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层小区的用水
9 月 10 日罗永浩吐槽 "西贝全是预制菜"
9月11日晚,在北京中粮祥云小镇的一间西贝门店里,贾国龙第一次以创始人身份公开回应。
随后,罗永浩随后抛出一张“悬赏令”:十万元,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真凭实据。
于是有了各种证剧。
9月12日,时代周报记者走进上海日月光中心的西贝门店,体验“罗永浩菜单”。
几小时后,罗永浩在多个平台展开正面反击。直播背景板上写着:“不反对预制菜,推动预制菜透明化,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在直播中,他展示了几张食材包装照片:一袋冷冻鱼,保质期长达18个月;一包牛肉,包装上写着“堂食袋装”,配料表里列着多种复配水分保持剂。“西贝说百分百没有预制菜,这是撒谎。”他说。
9月10日和11日,西贝所有门店的日营业额各减少约100万元;到9月12日,这一数字预计会扩大到200万至300万元。
据媒体报道,9月13日,西贝北京最大的门店(六里桥旗舰店)午间等位桌数从正常周末的约140桌骤降至约37桌,降幅超过七成。
9月13日下午,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传来最新进展: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届时,预制菜的“身份”将有统一说法,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强制信息披露。
消息一出,罗永浩第一时间转发媒体报道,配文:“太好了,万众期待!”
当天凌晨,他又发文
没想到,在大众以为事情就要告一段落时,贾国龙又说话了
看着很诚恳,本以为一切都挺好,可谁知,剧情还有反转
预制菜一直都是大众心头的一根刺,甚至学校的配餐也曾因出现疑似预制菜而登上热搜。
原本,各大饭店使用预制菜,已经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饭店和用户,一直心照不宣,保持着一种平衡,虽然不愿意吃,但也架不住总是走进店里,点一个明知可能是预制菜的菜,付着和现做一样的钱。谁也没有大张旗鼓地站出来讨伐过。
这一闹,一块遮羞布被扯下,后厨那些事,到底应该如何收场?透明与不透明之间,究竟什么才是底线?国家的标准变得烫手且急需。
2
什么是预制菜
2024年3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其中明确: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预制菜定义中强调“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
根据中国烹饪协会等起草的预制菜团体标准,预制菜可分为四大类:
即食类,比如开袋即食的豆干、午餐肉罐头等;
即热类,比如需要用热水浸泡后或者加热后才能吃的方便面、自热米饭;
即烹类,比如经过简单烹调就能出锅的藤椒牛肉、臭鳜鱼等;
即配类,比如按照分量分装的净菜、净肉、辅料等的小炒菜组合。
连锁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更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与华兴资本联合发布的《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指出,部分头部连锁餐饮企业中预制菜使用比例已经较高。真功夫、吉野家、西贝等连锁餐饮企业都有一定程度使用预制菜。
对此,网友自然是不愿意买单
毕竟,下个苍蝇馆子,都能看到现炒的菜品,花了更多的钱,到了更大的馆子,最后吃的只是预制菜,换谁,都不愿做这个冤大头吧。
3
预制菜伤害有多大
在医生眼里,预制菜的伤害有多大:
1、营养成分流失:预制菜经过加工处理、密封保存和长期存放,可能导致食物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流失。长期食用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2、高盐、高脂肪:部分预制菜为了口感和保存需求,会添加较多的盐和调味品,甚至使用油炸的方式处理食材。长期摄入高盐、高脂肪的食物对健康不利,可能引发高血压、肥胖等问题。
3、食品添加剂问题:部分预制菜可能含有防腐剂、着色剂、调味剂等食品添加剂。长期摄入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可能对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4、食品安全风险:如果预制菜的生产过程不规范,可能存在细菌污染等问题,食用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或其他健康问题。
即然如此,为什么还有这么多预制菜?理由很简单。
《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则提出了餐饮行业偏好预制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预制菜能够帮助餐饮业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
报告指出,预制菜可帮助实现菜品标准化供应,降低餐厅的人工成本和厨房租房成本,并且缩短出菜时间,提升餐厅经营效率。此外,平台费用高以及配送时长内卷也倒逼外卖商家采购预制菜,第三方机构估计全国70%的外卖商家使用料理包。预制菜可以有效减少B端餐饮店的食材成本、人工成本和后厨面积,帮助餐饮店提升利润率水平,同时有效减少顾客等待时间。
最后,预制菜到底应不应该出现在餐桌上,这一问题其实很简单。你可以卖,但是你要明明白白让我知道,我花的钱,买的是新鲜的菜还是冷冻的菜。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像24小时便利店里的快餐一样,十几元的价格,客户在付款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自己吃的大概率是预制菜。
国家的标准,也很重要,一家连锁店,可接受的预制范围和比例,究竟是多少,哪些可预制,哪些应该保证新鲜,这些都应该明明白白交待清楚。
最后,对此,你怎么看?
更新时间:2025-09-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