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象璇(1910-1997),字冠玑,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人。中国民主同盟会会员。少时就学于齐陵镇小学、临淄初级中学,后升入山东第四师范即益都师范,民国二十一年(1932)毕业后在临淄县立闻韶小学任教。民国二十六年(1937)日本人侵山东,临淄沦陷,他逃亡西安,参加由教育部组织的中小学教师甘肃服务团,从事宣传抗日。民国二十八年(1939)被派往甘肃武威,开展战时民众教育,边教文化,边宣传抗日。民国二十九年(1940)调任武威师范任训导主任兼附小校长。1943年,临夏中学增设高中部,教育厅先后任命赵涤性、马明德为校长,因赞赏陈象璇人品,多次聘请。1947年3月应聘到临夏中学任训导主任,1949年升任副校长,辅佐校长整顿恢复学校秩序,积极工作,后任校长。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59年调韩集中学任教,在“文革”中被揪斗,关“牛棚”,遭批斗。1978年平反后调任临夏市一中校长。1984年任市政协委员、常委、副主席、州政协常委,1993年离职休养。陈象璇致力教育60年,办事公正,奖惩分明,办校有方,治学严谨,被师生誉为“包公”。1956年因治校成绩显著,被评选为甘肃省优秀教师,并出席甘肃省教师代表大会。在市一中任校长时,年逾七旬,仍带头遵守校纪,早出操晚查宿,深入课堂,审阅教案,以校为家。
——摘自陈龙编著的《临夏人物志》
更新时间:2025-11-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