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儿子都早逝,丈夫又太苍老,81岁刘兰芳现仍卖力商演不敢退休

人生三大痛苦其中就有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对已经81岁的刘兰芳的打击根本就不敢想!

而且俩儿子接连去世,这谁挺得住!

现在只剩刘兰芳老两口相依为命,为了生活奔波,到现在还在拼命赚钱接商演!

最后怎落的这个下场?

9月11日,当《北京日报》的记者们敲开刘兰芳家的门时,那不是一个老态龙钟的背影,而是一个精神矍铄的身影,指甲上涂着时髦的红色,腰杆挺得笔直,笑声爽朗。

她身后,是比她大四岁的丈夫王印权,头发全白,身形略显佝偻,却始终用一种温柔得能掐出水来的眼神注视着妻子。

屋内,没有金碧辉煌,只有寻常人家的温暖。老北京的旧居,三室两厅,收拾得一尘不染。

门口悬挂着端午节未摘的艾草,角落堆着南瓜和洋葱,透着一股生活的质朴。

而客厅里,没有气派的茶几,只有一张小圆桌,上面摊开的,是刘兰芳刚刚写就的评书手稿,密密麻麻的字迹,无数修改的痕迹。

“快进来坐,地方小别嫌弃。”刘兰芳热情招呼着,那底气十足的声音,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位耄耋老人。

她甚至当场拿起扇子,就着记者们的目光,即兴表演了一段基本功,只见她皓腕轻翻,扇子在她手中化作刀、剑、棍,一套基本功使得行云流水,脸不红气不喘。

这一刻,你才真正明白,何谓“宝刀不老”,何谓“艺高人胆大”。

而王印权老师,这位85岁的老伴,始终带着宠溺的微笑,静静地看着她,眼神里饱含着岁月沉淀的爱意。

本以为这般年纪,评书大师定是退居幕后,颐养天年。谁知,刘兰芳老师随手拿出的日记本,却狠狠颠覆了想象。

那哪是什么日记,分明是一本密密麻麻、安排得滴水不漏的工作行程表!

“你看这三月份,排得最满,从河北到河南,再到重庆、山东,一场接一场。”

她笑着解释,语气中带着一丝忙碌的无奈,却更多的是对舞台的渴求与兴奋。

上半年,她确实没闲着,沈阳的“曲苑流芳”专场,河北雄县、柏乡、博野的巡演,河南社旗、重庆、山东青岛的文化活动等等,

甚至还参加了“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为曲艺的守正创新建言献策。这份日程表,让在场的年轻人都自愧不如。

“累吗?”记者忍不住问。她只是摇摇头,说累是累,但充实!

每天清晨,她和王印权会把当天的工作聊个透彻。白天,她要么一头扎进评书的海洋,为演出反复打磨,要么伏案创作,笔耕不辍。

而到了晚上,这位老顽童竟然爱上了上网看穿越小说,每天还固定给喜欢的作者打赏50块钱,开玩笑说自己是金主。

“你别看那些穿越故事新鲜,其实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换了个形式,就像《聊斋》《封神榜》搁现在也是穿越嘛!”她笑着说,眼神里闪烁着对传统文化深刻的洞察与理解。

而她与丈夫的相濡以沫更令人动容,她出门时,王印权会坚持送到门口,她归来时,总能看到丈夫在门口等候,她还会给丈夫带各地的特色小吃!

这段相扶相持的感情,在三个儿子先后经历人生变故后,显得更加珍贵。

刘兰芳热爱演出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从小就开始了!她的艺术之路,如同一部宏大的评书,高潮迭起,荡气回肠。

上世纪70年代末,那是一个收音机还主宰着千家万户精神世界的年代。

1979年,刘兰芳与丈夫王印权共同整理创作的《岳飞传》横空出世,瞬间火遍大江南北,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那时,他们住在简陋的10平米小平房里,白天上班演出,晚上等孩子睡了,就趴在饭桌上整理书稿。

刘兰芳白天劳累了一天,晚上还要理顺复杂的情节,王印权常常是先睡着了,而她还在昏黄的灯光下,一字一句地修改着。

就是这样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岳飞传》,播出后创造了一个奇迹,几乎家家户户的收音机里都在播放她的评书。

街头的商店,工厂的车间,只要广播一响,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停下手头的活,静静聆听。

《岳飞传》不仅让刘兰芳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更把评书这门古老的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

随后,她又推出了《杨家将》等一系列经典作品,每一部都大受欢迎。她的评书,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善于运用各种声音技巧塑造人物,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她的表演,既有女性的细腻婉约,又有男性的豪迈奔放,开创了评书艺术的新风格。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年代,她的影响力,丝毫不亚于今天的任何一位顶流明星。

多次登上春晚,荣获“牡丹奖”等大奖,国家一级演员的称号,她实至名归。

然而,命运往往在最辉煌处布下坎坷。刘兰芳与王印权育有三个儿子,原本和美的家庭,却接连遭遇了生命中最深沉的打击。

次子王玉,是相声名家侯耀文的弟子,与郭德纲是师兄弟,在曲艺圈颇有名望。

他自幼登台,16岁加入鞍山曲艺团。和宋德全合作的《网友》、《说谚联》等作品,多次登上央视,获奖无数,前途一片光明。

可天妒英才,王玉不幸患上胃癌。经过四年多的顽强抗争,癌症转移成食道癌,最终在2023年11月10日,夺去了他年仅55岁的生命。

而这,并非刘兰芳第一次尝到丧子的苦涩,早在1990 年代,年仅25 岁的三儿子王鹏也因病离世,这也是刘兰芳的一块心病!

如今 60 岁的大儿子王岩陪伴在侧,他继承了父母的曲艺事业,在二炮文工团说快板,也曾代表母亲参加单田芳先生的追思会。

但王岩事业发展平平,收入仅够维持自己小家庭开销,不仅无法为父母提供经济支持,有时甚至需要刘兰芳夫妇补贴。

这种家庭状况让本可安享晚年的刘兰芳不得不继续奔波,她多演一场,就能多攒点钱,不给孩子添负担。

如今,刘兰芳的生活,基本上就是演出、创作、照顾老伴的三点一线。虽然辛苦,但她甘之如饴。

在她看来,评书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绝不能在他们这代人手里断了。所以,即使81岁高龄,她依然在舞台上发光发热,不仅是为了生计,更是为了传承。

还有一点也很让人感慨,屋子里仍保留一张珍贵的几十年前的老照片里,邓力群、高元钧、赵玉明、袁阔成等11位艺术界大家齐聚一堂。

而今,这张照片里,只剩下刘兰芳一人健在。

可能对刘兰芳来说,舞台就是她的精神支柱,评书就是她的生命寄托。只要还能开口,她就会一直讲下去!

编辑:小脑袋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7

标签:娱乐   个儿   卖力   苍老   丈夫   刘兰芳   评书   曲艺   演出   儿子   年代   老祖宗   河北   河南   白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