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攻克肺癌耐药难题!“国产新药”再登国际顶级医学期刊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很多患者在接受靶向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耐药”——也就是药物失效,肿瘤重新开始生长。这类患者以往只能接受传统的化疗,但效果有限,副作用也大。

近日,由中国科学家牵头完成了一项全国多中心的大型肺癌研究,证实了TROP2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能有效治疗EGFR靶向药耐药的晚期肺癌,标志着中国在肺癌治疗领域迈出了“领跑世界”的关键一步!10月19日,该成果发表在全球权威的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

这项研究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和方文峰教授团队牵头,联合全国65家医院共同完成,是中国本土研究团队、采用中国自主研发药物、在中国患者群体中完成的大型临床研究,真正实现了“从0到1”的原创突破。

这项研究测试的是一种新型抗癌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它是一种“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可以精准识别并杀死癌细胞。

研究共纳入了376名已经对传统靶向药物产生耐药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新药治疗,另一组接受常规化疗。

结果显示:新药组的无进展生存期(即肿瘤不恶化的时间)为8.3个月,远高于化疗组的4.3个月。新药组的总生存期也明显更长,死亡风险降低了40%。肿瘤缩小比例(客观缓解率)达到60.6%,远高于化疗组的43.1%。副作用相对较轻,患者更容易承受。

这项研究不仅证明了国产新药的疗效,也为全球肺癌耐药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基于该研究结果,2025年9月,中国国家药监局已正式批准芦康沙妥珠单抗用于治疗EGFR靶向治疗失败的肺癌患者,成为新的标准二线治疗方案。

研究团队表示,接下来还将探索这款药物是否能提前用于一线治疗,甚至延缓耐药的发生,让更多患者受益。

研究团队

值得关注的是,这已是张力教授团队围绕芦康沙妥珠单抗开展的系列临床研究成果第四次登上国际学术顶刊。从持续产出高质量研究到打破国际壁垒,这一系列突破不仅印证了国产原研药的临床价值,更标志着中国研究者牵头的中国肺癌创新药研究正式从 “机制探索” 阶段,迈入全球 “临床引领” 新阶段。

论文链接:

文|记者陈辉 通讯员 文朝阳 陈鋆 赵现廷图|由医院提供

编辑:李可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科技   肺癌   新药   难题   中国科学家   医学期刊   国际   中国   患者   靶向   药物   团队   肿瘤   抗体   教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