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随着上海出梅后副热带高压的增强,最高气温可能接近40摄氏度,上海电网将迎来今夏首轮高温大考。针对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供需特点,国网上海电力采取多项措施,全力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
上海的主电网作为城市电力的主动脉,构成了上海电能供应的主干网架,确保主网电力供应的安全与稳定,是迎峰度夏保供电工作的重中之重。
6月30日,随着110千伏崇明长江改造工程的正式投运,标志着上海电网今夏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已全部竣工。今年,上海共建设了55项35千伏及以上的主干网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程,累计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14公里,变电容量达168万千伏安。这些迎峰度夏重点工程的顺利投运,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电力资源配置能力,为申城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在夯实坚强网架以确保“电畅其流”的基础上,国网上海电力积极探索,充分利用电力市场机制,着力提升高峰时段的供电能力。今年春季,上海成功与吉林、黑龙江、蒙东达成5月至12月的绿电交易,成交电量达2.02亿千瓦时。此次交易的达成,一方面有效促进了东北地区新能源的消纳;另一方面,成功开拓了吉林绿电新电源点,进一步满足了上海日益增长的绿电消费需求。同时,本次交易的电力电量覆盖了迎峰度夏的关键时期,是落实“保供应、促转型”的重要市场化举措。
国网上海电力紧盯已签订的年度中长期交易,确保迎峰度夏期间足额落实;紧抓度夏前窗口期,主动对接南方电网,协调华东分部、周边兄弟省,争取南方电网晚高峰电力资源入沪。充分利用绿电交易方式来落实优先计划、补充高峰电力;做细负荷曲线分析,统筹兼顾做好保供、稳价、绿色。
如果将主电网比作主动脉,那么配电网就更像是细密分布、连接终端的支脉和毛细血管,要做好迎峰度夏保供电,就要守牢海量的配电网设施的安全底线。国网上海电力始终致力于最小化停电范围并缩短停电时长,同时辅以馈线自动化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应用,显著增强了上海配电网的自愈能力。
近年来,国网上海电力大力推广配电自动化应用。在成功攻克5G通信接入、主站搭建、集中式馈线终端自主调试等关键技术难题的基础上,融合新一代柱上开关与5G通信技术,全面推进架空馈线自动化自愈技术,构建了“级差保护三级配合+集中式馈线自动化自愈”的创新模式。今年5月,随着10千伏茅台597配电环网的馈线自动化(FA)系统正式投运,上海中心城区配电网首次实现自愈系统在配电“主干”和“分支”网络间的双重覆盖,供电故障恢复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
预计到年底,全市将有约1000条重要10千伏架空线路具备馈线自动化自愈功能,可进一步提高整体电网供电水平。
受地理位置影响,上海每年夏季都会面临梅雨期和台风季的双重考验,且频繁遭遇暴雨、雷电、冰雹等短时强对流天气。因此,扎实做好防汛防台工作,是迎峰度夏期间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
面对今年的防汛防台形势,国网上海电力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丝毫不敢松懈。一方面,全面加强协同联动,深化政企合作,有机融入市、区两级防汛指挥体系,灾前联合政府开展隐患排查与治理,灾中协同政府高效应对突发事件,灾后积极开展受灾设备改造。强化与小区、社区等联动,督促制定供电设施应急排水、事后恢复及外接电源应急供电方案。另一方面,主动开展防汛防台用户侧检查,指导并协助交通枢纽、雨水泵站等重要用户、敏感用户提升用户自身变配电设施保障水平;针对存在措施不完善、预案不充足等情况的用户,指导其添置抽水泵、黄沙袋、挡水板等防汛防台设施,并立即整改相关隐患。
据悉,为应对迎峰度夏期间的高温挑战,满足防台防汛抢修需求,国网上海电力下辖11家供电公司供电指挥中心已全天候运行,落实24小时网格化服务机制,确保电力抢修服务迅速响应。目前,全市已部署61个供服中心、174个驻点、306支抢修队伍,配备2800余名人员、890余辆抢修车辆、64辆大型发电车及240台应急发电机,全天候待命,全力确保上海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更新时间:2025-07-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