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授叹息:全世界都低估了中国,中国是一个真正伟大的文明

2024年6月,新加坡前外交官马凯硕宣布:“中国文明至少还有百年的繁荣期。”这是他在权威学术场合对中国未来作出的判断。而就在这场讲话之前几周,美国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马奥尼也在一篇评论中直言:“美国的最大敌手,不是中国,而是它自己。”

这些来自西方学界的声音,不再是过去那种高高在上的指点,而是一种深刻的反思和警醒。他们为什么会突然改变看法?中国到底做对了什么?

2015年,芝加哥大学历史教授艾恺因在中华文化传播方面的杰出贡献,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这位白发苍苍的美国汉学家,用了几十年研究中国历史。他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唯一未断绝的古文明,不是靠运气,而是靠不断自我修复的能力。

他翻遍了中国从商周到现当代的历史文献,也走访过黄土高原和长江流域。他指出,中国几千年来没有被异族文化消解,是因为地理屏障、文字传承、思想体系三者形成了天然护城河。

他讲过一个例子:西边是高原,北边是草原,南边是丛林,东边是大海,中国像一个天然的“文明盆地”,外力很难彻底摧毁。而欧洲却因为山脉和河流分割,长期陷入国家分裂和战争。

语言是另一个关键。伦敦政经学院的金刻羽教授曾在BBC采访中说:“中国人今天还能读《论语》,这是一种文明连续性的奇迹。”她指出,从甲骨文到简体字,中国文字没断过,形成了强大的文化认同。

美国的历史不过两百多年,很多制度和文化还在不断试错。而中国,靠一个“孝”字维系三千年家国情怀,靠一个“仁”字连接起社会关系,这种文化的沉淀,不是几场战争或一代技术就能替代的。

金刻羽还说,西方很多人以为中国只是“世界工厂”,靠低端制造混日子。她在达沃斯论坛用数据打脸:中国在5G、人工智能、电动车等领域的专利数量,已经超过欧美日总和

她拿出一份数据图表,显示2023年中国在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中占38%。她说,西方人总以为中国在抄作业,其实中国早就在写自己的教材。

中国的创新不是靠砸钱,而是靠实用主义和工程师精神。她举例说,华为在被制裁后,靠自研芯片挺过难关,而背后的技术团队,很多人是连续三个月不下实验室的工程师。马奥尼教授也有类似观点。他说,西方喜欢用“市场”和“政府”来划分世界,而中国则是“该管管,该放放”。

他曾在论文中分析,中国的脱贫,不是靠所谓“普世价值”的灌输,而是靠修路、建桥、配套产业链,把人一步步带出穷窝。他还特别提到高铁建设,中国用了八年时间,建成了世界最庞大的高铁网络,这不是靠钱烧出来的,是体制、执行力和群众意愿拧在一起干出来的。

2020年武汉封城时,西方舆论一度断言中国社会会崩溃。但三个月后,中国制造业复产率达到90%。这背后是中国人“居安思危”的文化基因在起作用。金刻羽在《经济学人》专栏中写道:“当西方在争论‘自由还是生命’时,中国人早已用‘生命至上’的实践,重新定义了现代社会的应对方式。

高盛前总裁桑顿也曾在访谈中坦言,中国比美国强的地方太多。他特别强调中国的用人机制。他说,中国的干部不是靠选票选出来的,而是靠实打实的考核和专业背景筛选出来的。

在他看来,中国政府在面对各种危机时,反应快、决策准、执行强,靠的是“选贤任能”的传统。从隋唐科举,到现在的技术官僚治国,这种治理智慧,是西方体制难以复制的。

他还提出一个观点:中国从不靠征服别人扬名,而是靠滋养自己、服务他人赢得尊重。比如,非洲很多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都是中国帮助建设。中欧班列、数字丝路、绿色能源输出,这些不是为了控制,而是为了共同发展。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想趁机推动“亚洲版北约”,逼迫亚洲国家选边站队。但马凯硕说,中国没打算搞对抗,而是继续推进国内发展和邻国关系改善。

他还警告,美国现在的战略焦虑源自对中国崛起的误判。他说,华盛顿的政客以为还有10年时间可以阻止中国,但事实是,中国早已走在自己的节奏上,不再看美国脸色行事。

包华石,美国艺术史家,也表示,西方文明在经历战乱和衰退后,理性和科学的信仰已被现实撕裂,而中国文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希望。他曾在一次讲座上提到,从《老子》《论语》到当代人工智能,中国始终在古老与现代间找到平衡点。

他指出,中国文明的本质,不是静止的历史,而是不断进化的生命体。从都江堰到三峡工程,从《诗经》到数字出版,从丝绸之路到中欧班列,中国文明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从不固守过去,而是在变化中寻找新生。

在一场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芝加哥大学的艾恺教授展示了一组震撼PPT:秦汉疆域图与欧盟地图对比、甲骨文到简体字的演化时间轴、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分布热力图。

全场鸦雀无声。他只说了一句话:“这个文明活过了四千年,靠的可不是运气。”如今,许多美国教授开始反思,过去他们用放大镜找中国的毛病,却忽略了真正的底层逻辑。他们越来越意识到,中国是一个拥有完整文明体系、自我修复能力和持续进化能力的国家。

2024年6月,中国与蒙古国的第二条跨境铁路正式开工,搁置了18年的项目终于落地。蒙古总理一句话点破了关键:“我们不再低估中国的力量。”

中国不是西方定义下的“新兴国家”,而是一个有几千年文化血脉延续的文明体。它的伟大,不在于征服了谁,而在于始终走在自己的路上。

从学者到外交家,从历史到现实,越来越多的西方声音开始正视一个事实:中国是一个真正伟大的文明。它不靠侵略,不靠洗脑,而是靠脚踏实地的努力和与时俱进的智慧,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这个文明值得世界重新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3

标签:历史   中国   美国   教授   文明   芝加哥大学   文化   中欧   论语   中国政府   国家   简体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