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阿森
编辑|杨勇
来源 | 氢消费出品
ID | HQingXiaoFei
提起海澜之家,这个与“男人的衣柜”深度绑定的老牌A股服饰企业,前不久向港股发起冲击。
代言人从印小天、杜淳,再到周杰伦、张颂文,如今再到年轻演员曾舜曦,海澜之家总试图用大众服饰的价格,来把握男装潮流,从而占领国民男装的市场高地。
但服饰行业总在变,海澜之家多年不变的ODM(代工)模式,将设计研发环节外包,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调性模糊,已经很难对抗市场冲击。
“一件经典款卖10年”,当男性消费者更爱穿更具科技感的户外和轻商务,海澜之家由于设计跟不上潮流,就不免成了40岁以上男人的审美,成了一年逛一次的“爸爸的衣柜”。
(图源海澜之家微博)
在国内门店数不断减少、存货不断增多的困境下,或许全力冲向海外,会是这个“男人的衣柜”新的增长极。
遭遇关店潮,三年白干?
今年8月底,海澜之家公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总营收为115.66亿元,同比增长1.73%;净利润为15.80亿元,同比下降3.42%。
财报显示,主品牌上半年营收为83.95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72.58%,虽仍是核心驱动力,但同比减少5.86%,为近三年同期最低。
在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1%的背景下,海澜之家主品牌表现显著弱于行业平均水平。
门店收缩,是优化经营成本的直接手段。
截至今年6月底,海澜之家单品牌门店总数为5723家,半年内减少110家,门店数回落至约三年前水平。
随着传统门店租金、人力等固定成本持续攀升,线上渠道被服饰品牌们寄予厚望。
但海澜之家线上业务的增长,从营收上看并没有很足。
今年上半年线上收入23.08亿,收入占比仅为20.57%,虽同比增长4.36%,但增速较去年同期的47%已大幅放缓。
在库存方面,海澜之家的问题更加棘手。
今年上半年,海澜之家库存余额攀升至102.55亿,较去年同期增加7.02亿元,存货周转天数高达323天,严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图源海澜之家微博)
海澜之家的业绩下滑,还与男性的消费偏好,转向面料更具科技感的户外和轻商务品牌密切相关。
轻户外风格男装,通过多场景的穿搭设计,更防风防水、透气速干、抗菌抑臭的面料选取,精准匹配了男性对功能性、社交性和消费实力展现的多重需求,正成为越来越多男士的选择。
今年上半年,报喜鸟旗下户外品牌乐飞叶(Lafuma)营收增长20%,雅戈尔非并表的合资品牌HELLY HANSEN借力户外赛道,增速达127%。国产户外品牌伯希和,更是在2022年至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16%。
职场着装规范正向着轻松、舒适方向演变。今年二季度男装电商中,轻商务风西裤、POLO衫等品类销量增长显著。
今年上半年,利郎旗下LESS IS MORE轻商务男装营收同比大涨31.8%,对集团营收占比也首次提升至31.8%。
反观海澜之家,虽然近些年也不断尝试拥抱年轻人和科技化,也推出了“远行冲锋甲”“墨羽轻壳皮肤衣”“山澜迎风裤”等科技新品,但因不直接把控设计研发,还是被供应商“经典款”和“大众款”的设计思路牵着鼻子走,从而导致品牌的转型难和转型慢。
二代接班,早不只是男人衣柜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除主品牌外,海澜之家其他业务线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其中,团购定制业务实现13.43亿元营收,同比增长23.70%,但毛利率仅剩40.36%,同比减少3.25个百分点。
旗下女装品牌OVV、潮流品牌黑鲸(HLA JEANS)、婴童品牌英氏(YeeHoO)等,总体营收为15.00亿,同比增长65.57%。
这一高增长表明海澜之家的多品牌战略已初步见效,通过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主品牌的下滑。
回望海澜之家的发展,这个由周建平于1988年在江苏江阴创立的小纺织厂,最初仅有18名工人,通过专注精纺业务,精准把握市场,三年内营收便破亿。
2002年,周建平创立“海澜之家”品牌,致力于做“男人的衣柜”,首创“量贩式自选男装”模式,颠覆了传统男装的销售。
2014年,海澜之家借壳上市,市值突破800亿,成为“A股男装第一股”。
2020年,海澜之家的权柄正式交到二代周立宸手中。公开资料显示,周立宸出生于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金融系。毕业后,先是在上海挚信资本工作,2012年回到海澜之家,随后出任集团副总裁。
(图源网络)
接班之后,周立宸就推动了海澜之家向“多品牌、全品类”的发展转变,让海澜之家不止做“男人的衣柜”。
早在2017年,周立宸就推动海澜之家收购轻奢女装品牌OVV,开始孵化潮流男装品牌黑鲸(HLA JEANS),并收购英氏婴童(YeeHoO)44%的股权。
2021年,海澜之家获得奥地利运动品牌HEAD(海德)中国独家授权,进入滑雪、网球等竞技运动领域。2022年,海澜之家对标无印良品,推出家居生活品牌海澜优选生活馆。
2023年,海澜之家旗下英氏(YeeHoO)成为精品婴童品牌Nuna中国内地总代理,开始进军高端婴童市场。
同年,海澜之家开始代理销售阿迪达斯产品,并推出性价比产品线FCC系列,同时利用自身渠道优势助力阿迪达斯拓展下沉市场。
截至今年上半年,海澜之家授权代理的阿迪达斯门店数量已达529家,且这些门店主要分布在下沉市场。
除了不断收购新品牌和开拓新受众外,周立宸还极力推动海澜之家在数字化管理、情感营销、门店效能优化、科技赋能产品等多领域的突破。
(图源海澜之家微博)
在周立宸的带领下,2017年海澜之家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出首家海外门店,正式开启出海探索。
截至今年上半年,海澜之家海外市场门店数增至111家,较去年年末增加10家。
今年上半年,海澜之家海外地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42%。
据了解,海澜之家正积极推进出海,在立足东南亚的基础上,将于2025年下半年有序推进中亚、中东、非洲市场布局,并预计在悉尼开出澳大利亚首店。
显然,这个中国男人的衣柜,在二代周立宸的经营下,有着想把衣服卖给全世界男人的野心。
抓住海外,就抓住新蓝海?
除海澜之家外,今年上半年国内头部上市男装企业中,雅戈尔、报喜鸟、利郎、七匹狼和九牧王营收均有所下降,上述企业除九牧王外,净利润也都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同比下降1.43%;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2.92%。行业亏损面扩大,运行效率进一步下降。
而今年上半年服装累计出口734.6亿美元,同比微降0.2%,降幅持续收窄。新兴市场中,拉美、非洲市场分别增长13.8%和12.3%。
在国内市场不景气的当下,国产男装品牌出海发展,或许能锻造新的业绩增长极。
公开资料显示,东南亚六国人口为6.8亿,鞋服市场规模逼近500亿美元,约为中国的六成。其中,马来西亚,人口规模3406万,16至28岁的年轻消费者约有575.9万。
在东南亚,互联网渗透率超过75%,但电商渗透率仅有10%左右,远低于中国国内,因此在东南亚线下卖服装,可以说为蓝海市场。
今年上半年,安踏海外业务流水同比增长超过150%,中国以外全球市场占比近30%,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渠道拓展上,安踏因地制宜,在东南亚核心商圈开设旗舰店并拓展电商平台;在中东及非洲,零售网络已覆盖多个国家;在北美及欧洲,进驻主要市场渠道,并即将在美国洛杉矶比弗利山庄开设北美首家旗舰店。
虽然海澜之家本次港股上市,未明确披露具体募集资金规模,但资金用途已明确将聚焦于供应链升级与海外门店拓展。
(图源海澜之家微博)
目前海澜之家在海外的111家门店中,有78家店都在东南亚,且78家里有50家都是开在商场一楼整层的超级大店。
在东南亚,海澜之家还针对当地市场,设计了一些东南亚专供款,陈列、销售占比为20%至30%。
值得关注的是,在海外海澜之家还保持着较高溢价。比如,一件海澜之家基础款T恤,在淘宝旗舰店的价格不到100元,而在马来西亚的门店能卖200至240元。
毫无疑问,在国内市场承压的当下,海澜之家抓住海外市场,就相当于抓住了新的增长蓝海。想要做好海外市场,海澜之家还需多方发力。
在供应链层面,海澜之家要加速区域化深度布局,在中亚、中东等潜力市场建立本地分仓与生产基地,在缩短补货周期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物流时效。
在销售渠道上,还要采取分层策略,在核心商圈打造“HLA Concept”旗舰店的同时,也要深耕集合店和折扣店,形成多层次的销售体系。
在产品打造上,还需深度适配区域需求,如考虑中东地区消费者对服饰的防晒需求,使产品更贴合当地市场。
港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成熟的资本市场和多元化投资者群体,能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企业海外业务扩张提供充足资金支持,降低财务成本并增强抗风险能力。
此次上市港股,海澜之家能进一步对接国际资源,为未来拓展欧美、东南亚等市场奠定基础,深化全球化布局、提升国际品牌形象。
在全力冲向海外的同时,海澜之家还需兼顾好国内市场的精细化运营和品牌价值深耕。今年业绩的再度下滑,就是国内市场敲响的警钟。
唯有内外均衡,海澜之家才能成为真正的“世界男人的衣柜”。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