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机械行业,挖掘机的生产曾是一个典型的高强度、重体力、多环节的复杂流程。但如今,这一传统模式正在被彻底改写——我国企业国自机器人(Guozi Robotics)近日为TZ集团新建工厂交付了一整套智能化生产与智慧物流系统,近200台功能各异的机器人接管了从零部件生产到整机下线的全部环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化”生产。
ANTS和PICKING机器人已助力中联重科、徐工和三一等知名企业实现智能生产;图片来源:adventtr/国资;侵删
智能机器人全链条协作
这些机器人不仅能精准导航,还能灵活配合,完成切割、焊接、装配、检测、运输等全流程任务。从原材料入库开始,机器人就“接手”了整个生产线,直到整机出厂发货,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在生产环节,多台移动机器人群(Mobile Robot Swarms)部署在各个工位,依托动态路径规划技术,实现了精准的零部件转运。门架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翻转装置等定制化设备则能在无需更换工装的情况下完成复杂、多批次的装配与加工,大幅缩短了生产切换时间。
全天候供能与数据互通
为确保生产线连续运转,TZ集团采用了“无接触供电轨道”技术,实现24小时不间断供电。整个系统由国自自主研发的线边控制系统(LCS)与制造执行系统(MES)统一调度,实现了生产设备与管理系统的无缝数据对接,让工厂管理层随时掌握生产状态。
智慧物流重构工厂脉络
在物流环节,机器人已不仅是“搬运工”,而是全局的智慧协调者。三维立体仓储网络中,原材料和零部件按照大、中、小、标准件进行分类管理。国自的ANTS举升AGV、PICKING多层拣选机器人和重载搬运机器人能够自动与货架、托盘和料箱对接,依托AI驱动的机器人控制系统(RCS),实现厘米级的路径和任务编排,并能根据实时需求灵活调用部件,做到从仓库到工位的全程可视化配送。
软件定义生产力
除了硬件,国自还推出了自研软件GRACE Xpress,能够在生产部署前进行全流程仿真,显著缩短上线周期。同时,其基于深度学习的自适应定位校准技术,可以在AGV运行中快速优化存储定位精度。这样的软硬件结合,让工厂在面对不同批量、不同型号的订单时,也能快速切换生产模式。
行业与市场意义
这一项目不仅是单个企业的技术升级,更反映出我国建筑机械制造业正加速向智能化、柔性化和全球化迈进。国自机器人此前已为中联重科、徐工集团、三一重工等国内外“灯塔工厂”提供重载机器人和智能物流方案,如今TZ集团项目的落地,进一步证明我国在高端工业机器人及智慧制造系统领域已具备国际竞争力。
从市场角度看,这种“机器人全接管”的智能工厂模式,有望在未来五年内加速普及,尤其是在建筑机械、汽车、工程装备等重工业领域,不仅能显著提升生产效率,还能在应对多品种、小批量的订单需求时保持高灵活性和低成本运营。
一句话总结:这是一次从生产线到仓储网络的全面智能化升级,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国制造业正从“机器换人”迈向“机器自主协作”的新阶段。
更新时间:2025-08-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