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生态环境信息化技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11月7日至9日,2025生态环境信息化技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信息分会在陕西省西安市成功举办。本次年会以“人工智能赋能生态环境治理”为主题,汇聚生态环境领域主管部门领导、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等专家学者以及领军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数字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融合创新与未来发展。

开幕式由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纪委书记毛剑英主持。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主任汪海洋、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郝彦伟出席活动并致辞。

汪海洋在致辞中指出,“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重点强调减污降碳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区域治理协同。规划中“智能化”提及频率显著提升,“数字化”更是首次纳入规划表述,标志着“十五五”将进入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发展、全域应用、系统治理的新阶段,为生态环境信息化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与挑战。

他介绍,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人工智能赋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已多次专题部署推进;信息中心围绕数据赋能、智慧应用、安全保障等多业务板块精准发力,建成危险废物管理系统、推进碳市场数字化,构建“3+1+N”人工智能应用体系及行业大模型。他呼吁,全国各省市积极探索、主动作为,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推动生态环境新质化事业再上新台阶。

郝彦伟表示,陕西生态环境保护既关乎地方发展,更牵动全国大局。近年来,陕西深切体悟加强陕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期望之重、责任之重、使命之重,以“国之大者”的政治自觉。坚决当好秦岭卫士、护好黄河母亲河,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他强调,陕西省将把人工智能与环境治理深度融合作为“十五五”重点任务,通过打造智能化环境监管平台,为环境治理提供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撑与决策依据。未来,将持续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在环境监测、应急处置、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关键领域的场景应用,推动全省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向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为实现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字化支撑。

主题报告环节,多位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同台分享,聚焦生态环境数智化转型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鹏城国家实验室智能计算部部长、鲲鹏领军研究院博导刘方明,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俞海,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信息中心副主任薛文婷,西安市生态环境局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副主任绳珍,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黄明祥,陕西环信恒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硕分别以《国产算力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机遇、挑战与示范应用》《中国绿色转型进展与“十五五”展望》《陕西省生态环境数智转型探索与实践》《数智重塑生态治理 赋能美丽西安建设》《生态环境大模型构建技术与应用实践》《从“感知智能”到“治理智能”:AI驱动生态环境精准治理的新范式》为题带来干货满满的专题分享,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多元思路和实践借鉴。

本次年会为全国生态信息化领域搭建了政策解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和科学技术普及的高层次平台,为“十五五”生态环境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各方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持续深化数字技术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融合创新,为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更强动力、贡献更大力量。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任婷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2

标签:科技   生态环境   技术研讨会   人工智能   陕西省   生态   中国   陕西   环境   西安市   精准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