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渝东北的群山褶皱间
藏着一座小镇——
奉节永乐镇
它将地理的灵秀
历史的厚重与传说的浪漫
交织成独特的画卷
每天了解一个重庆地名
今天跟着小布丁走进
奉节永乐镇

永乐镇大坝村。图源:奉节头条
永乐镇,位于奉节县东部
东邻巫山县大溪镇
南接新民镇、鹤峰乡
西连安坪镇
北与白帝镇、永安街道、朱衣镇隔江相望
永乐镇之名,源于永乐渡
清光绪时期的《奉节县志》中
便有关于永乐渡的记载:
“小林子渡、永乐渡,在南岸后山,
两渡相距里许,川楚通衢。”
寥寥数语
勾勒出永乐渡在当时的交通地位

永乐镇大坝村航拍 朱松/摄
而关于永乐渡的由来
还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
据传,清代鲍超前往巫山庙宇镇巡视
途经大渡口时,因无舟可渡
只能涉水而过,其过程艰辛异常
鲍超深感百姓渡河不便
遂指令地方设立渡口
此后,这里便有了渡船
行人过河从此不再需要踩水
既安全又方便,人们感到满意快乐
“永乐渡”之名便由此而来
承载着当地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也为永乐镇的历史添上了温情的一笔
在岁月的沉淀中
永乐镇孕育了众多璀璨的文化瑰宝
瞿塘峡摩崖石刻便是其中之一

瞿塘峡摩崖石刻。图片来源: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在瞿塘峡的崖壁上
有一片超壮观的“露天书法长廊”
——瞿塘峡摩崖石刻
从南宋到民国
路过的文人、官员甚至船夫
都喜欢在这里刻几句心里话
写首小诗、留个大名
堪称古代版“到此一游”

孟良梯。图源:白帝城瞿塘峡景区
与瞿塘峡摩崖石刻的笔墨书香相映成趣的
是白盐山绝壁上那道神秘的“天梯”
——孟良梯
孟良梯在白盐山的绝壁上
过去,人们在瞿塘峡中只能远远观望
只见绝壁上凿有许多方形石孔
孔深一尺
宽0.26米,高0.23米,孔距1米
自上而下呈“Z”字形
一直排列到高不可攀的峭壁中央
这些石孔,被称为“孟良梯”
现存方孔65个

孟良梯。图源:白帝城瞿塘峡景区
说起孟良梯
还有一段非常动听的民间传说
孟良是历史演义小说《杨家将》中的一员大将
传说北宋名将杨继业北方戍边
屡立战功,后被奸臣所害
据说,他死后
尸骨就埋在这白盐山巅的“望乡台”上
他属下大将孟良听说后
便独自一人,趁着月色
在这绝壁上开凿石孔
攀缘而上想取回尸骨
不料石孔才凿到半山腰
被山间寺院中一个和尚发现了
那和尚假装鸡叫,孟良以为天快亮了
停止了打孔,原路返回
后来他发现上了当,怒不可遏
抓住那和尚捆绑起来
将其倒吊在前面崖前的石壁上
久而久之,和尚变成了一块石头
人们称之为“倒吊和尚”,现已淹没水中
《中国悬棺葬》一书的作者陈明芳认为
“孟良梯”是为了安放悬棺而开凿的

乌云顶观景。王传贵/摄影
乌云顶位于七曜山东端
东起长江三峡夔门右岸白盐山
西到奉节永乐丰收村
区域内峰峦叠秀
南宋王十朋命名为胜己山
山上有清同治年间文峰塔
作为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文峰塔承载着永乐镇人的记忆与情感
过去是人们登高祈福之地
如今已成为标志性景点
从长江之畔的地理要冲
到永乐渡的温情命名
从历代行政建制的变迁
到摩崖石刻、孟良梯、文峰塔的古迹遗存
每一处景观都蕴含着文化的密码
在时光流转中
静静诉说着属于这座小镇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5-11-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