器凑单,定好闹钟抢券,有很多人都反映说像是在填税务表。
可算来算去,也算不明白满减规则到底是什么样的,甚至比在挑选商品的时候还要复杂。
有份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有将近百分之五十的消费者,就是因为活动的满减规则太绕,觉得心累。
以前的双11,就像是一场数学考试,一套计算下来也算不清自己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
网友张姐就曾经分享过,本来还有很多想买的东西,就是因为凑不明白优惠券到底怎么满减,最后对想买的东西也没了兴趣。
而且现在更多人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以前是“盲目跟风”,现在是“买得聪明、买得实惠”。
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值钱,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平台去搞那些文字游戏。
刺眼的数据也让各大平台和资本家都看明白了,与其搞一些解密似的满减活动,还不如痛痛快快的给个优惠价。
今年有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优惠券的调整,以往那些蹲点抢券、满减凑单的模式正在被取代。
抖音的商城今年也拿出了诚意,这个平台从9月16日就开始了双11的预热,战线拉的这么长有很多消费者都烦了。
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直接搞起了“一件就降价”的立减折扣,不再绕弯子。
天猫也推出了“官方立减”,明明白白告诉消费者,不用再像以前一样东拼西凑。
就连以前最喜欢搞“满减活动”的京东,今年虽然还保留了“满300减50”的活动,但是在这个基础上还增加了“官方直降”。
今年的购物模式,从里到外透露的就是两个字“简单”,除了这个变化以外,还有一个往年最让人头疼的地方也在发生改变。
每年的“双11”除了满减凑单以外,让人头疼的还有速度,有一个网友就曾经吐槽,双十一买的棉服到了第二年春天才收到货!
可今年的“双11”却没有这种情况发生,有一个北京的网友分享说,在平台上下单了一个耳机,不到半个小时就送到了他手里。
这背后的变化是来自一个叫做“即时零售”的模式。
有很多人都反映,往年的大促销下单以后就开始刷物流,等了一个星期才发货都已经是常态了。
但“即时零售”的出现就更改了这个常态,说简单点,就是很多人在对商品心动下单后,用不了多久就会收到货。
这个模式的出现也是为了适应现在年轻一代人的习惯,现在的人为了能快点收到货,甚至愿意多花点钱。
而给即时零售打头阵的是一个叫做前置仓的东西,里面放满了货。
这个前置仓的位置也不在什么偏远的郊区,就在小区的楼下,或者附近的商场,很多人可能都已经见过了。
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开在家附近的小型仓库,手机刚下单,店员就会从前置仓里取货,交给外卖小哥以后,用不了多久就送到手里。
饿了么就曾经在杭州做过一个测试,顾客在平台上购买了一件毛衣,点了“速达”,系统自动匹配到附近的门店和骑手。
从顾客下单那一刻开始算,在十五分钟之后他就收到了自己购买的毛衣。
有很多的门店为了顺应这份“潮流”,也都更改了往日的经营模式。
店里的员工也不再只盯着店里的客流,而是看着系统分配的“速达”订单。
各大品牌和资本家也在做调整,像一些知名的美妆品牌,顾客在下单的时候基本不会去选择大容量的护肤品。
他们为了适应顾客的需求,把很多大毫升的护肤品分装成了小容量的包装。
安踏也建立了“排产室”,把工厂的生产线和电商平台的数据进行互联,工厂能直接看到鞋码的实时销量。
然后再根据销量的数据更改生产的比例,不仅减少了顾客面临“缺货”的风险,也极大的降低了自己的“积货”成本。
各大资本家也都在背后发力,仅仅是今年上半年的前置仓融资数据,就已经比去年全年都要高了。
就连阿里巴巴的大领导吴泳铭都曾公开表示:集团现在正集中投资即时零售。还有人预测,到了2030年,零售的市场可能会超过两万亿。
今年的这两个最大的改变,虽然很大限度的便利了很多人的生活,但背后的利弊也十分值得关注。
所有的事情的发生都有利弊,即便是看起来让人生活更高效的事情也不例外,就拿“即时零售”来说吧。
“即时零售”的出现,确实最大限度的缩短了很多人等待的事件,但也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支出。
有一个网友分享说,自己半夜睡觉前发现了闪购平台,就下单了几样家居物品,可到了第二天就后悔了,因为这些东西家里根本就用不上。
前置仓顾名思义是一个仓库,里面能放的货物实在有限,虽然它能做到“快”,但是未必能做到“全”。
而且价格也会比超市稍微贵一些,比如在做饭的时候家里突然没调料了。
只能在平台上购买,但是价格却比超市贵了几块钱,那也只能乖乖掏钱。
即时零售的“应急”却是能最大限度的帮助到很多人,但是应急的事情一年可能也遇不到几次。
还有无法忽视的一点,对于前置仓的商家来说也是最致命的。
一家知名超市的CEO就曾经说过:“消费者基本上都会在饭点之前下单食材,就会导致5点的时候缺货,7点的时候损耗又增多”。
饭点的时候食材都被买空了,商家只能快点补货,可过了饭点以后又会剩下很多没卖完的东西,这些都需要商家自掏腰包赔钱。
还有就是在商品质量的处理方面,有一些负责人的品牌方可能会为前置仓兜底,即使是有压箱底的存货,也会八折回收。
但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品牌方就不会这样做,可能最后就导致变质过期的商品还摆在货架上,最后到了消费者的手里。
现在的前置仓门店很多,企业对于这些小门店的管理也不统一,就会导致很多商家和顾客的不满。
而且平台时常会出现技术的问题,很多消费者在使用的时候都会有操作不明白的时候,体验感也大大降低。
但不容忽视的是,“即时零售”的出现确实便利了很多人的生活,在现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下,这也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也意识到了消费者的体验感,与其搞一些套路吸引流量,还不如实实在在的拿出诚意。
今年双11的这两个变化,从目前来看,对于大部分人的生活确实是好处更多。
其实很多人在买东西的时候,最看重的就是两点:一个是快,一个就是实惠。
今年的双11,离这个目标也越来越近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来源于:【潇湘晨报·晨视频】【乌鲁木齐晚报】【中工网】【光明网】【环球网】【海量财经】【海商】【中国经营报】
更新时间:2025-10-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