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妈
“是药三分毒”这句话很多家长都知道,但是当自己的孩子生病的时候,这句话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深圳有个10个月的女孩生病了发烧,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孩子发烧可以说是在他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症状,妈妈看到孩子发烧之后也比较紧张,就赶紧给孩子喂退烧药。
说明书上建议孩子对乙酰氨基酚的使用量10~15毫克/公斤体重,10个月的孩子约有10公斤,所以每次的用量是100~150毫克,妈妈按照说明书上的用量给孩子用了,但是觉得退烧的效果不是很好,孩子还一直在发高烧。
妈妈又觉得去医院太麻烦了,于是到下一次再给孩子喂药的时候,就自作主张地增加了药物的用量,甚至加到了800毫克,相当于常规用量的5~8倍。
这样的剂量很容易导致孩子中毒,妈妈却觉得只要退烧就行,或者说她对于药物毒性没有太大的概念,而且在一天之内就给孩子喂了4次退烧药,后来发现孩子退烧效果不是很好,才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
到了医院之后医生就按照感冒发烧给孩子治疗,但是第二天却发现孩子的情况不太好,孩子整个人出现了嗜睡、凝血功能障碍,这是非常不对劲的,正常情况下孩子感冒发烧不会有这样的症状,于是医生在抢救孩子的同时也赶紧询问家长到底是怎么回事?
家长才吞吞吐吐地说:前两天孩子发烧,在家里面给孩子吃药的时候,就感觉那个药效果不是很好,所以就给孩子擅自增加了药量,而且还给孩子喂了好多次。
医生听了家长的话顿时就非常无语,家长们对于孩子发烧的处理是擅自做主给孩子加药量,再给孩子进行检查的时候发现孩子已经出现比较严重的肝衰竭。
才10个月的孩子就因为家长的擅自用药导致肝衰竭,抢救过来可能也会留下后遗症。家长一个小小的失误,很可能会导致孩子留下一辈子的遗憾。
第一个:给孩子加药量
也就是像这个妈妈一样擅自给孩子增加药量,可能会对孩子的肝肾造成伤害。
第二个:给孩子频繁地用药
孩子吃下退烧药再到退烧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个时间段有可能是十五分钟到半个小时,有些家长看孩子吃了退烧药之后还不退烧,又给孩子喂一次。
其实退烧药是有间隔时间的,至少要间隔4~6个小时,没到间隔时间千万不要又给孩子喂,有时候你给孩子用药的风险要比孩子发烧的风险更大。
第三个:给孩子用酒精退烧
之前深圳有一家医院就接诊了一个酒精中毒的孩子,这个孩子发烧的时候家长想要给孩子酒精降温,于是就给孩子用酒精一直在擦拭,而酒精通过皮肤进入到孩子的血液循环,导致了孩子酒精中毒。
第四个:给孩子捂汗退烧
很多老人家特别喜欢用这种方法,就觉得孩子发烧了,捂一捂孩子出汗了就好了,殊不知,这对于孩子来说反而是一种伤害,有些孩子发烧本来没那么严重的,你捂得很热,孩子汗发不出来,反而会导致孩子烧得更严重。
孩子发烧时正确的做法是按照药量给孩子正确地使用药物,孩子发烧的用药只有两种,一种是布洛芬,另外一种是对乙酰氨基酚,而且使用的量一定要按照孩子的体重和上面的建议。
孩子用药的时候也要有明确的间隔时间,最好是间隔6个小时在给孩子使用,如果孩子用药还没有效还一直不退烧的话,也不要给孩子再额外的增加药量了,而是建议带孩子去医院。家长稍微慎重一点,就能避免孩子的悲剧。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更新时间:2025-08-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