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源,具体资料赘述文章结尾)
内蒙古13人去野景点露营,山洪突来带走10条命,五个家庭一下塌了,当初羊倌都提醒过有风险,可有人没当回事,好好的周末出游变悲剧,明明有劝告在前,为啥还是躲不过这场灾难?
8月16日晚,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乌盖沟突发山洪,13名露营者瞬间被卷入洪流,截至18日,这场灾难已夺走10条生命。
仅有一名19岁女孩侥幸生还,仍有2人失联,五个家庭的“周末野营”,最终变成了天人永隔的悲剧。
事发地位于阴山山脉的乌盖沟棺材山,这里平时是干涸的河槽,两侧高山夹峙,中间地势平坦,吸引不少人来此露营。
但当地人都知道,这里是山洪多发区——上游降雨后,洪水会在10分钟内暴涨数米,裹挟泥沙、巨石形成“水墙”,瞬间摧毁一切 。
救援人员在现场看到了触目惊心的场景:4辆汽车被洪水冲得扭曲变形,车窗玻璃和轮胎散落一地,其中一辆车“从四方的变成圆的”,几乎完全报废。
河沟上游一棵需四五人合抱的大树被连根拔起,岩壁上的水痕显示,洪峰深度超过2米 。
幸存者回忆,山洪来袭时她正在帐篷里休息,突然听到轰鸣巨响,洪水夹杂着石块冲垮帐篷,3秒内就将她卷入洪流。
她死死抓住一块木板,在黑暗中漂流了四五公里,最终在戈壁滩上被搜救队发现,此时她已浑身擦伤、左腿骨折,出现严重失温症状。
这起悲剧的发生地在阴山山脉,这里汛期降雨集中,山洪来得快去得也快。露营地位于沟底,四周视野受限,手机信号还弱,预警信息难以送达。
上游降雨时,水流会瞬间汇聚成洪流,下游溪流短短10分钟内就能暴涨数米,救援人员在现场看到了扭曲的车辆、散落的零件,还有被连根拔起的大树,足见山洪的冲击力有多恐怖。
据了解,这13人来自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同一家医院的5个家庭,他们本是趁着周末相约享受露营的惬意,没想到却遭遇了这场灭顶之灾。
事发前,当地河长巡河,牧民和政府工作人员也曾劝离附近露营者,可还是有人心存侥幸,觉得雨小不会出事,没有听从劝告。
这场悲剧本可避免,事发前,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牧民甚至放羊老汉都曾多次劝离露营者。牧民刘先生回忆,16日下午5点天阴后,他看到有人躲在桥下避雨。
自己也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但“大帐篷里的人没动静”。政府防汛小组组长刘吉带队巡查时,发现两辆车准备离开,但未注意到更深处的露营者 。
更令人痛心的是,当地气象部门已提前发布山洪黄色预警,明确提示沿山区域风险极高。但部分露营者认为“雨还小”“山能挡雨”,对警告置若罔闻,这种侥幸心理,最终让10个生命付出了代价。
这并非孤例,近年来,野外露营遇山洪的悲剧频繁上演: 2022年四川彭州龙漕沟山洪致7人死亡,事发地同样是未开发的泄洪渠,游客无视“禁止下河”标识。
2025年宁夏一家四口自驾露营,遇山洪致2人失联,车辆被洪水冲走; 2025年云南楚雄10人露营被淹,消防员驾艇救援。
山洪为何如此致命?专家指出,其突发性极强,上游降雨后,山区地表径流迅速汇集,形成“短、急、猛”的洪流,往往让人措手不及,而野营地多位于河道、山谷等危险区域,缺乏预警设施,手机信号弱,一旦洪水来袭,逃生机会渺茫 。
面对频发的悲剧,我们该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坚决不去河道、山谷、山脚等山洪易发地露营。北京新规明确要求露营地坡度小于15度,远离高压线、水库下游等危险区域。
做好万全准备:出发前查看天气预报和山洪预警,携带应急物资,如防水手电、救生绳、急救包),学习失温急救、SOS信号传递等技能。 听从专业劝告:当地居民和工作人员对地形更了解,遇到劝离务必立即撤离,不要心存侥幸。
对政府而言,加强隐患排查:在野景点设置明显警示标识,安装围栏或物理阻隔,避免车辆随意进入。乌拉特后旗已启用无人机智能巡航系统,结合3D建模监测山洪风险。
此次救援出动700余人、1500余台设备,但仍面临信息获取难、地形复杂等挑战,未来需加强应急演练,提升复杂环境下的搜救能力。
普及安全知识,通过社区宣传、媒体报道等方式,向公众普及山洪危害和避险方法,从源头减少悲剧发生。
露营是为了亲近自然,而非挑战自然。当我们向往“诗和远方”时,更要敬畏自然的力量。一次侥幸、一句“应该没事”,都可能让幸福家庭瞬间崩塌。愿逝者安息,生者警醒——安全,才是最珍贵的风景。
新京报——山洪夜袭露营者致10人遇难,当天曾有人劝游客远离河槽2025-08-19
杭州日报——13人野外露营遇山洪致10死2失联,附近居民:正抽水搜救,唯一获救女孩刚高考完 2025-08-17
极目新闻——内蒙古5家人野外露营遇山洪10人遇难 现场人员:出事地叫棺材山 雨下急了就容易发山洪 2025-08-18
更新时间:2025-08-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