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造神”陷阱,央视专访,揭开了“格斗中医”石铭的真实现状

文|小洛川儿

编辑|洲洲影视娱评


她是UFC格斗之夜澳门站的冠军,八角笼里凭实力捧起金腰带。

她是坐诊中医院的医者,白大褂下为患者把脉治病。

“格斗中医”石铭,靠这反差身份成了流量焦点。

网友把她夸成“全能大神”,甚至神化她“能打又能治百病”。

可这“造神”狂欢背后,石铭真有这么完美?

她平衡两领域时,就没有普通人的难?

央视专访走进她的日常,揭开了“格斗中医”石铭的真实现状。

01 反差身份点燃流量狂欢

在UFC格斗之夜澳门站的赛事中,石铭的表现堪称“高光名场面”。

面对经验丰富的对手,她在第三回合顶住压力,以一记干净利落的高扫踢KO了对手。

成为当晚最受瞩目的黑马。

比赛结束后,她身披国旗庆祝的画面迅速刷屏。

不少体育博主转发赛事片段,点赞量轻松突破百万。

而当“格斗冠军”的身份之外,网友发现,赛场上敢打敢拼的石铭,日常会在昆明的某家医院,穿白大褂、写病历、给患者针灸的样子,与八角笼里的强悍形象形成强烈反差。

“能打擂台还能救死扶伤”“文武双全的天花板”等评价层出不穷。

甚至有营销号剪辑她的比赛与坐诊画面,配上“现实版江湖侠医”的标题。

自其“中医”标签被曝光后,热度更是呈几何级攀升。

单条视频播放量破亿,石铭的个人社交账号粉丝量也在一周内暴涨三百万。

而央视专访没有聚焦“神化标签”,反而用镜头记录了石铭最普通的日常,揭开了反差身份背后的真实底色。

02 褪去光环的“双面”生活

“哪有什么天生能打,不过是摔出来、打出来的”,石铭在专访中笑着说,语气里满是对格斗的热爱,也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

她从10岁开始接触跆拳道,先后习练过跆拳道、散打、摔跤等,后来转型综合格斗,每天要进行6小时高强度训练。

拳套磨破了十几副,身上的旧伤更是不计其数。

早期参加低级别赛事时,没有赞助商支持,她只能自己承担路费和住宿费,甚至曾因训练受伤,躺了半个月才能下床。

别看石铭有着中医身份,背后是其多年的专业积累。

他曾说:“中医讲究敬畏,不能因为自己有点名气就马虎。”

显然,哪怕是“格斗冠军”在这里也没什么“特权”。

石铭的爷爷是老中医,受家庭影响,她从小就跟着认药材、背经络。

后来考上中医药大学,系统学习中医理论,毕业后先在医院实习两年,才敢独立坐诊。

如今除了备战赛事,她每周会在中医门诊坐诊3天。

接诊的多是颈肩腰腿痛的普通患者,遇到复杂病症,她还会主动请教爷爷或行业前辈。

至于“格斗与中医的关联”,石铭也给出了实在的答案。

中医的经络知识帮她更好地了解身体发力原理,训练后用针灸、推拿缓解肌肉酸痛,恢复效率比单纯休息快很多。

而格斗带来的“抗压能力”,则让她在面对患者焦虑情绪时,能更沉稳地沟通。

但她强调“两者是互补,不是叠加buff”

自己从不敢说“靠中医能快速恢复伤病”,也不会用“格斗技巧证明中医有用”,“两个领域都要靠专业说话,不能混为一谈”。

03 为什么我们爱给人贴“完美标签”

石铭的“被神化”,并非个例,而是当下流量时代的典型缩影。

究其原因,“反差感”击中了大众的猎奇心理。

在大众认知里,“格斗”是热血、强悍的代表,“中医”是温和、传统的象征。

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身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本身就充满话题性,容易引发“打破固有印象”的讨论热潮。

“民族自豪感”也成了“造神”的推手。

近年来,中国选手在国际格斗赛事中逐渐崭露头角,石铭的夺冠让不少人看到“中国力量”的崛起。

而中医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本身就自带情感共鸣。

当“中国格斗”与“中国中医”结合,很容易让大众产生“为国争光”的代入感。

进而不自觉地放大她的优点,忽略其局限性。

但“造神”的危害也显而易见。

对大众而言,过度神化会误导认知。

有网友因为石铭的“格斗中医”标签,认为“练格斗能强身健体,看中医能治所有病”,甚至盲目模仿她的训练方式,或放弃正规治疗找“民间中医”。

对石铭本人来说,光环也是枷锁。

专访中她提到,曾有患者抱着“格斗冠军推荐的药肯定有效”的心态来就诊,让她压力巨大。

“怕自己达不到别人的期待,也怕耽误人家病情”。

其实,褪去“格斗冠军”和“中医”的标签,石铭只是一个为热爱奋斗的普通人。

她会因为训练太累不想起床,也会因为患者的病症而发愁。

这些“不完美”,非但没有削弱她的魅力,反而让她更显真实可爱。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这样的公众人物。

既要肯定她在格斗领域的坚持与成绩,认可她在中医行业的专业与敬畏。

也要明白,没有谁是“全能大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与短板。

不必为了满足心理期待,强行给她套上“完美人设”,更不该因为某一个标签,就盲目追捧或过度苛责。

就像石铭在专访最后说的:“希望大家关注我的比赛,也关注中医,但别把我当神,我就是个努力把两件事做好的普通人。”

这份清醒,值得我们深思。

对他人少一点“神化”,多一点客观。

对自己少一点“滤镜式期待”,多一点理性,才能让我们在流量浪潮中,不迷失方向。

央视网|[面对面]石铭:医生与格斗

央视网|独家记录|“格斗女中医”石铭正式签署UFC合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3

标签:体育   专访   陷阱   央视   中医   现状   真实   石铭   反差   患者   大众   身份   标签   赛事   冠军   流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