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习惯早起,总觉得“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但其实,到了七十岁以后,起太早反而可能是健康的隐患。
很多医生都提醒,老年人的身体不像年轻时那样能随意折腾,起床时间要根据身体状况、季节和血压变化来调整。
起得太早反而容易导致血压骤升、心脑供血不足, 甚至增加心梗和中风的风险。 这些年老年人猝发疾病的案例里,有不少都与清晨起床太早有关。

有些老人早上五六点就醒,觉得不起来可惜了时间。殊不知,这时候气温最低、血液粘稠度最高,血管弹性也最差。
尤其冬天,刚起床那一刻,体内的血压往往会上升得很快。早晨起得太猛,容易让血管受不了突然的压力, 对于高血压和心脏不好的人来说,这一刻是最危险的。 医生们常说,老年人不是不能早起,而是要“稳”着点起。

实际上,研究发现,老年人如果能保持在早上七点半到八点之间起床,身体的循环系统和代谢反应会更稳定。这个时间段阳光开始变强,气温也升高,身体更容易适应。
七点半左右起床,有助于血压平稳过渡, 同时也能让心脑供血得到缓冲。 有些调查甚至指出,那些长期在这个时间点起床的老人,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比早上六点前起的人低了30%左右。

当然,起床时间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老人晚上睡得晚,那自然不适合太早起,否则睡眠不足反而更糟。
老年人每天保证6到7小时的深度睡眠,比强行早起更重要, 因为缺觉会让血糖、血压、免疫系统都出现波动。
医生强调,早睡早起并非人人适合,关键是顺应自己的生物钟。人一旦上了年纪,褪黑素分泌减少,本就容易早醒,这时候如果强行逼自己起床,反而会打乱睡眠节奏。

除了起床的时间点,起床的方式也很关键。很多老人一起床就立刻坐起,甚至马上去洗漱、活动,其实这样很危险。
清晨起床过快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短时间内血压下降,大脑缺血,就会头晕甚至摔倒。
特别是天气凉的时候,血管收缩更明显,心脏负担也会加重。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建议醒来后先在床上躺两三分钟,慢慢活动手脚,再慢慢坐起、下床,这样能让血液循环逐步恢复。

再者,早起后很多人喜欢马上去锻炼,比如晨跑、打太极、广场走路等,但七十岁以上的人如果血压不稳、血糖偏低,太早运动也不是好事。
空腹状态下运动容易引起低血糖和心率不齐, 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早晨血糖波动大,更容易出问题。
医学研究发现,老年人清晨运动时突发心脏事件的几率,是其他时间段的两倍。更合适的做法,是起床后先吃点清淡早餐,再活动一下身体。

同时,环境因素也得考虑。清晨空气质量未必是最好的,尤其冬天,地面冷空气重,污染颗粒容易滞留。
起得太早外出反而吸入更多粉尘,对呼吸系统是负担, 患有慢阻肺或支气管炎的老人更要注意。 因此医生一般建议等太阳升起一会儿,空气稍微流动再出门。

很多老人觉得自己起早能多做点事,比如做早饭、打扫卫生,其实这些活动本来没错,但早上是心血管负担最大的时间段。血压、心率、血糖、体温都在慢慢升高,如果这时候用力弯腰、搬重物,极易诱发心梗或脑出血。
老年人清晨的首要任务不是忙碌,而是保护心脑供血平稳, 保持放松比“早起干活”更重要。 医生甚至提到,早起后喝水的时机也要讲究,先漱口,再小口温水,不要一口闷。

另外,很多七十岁以上的人存在睡眠碎片化的问题,夜里多次醒来。这时候,清晨七八点能多睡会儿补眠,对身体反而是好事。
比起强迫自己早起,多一点高质量的睡眠更能延缓衰老, 也能降低血糖波动的风险。 睡眠与免疫系统、代谢系统紧密相关,长期睡不好,感染、炎症、认知下降的几率都会升高。医学上甚至发现,老年人每天睡够7小时,寿命平均比睡不到5小时的长3到4年。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常建议,70岁之后,起床时间要遵循“自然醒”的原则,不用太拘泥于具体几点。只要每天的作息规律、起床后精神状态好,就比强迫早起健康得多。
身体发出的信号最真实,顺其自然比刻意调整更重要, 有时候“睡懒觉”反而是身体在自我修复。
当然,这并不是说老年人就该晚起到九十点。关键在于,醒后不要马上起,起得太早也别急着动。
理想的状态是七点半左右自然醒、缓慢起床、喝点温水再活动, 让身体有充分的时间从睡眠状态过渡到清醒状态。 这种节奏能让血压、血糖逐步平稳,也能减少清晨突发疾病的风险。

其实,很多人误以为“早起等于健康”,但这句话放在老年人身上并不完全对。年轻人早起,是在强化代谢;老年人早起太猛,却可能打乱循环节奏。
随着年龄增加,起床时间越“稳”,身体越安全, 而盲目追求早起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这不是偷懒,而是顺应生理规律。

总的来说,过了七十岁后,起床最关键的不是早与晚,而是“稳”与“顺”。起得稳、动得缓、睡得够,这三点比任何所谓的“早起健康法”都管用。
清晨是人体最脆弱的时段, 保护好那十几分钟的过渡时间,就能远离很多危险。 换句话说,不怕起得晚,就怕起得急。年纪越大,越要学会让身体慢一点、稳一点,这才是真正的养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李秋红.老年昼夜节律睡眠障碍原因及治疗现状的研究进展,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4-05-28
更新时间:2025-10-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