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鸡不成蚀把米?后妈谋夺豪门家产,反被做局扛下百亿负债!



你真的以为,百亿级别的豪门宫斗,会像电视剧里演的那么肤浅吗?


在娃哈哈事件点燃了全国网友的吃瓜热情后,国内不少顶级财阀的传承往事被媒体们翻了出来大炒冷饭,其中被提及最多的就是这两年爆发的杉杉股份宫斗事件。


这家巅峰时期市值近600亿的新能源领军企业,因为创始人郑永刚仓促离世而爆发了中国商界近十年来堪称最惨烈的家族内斗,由于郑永刚没有事先做好遗嘱,外姓继母周婷凭借其诞下的三子大闹杉杉股份接班现场,在斗争斡旋近一年后,外姓周婷最终将郑永刚原定继承人郑驹从董事长的位置拽了下来,并对集团内部郑氏家族的力量展开清洗。


上面这段叙事,是大部分公众和媒体视角对杉杉股份宫斗的解读,在这段叙事里,郑氏家族成为了最大的输家,不仅百亿家产被夺,还成了舆论口中的笑话。



但事情的真相真是如此吗?


早在2024年12月周婷上位杉杉股份董事长之时,我就对杉杉宫斗事件做了最新跟进分析,当时我认为周婷的上位根本不是郑驹的斗争失败,而是整个郑氏家族的金蝉脱壳之计,周婷不是最大赢家,而是最大输家。


如今距离那期内容发布已经过了半年,我的观点不仅没有改变,反而随着杉杉破产报告披露的数据,越发坚定。


只讲你听得懂的商业故事,大家好,我是咨云君。


01


上位董事长的周婷为什么会成为最大输家?


想要理解这一点,我们还需要先厘清楚郑永刚这位传奇浙商,当初在杉杉立下的精密架构。


简单的来说,郑永刚立下的架构大致有三层,分别为杉杉控股、杉杉集团、以及杉杉股份。



先从上市公司杉杉股份说起,这是整个杉杉系的核心资产,包括锂电池材料等新能源领域的资产,每年近百亿的营收基本都在杉杉股份的框架里。


然而作为核心资产的杉杉股份,反而是郑永刚架构里最底层的存在,从股权穿透图能看到,一家名为杉杉集团的企业,通过直接和间接持有上市公司杉杉股份23.32%的股票,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而杉杉集团,又被一家名为杉杉控股的公司,以总持股64.1%的比例实际把持,从杉杉控股的股东列表来看,不难发现其实际掌控人正是以郑永刚为首的郑氏家族。


去年12月,继母周婷因同时接任杉杉控股和杉杉集团董事长一职而成为了公众眼中的内斗赢家,从我们今天梳理而出的三层架构来看,这个女人已经在事实上威胁到了郑家的核心基业。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还要说周婷是最大输家?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周婷上位时,有关郑驹的相关报道,根据多家媒体的解释,郑驹在接班后太过年轻气盛,压制不住郑永刚时代的老臣,最终意兴阑珊起了退意,想从杉杉抽身专注自己的投资事业。



这个说法有一个非常BUG的地方大家知道在哪吗?


接班人年轻气盛压不住老臣,最常见的场景是继承人仓促接班,而郑驹的接班看起来仓促,但实际上铺垫已久,一来郑永刚很早就对外指定了郑驹作为家业接班人,二来郑驹早在2015年就已经以总裁的身份参与公司经营。


2015到2024,10年的时间,一个明牌的接班人就算再蠢,他也能在内部培养起了一定的班底,足以稳住集团经营,宗馥莉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所以,郑驹的退场是主动的,有意为之,而非媒体报道的意兴阑珊,被动退场。


而他之所以要装这么一下,就是为了引周婷上钩,他要用整个郑氏最核心的资产「上市公司杉杉股份」,来让周婷主动接任杉杉集团的董事长和法人代表。


2024年11月18日,上钩的周婷通过杉杉控股公众号对外发布公告,宣布自己已经接班杉杉控股和杉杉集团董事长一职,直到全面接手杉杉集团的财务数据后,她才发现自己接过了什么样的烫手山芋。


2025年2月7日,周婷卸任杉杉控股董事长和法人代表职务,当日,在债权人的申请下,杉杉集团进入了破产重整程序。



这三个月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02


现在,让我们再次将目光放回到郑永刚设计的三层架构上,其中杉杉股份作为最底层资产,囊括了郑氏家族在明面上的主要财富,顶层的杉杉控股,作为控制平台保证了郑氏对家族财富的控制权。


中间的杉杉集团,作用是什么?


答案是融资。


作为架构的中间层,杉杉集团凭借着其手中持有的大量上市公司股份,对外进行股权质押、发债、借款等投融资动作,由于其不是上市主体,投融资动作不会反映到上市公司杉杉股份的资产负债表中,极大程度的规避了监管和舆论的关注。


除了通过金融手段变现以外,郑氏家族还以杉杉集团和杉杉控股两个平台为主体,通过投资建厂的方式吸纳资金,根据对上市公司杉杉股份的公告统计,过去三年里,其累计在张家港、广州、绵阳、眉山等地进行了超过250亿的产能扩张计划。


而所有的这些扩张计划,无一例外都是当地政府以入股杉杉集团和杉杉控股两家公司为代价而进行的。


比如,2021年3月,杉杉公布了在张家港投资约21.87亿元的偏光片项目,不久后张家港国资就持有了杉杉集团15.2%的股权;2021年8月,杉杉公布了在四川眉山投资约80亿的负极材料项目,不久后眉山创新基金同样持有了杉杉控股6.65%的股权。



这是非常典型的明股实债的投融资模式,其中仅眉山创新基金投入的资金规模就达20亿之巨,而根据杉杉集团目前涉诉信息的初步整理,地方和国资层面涉及的资金规模约为85亿。


到这里,大家应该初步了解了杉杉集团在郑永刚架构中的意义,在没有危机的时候,这就是杉杉系的融资平台,而在危机爆发时,被郑氏家族牢牢把控的杉杉集团又能迅速的化做金融变现器。


在过去一年里,郑驹又或者是郑氏家族,利用这个平台抽走了近百亿元资金。



根据杉杉集团在被裁定破产后发布的2024年公司债券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综合收益由2023年的4.3亿骤降至-159亿元,其中信用减值损失高达98.5亿,资产减值损失高达60.6亿。


除此外,报告还披露,公司未收回的非经营性往来占款和资金拆借规模由年初的19.66亿飙涨至年末的111.87亿,其中,由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及其他关联方所造成的占款达到了95.25亿元。



24年7月,在持续不断地非经营性占款后,杉杉集团出现债务危机,同一时间公司董事会成员开始频繁变动,包括庄巍、袁航、杨峰和陈光华在内的多名成员退出,其中,杨峰是郑永刚的外甥,陈光华则是杉杉系多年的财务负责人。


庄巍和袁航不清楚他们和郑驹的具体关系,但两人均曾在郑永刚治丧委员会名单中出现,这几乎就是一场郑氏家族大撤退。


2024年11月,周婷接棒董事长上位,根据媒体报道,郑驹在卸任后长居日本,至此金蝉脱壳完成。


后面的故事大家也都看到了,周婷上位后公司债务危机全面爆发,在短短三个月内就走向破产。



我知道年迈的创始人仓促离世,外姓后妈借肚谋夺家产的叙事很符合大众心目中的狗血电视剧走向,但现实终归是现实,百亿豪门的水比绝大多数人想象中,要深的多。


在整个事件里,我个人认为周婷最小看的人不是郑驹,而是他的丈夫,郑永刚!


这位传奇浙商凭借着对资本和规则的驾轻就熟,在离世两年后,为他的后代们上了最后一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1

标签:财经   后妈   家产   豪门   集团   股份   家族   眉山   上位   董事长   架构   上市公司   输家   外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