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摊牌了?郭台铭万万没想到,中国市场给他赏饭吃的时代结束了

文 | 比克熊

编辑 | 比克熊

“我去大陆是赏饭给他们吃!”

说出这句话的郭台铭万万没想到,有一天,他也要求着中国市场“赏饭”给他吃。

当他带着数百亿资金“杀”向美国,何等意气风发。

100亿美元的投资,让特朗普都赏脸参加了签字仪式。

原以为富士康落地美国,是美制造业和郭台铭的双赢,现实却狠狠打了他一记耳光。

8年后的威斯康星州富士康旧址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大圆球,占地3000英亩的土地几乎看不到一个人。

富士康的“工厂神话”,在时间的考验下成为笑话。

当他碰得头破血流回到中国时,或许才能明白那句真理。

中国可以没有富士康,但富士康离不开中国。

只是当他明白时,却已经来不及摊牌,江湖,也早已不再是从前的那个江湖。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北京商报】【新浪财经】【华商韬略】【财联社APP】(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离开中国,才知谁是“亲爹”

老话常说“吃奶忘了娘”,但更可怕的是,有人还以为是因为自己吃,“娘才有奶”。

在中国的大肆设厂,让郭台铭成为了身价百亿的富豪,而富士康更是成为了一个“工厂帝国”,几十万工人,几万家店铺,都仰赖着工厂。

这时的郭台铭,便将功劳归于自己眼光卓绝,心态也逐渐膨胀起来。

人一膨胀,便容易做“傻事”。

郭台铭以为,多亏了自己设厂,才让这么多人有口饭吃。

“如果不是我赏饭,中国得饿死多少人?”让人还以为现在是民国时代。

他心中便有了一个宏伟的计划:将中国的“工厂神话”,复制到大洋彼岸的另一边,美国。

2017年,富士康赴美威斯康星州建厂。

100亿美元的投资,10000多个岗位,30亿美元的税收补贴,新的工厂神话似乎唾手可得。

可郭台铭怎么也没想到,他只是一个被“亲爹”宠坏的孩子。

美国的工厂,哪有多余的年轻劳动力,一万多个岗位,甚至凑不齐人。

昂贵的时薪收支都无法实现平衡,强大的工会甚至能左右富士康的决策。

但更绝望的是,所谓的税收补贴迟迟没有到位,在中国“大开绿灯”,到了美国便成了奢望,环保局没来刁难你,便谢天谢地。

“我来你工厂打工是赏饭给你吃。”

100亿美元的投资,以10亿美元收尾,上万个岗位,也仅仅只有1千多名工人就位。

这笔买卖刚开始,便迎来了结束,郭台铭的“美国梦”,磕得头破血流。

而拜登则是毫不客气地嘲讽他,用金子挖了一个洞,然后自己钻进去。

美国梦破碎,郭台铭又有了“印度梦”。

可声势浩大的投资,重新燃起的雄心,又被糟糕的基础建设、可怜的工人素质、加班看心情的上班制度击溃。

印度梦比美国梦碎得更彻底,更鲜血淋漓。

郭台铭终于懂了,浪费几十亿才终于懂了,他始终没有搞明白一个道路,让富士康崛起的从来不是他,甚至跟他没有一点关系。

是时代的浪潮让他缔造了一个工厂神话。

可现在,他却妄图将时代的红利,归功于自己的努力,把自己的“亲爹”,当成了儿子!

可当他想回头时,却骇然发现,为何走投无路?

想回头,早已物是人非

富士康远走美国和印度的这些年,时代也在变,比亚迪和立讯接棒了他在中国的大旗。

曾经只能在富士康身后捞点小订单的比亚迪,已悄悄接手了苹果大量的高端订单,从电池、电机,产业链自研能力,首屈一指。

比亚迪的业务甚至拓展到了汽车领域,年销400万台,成为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领头羊,而苹果也早已将比亚迪列为了工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立讯,这一富士康曾经看不上的“小工厂”,则在高端领域上走得更高更远。

7月19日,立讯豪掷50亿元在常熟设厂,成立立讯机器人总部基地,标志着立讯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已扎根布局。

而在汽车等领域,立讯也是绕不开的“大人物”,从苹果甚至都经常请求他的一体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可富士康却依旧只能将自己的业务局限于简单的玻璃制造,在高端代工方面几无建树。

如今的郭台铭想要卷土重来,可又哪里还有富士康落地的“土”?

想回头,前提是有头可以回。

在国外吃了大亏的郭台铭,2024年,将重心重新落到了中国市场上,短短2周就有5万人进厂。

只不过,比起在台湾参与竞选豪言壮志地提出“赏饭论”时的自己,重新“杀”回大陆的郭台铭,态度客气得不像话。

人总要被磨平棱角,才能认清自己。

不过好在郭台铭止损及时,如今已开启了AI领域的布局,30日的时候甚至还有消息传来,它将入股东元电机,正式进军万亿级AI数据中心市场。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为何富士康离不开中国?

其实如郭台铭一般,认为“富士康是赏饭给中国吃”的人不在少数,那为何富士康为何无法离开中国?

这其实是要看两个东西,一个是苹果的产品,一个则是中国的市场。

郭台铭凭借惊人的时代嗅觉,在90年代就开始布局深圳,让一座座代工厂拔地而起,这时的他,靠的是中国广大的市场,还有无与伦比的政策红利。

等到苹果正式将富士康当做最大的代工厂,郭台铭也迎来了事业巅峰,自己不但成为了台湾首富,也让郑州的GDP从几百亿,飙到了几千亿。

这无疑是一个“双向奔赴”,中国的时代发展机遇、时代的红利、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广阔的消费市场,都成为了富士康崛起不可或缺的条件,少一个都无法缔造“工厂帝国”。

可以说,但凡换一个国家,甚至换一个时间,富士康都无法成为富士康,成为台湾首富,更是郭台铭永远遥不可及的梦。

他却把这个梦,当做了自己努力的结果,只能说幽默。

如今郭台铭算是彻底从“美国梦”“印度梦”中清醒了,富士康从来都只有一个“中国梦”,就像鱼无法离开海洋。

中国市场给富士康赏饭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如今群雄并起,而那些崛起的企业,无不是紧靠着国家的发展,才迎来自己的崛起。

曾经的辉煌不在,优势成为了劣势,同时又面对着无数新贵崛起,郭台铭的富士康会如何应付,还等待时间的回答。

但咱们唯一能知道的是,正是中国这片土地,才让郭台铭能有口饭吃,毕竟还有太多的“赵台铭”“钱台铭”“孙台铭”,正等着入场。

结尾

郭台铭的谈判可以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毕竟他的成功来得太简单,几乎只是一次押注,就赢得全盘大胜。

可他却认为自己在给别人“赏饭吃”,着实搞笑。

当然,也只有失去,他才知道饭碗到底在谁手上!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来源:【北京商报】【新浪财经】【华商韬略】【财联社APP】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财经   中国市场   没想到   时代   中国   美国   工厂   印度   苹果   领域   美元   红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