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究竟会不会打仗?大唐军神李世民的评价一针见血,直指要害

在读三国演义这本名著的时候,很多人都被诸葛亮这个人物所吸引,他不仅料事如神,甚至在之后的赤壁大战之中展现了自己的才能,借来了东风,帮助刘备打赢了那场战争。

其实很多人都在质疑他真实的带兵打仗能力究竟是怎么样的,毕竟诸葛亮一直给大家带来的印象是在中军大帐中指挥战士们打仗,但真正上马打仗的场面却很少,诸葛亮卧龙先生,因为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被他的表现所感动,后来跟随刘备集团一起争取天下。

诸葛亮的才能也在慢慢的展现,可以说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后来的刘备,更没有蜀汉这个国家,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天下的局势也渐渐的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对立局面,都和诸葛亮的帮助有一定的关系。

刘备死后,虽然蜀地陷入了内忧外患之际,但是诸葛亮凭借自己的才能,稳定了局面,辅佐刘禅平衡各方势力,稳定了蜀汉的内部局势,为了能够实现主公的宏图伟业,多次兴兵北伐,就是为了恢复汉朝的盛况,很多人都评价他,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放在历史中没有一个能人异士能够比得过诸葛亮。

诸葛亮为了能够稳定国家的内政,开始大批量的招收人才,制定人才招收政策,无论是什么样的背景,父母是否做官,只要拥有真正的才学都可以进入朝廷为朝廷工作。

就这样诸葛亮的麾下有了费伊董云等人,这些人都是能人异士,心中有着很大的抱志向,诸葛亮本身就是一个人才,而他却有一双能够发现人才的眼睛,并且能够运用人才。

最后也在蜀地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它甚至要想管理好一个国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须要有法律来管束人们的行为,让人们在做任何事之前都会三思而后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不能例外。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他发动了5次北伐战争,想要夺得北方的城市,来恢复汉室,从中就体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后来诸葛亮也根据自身的经历撰写了将苑这样的兵书,如果没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又怎么会留下如此丰功伟绩的兵书呢?

为了提高将士们的战斗力,诸葛亮发明了诸葛连弩,普通的只能一次射出一箭,然而诸葛连弩可以一次射出好几支箭,从侧面推动了中国武器装备的革新,也正是因为诸葛连弩的发明使得在后来的战役中发动了很大的作用。

就连在唐朝李世民这样的将星也非常的欣赏诸葛亮,甚至为他配享太庙,无不足以看出李世民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有多么的认可。

诸葛亮能够能文能武,那么为什么没有统一三国呢?难道真的是天意不让蜀地复兴吗?这其中也有客观因素,虽然诸葛亮很厉害,但是曹魏有一个司马懿,当时的司马懿一直是诸葛亮的劲敌,每次诸葛亮发动北伐战争中,都能第一时间的点破他的阴谋。

其次是因为蜀地国力不足,虽然蜀地被诸葛亮治理的井井有条,但并不是富饶之地,每一次的打仗都需要大量的兵员作为补充,还需要大量的粮草来巩固后方,最后就是交通不便,俗话说得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交通没有得到改善使得兵力补充的不够及时,且粮食运送途中困难,很容易造成战争的失败。

诸葛亮真的担当得起国士无双这个称号,也真的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毕竟刚出山是受到了刘备的嘱托,但是他只是三国中的一个小人物,并不能与上天所抗衡。

只能说诸葛亮遇到了一个贤明的君主,但是却没有遇到一个好时代,当时中原大势已定,曹操基本上夺得了大部分的领土,这也为诸葛亮的悲剧人生埋下了伏笔,就算他再怎么厉害也阻挡不住历史前进的车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2

标签:北伐战争   蜀汉   大唐   死而后已   兵书   鞠躬尽瘁   能人   要害   朝廷   诸葛   评价   稳定   人才   历史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