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孩卖冰棍遭遇霸王餐,大人“逗小孩”的尺度在哪里?

将小孩逗哭,仿佛大人就赢了,事后轻飘飘来一句:“不就是逗逗他吗?”让人心里不舒服的同时也反省,“难道是自己太敏感了?”这样的事情是不是经常发生呢?这不,前段时间就发生了这样一则新闻,这次网友的评论可不是轻飘飘的一句话了。

【#3小孩卖冰棍遭遇霸王餐#】#男子吃完仅剩2支冰棍称要第3支才付钱# 2025年7月27日(发布),贵州,三个小朋友卖冰棍,冰箱里只剩最后两支,顾客吃完两支后非要拿到第三支才付钱,小朋友无奈只好报警求助,最后路人都看不下去了。


而这件事在评论区中,“这不是逗小孩,是欺负人”的声音压倒性刷屏,当成年人以“开玩笑”的方式对孩子进行了言语或者行为上的施压,那这场“逗弄”已经失去了原本的边界成为了一场真正的欺凌。


成年人的恶趣味正在摧毁孩子的安全感

“你妈妈不要你了”

“再哭就要被狼叼走了”

“压岁钱我帮你存着,等你长大之后给你”

……

这些话是不是家长或者身边的大人经常对孩子说的呢?

也许你的出发点只是为了让孩子听话,也可能只是为了一笑,甚至很多人是觉得孩子可爱想要逗弄一下,但是殊不知,这些话语正在摧毁孩子的安全感。


儿童心理学研究早已证实:6岁前的孩子无法区分“玩笑”与“真实”,他们会将成年人的“逗弄”信息直接内化为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

当你说出“你妈妈不要你了”的时候,孩子内心相信了,就会产生恐慌,焦虑,从而引发对周围环境的不安全感;当你调侃孩子“你真胖或者真笨”的时候,孩子内心会产生自卑感,如果不及时调整,这种感觉伴随着孩子长大,就会让孩子小心翼翼,从而形成讨好型人格。

“压岁钱我帮你存着,长大之后给你”,这句话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对孩子说过,但是有几个是真正还给了孩子呢?当你的承诺没有兑现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摧毁孩子对你的信任,从而影响对他们和对社会的信任感。

贵州卖冰棍的孩子在报警时说“他一直欺负我们”,这种无助感正是安全感被破坏的直接表现。


“逗弄尺度”的三大红线,成年人必须守住

不拿孩子的弱点开玩笑:错误示范:“你怎么这么笨,这都不会?”

不否定孩子的真实感受:错误示范:“这有什么可怕的,胆子真小!”

不用欺骗/恐吓制造“玩笑”:“再闹就让医生给你打针!”

逗弄孩子可以,但一定要注意尺度,守住这三大红线,以对待成年人的态度尊重孩子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贵州三个孩子在警察到来后,仍哭着问“我们是不是做错了什么”——这句充满委屈的话,值得所有成年人反思。孩子的世界简单而纯粹,他们不需要成年人用“玩笑”来“锻炼抗压能力”,只需要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尊重:你的一句鼓励,可能成为他未来对抗挫折的勇气;而一次恶意的“逗弄”,或许会在他心里留下多年难以愈合的伤疤。

别让“逗小孩”成为压垮孩子安全感的稻草。真正的成年人,应当用理性和善意守护孩子的天真,而非用“玩笑”摧毁它。毕竟,一个社会对待孩子的态度,就是它文明的底线。

#家庭教育##头条创作挑战赛##聊聊孩子教育##亲子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4

标签:育儿   小孩   冰棍   尺度   大人   孩子   成年人   安全感   贵州   玩笑   压岁钱   红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