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周琳子 通讯员 夏雯雯
9月3日,温州举行全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大会,会上发布了由中共温州市委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委员会办公室、温州市教育局联合发文的《温州市“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下称,三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温州将构建多层次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明确通识课程各学段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同时,为提升学科教师在人工智能教学领域的应用力,温州将市、县、校联动开展学科教师“AI素养提升”专题研修和AI应用力全员培训。
温州市市府路小学南校区开展人工智能课程,学生用脑电波控制制作爆米花。受访者供图
作为全省唯一入选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名单的地级市,温州市自2021年以来,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教育。2022年2月,温州制定《温州市中小学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实施方案》,实施“五个一”工程,即学校要有一支AI团队、一门AI课程、一个创新项目、一个品牌活动、一个智能空间,探索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现有国家级基地(试点)2个、省级试点区3个、省级试点校33所、市级人工智能教育示范校136所,正在开展实验探索的中小学共计944所。
此次出台的三年行动计划聚焦高质量普及学生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高水平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高标准迭代人工智能基础环境、高起点服务地方产业升级等五方面,提出到2027年,培育市级及以上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试点区6个、试点学校50所;AI赋能“教、学、管、评、研、服”典型场景县域、高校全覆盖,全市形成100个可复制、可推广的AI赋能教育教学创新案例、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
到2027年,学生人工智能教育初阶课程全覆盖
文件中与学生最为息息相关的莫过于人工智能教育课程进校园。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构建多层次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研制并实施《温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实施指导意见》,明确通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课时安排及教学建议,各学段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分层推进初、中、高阶人工智能课程建设,开发地方课程案例库。其中,初阶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中阶课程面向有兴趣的学生开展项目化拓展教育,高阶课程面向具有较强学科基础和跨学科思维的学生开展跨学科融合创新教育。到2027年,中小学初、中、高阶课程学校覆盖率分别达100%、60%、20%,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覆盖率达100%。
瓯海区实验小学推出三阶人工智能课程。温州市教育局供图
为进一步支持人工智能教学活动开展,温州将依托国家、省级相关教学平台及资源的同时,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合作,迭代升级“温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平台”,集成教师备授课、课程资源、编程创作、AI训练等功能,全面支撑人工智能教学常态化开展。
为了解学生学得如何、学校教得如何,温州还将研制中小学生AI素养监测指标,将AI素养纳入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力评价,并通过常态评测科学评估学生对AI的理解及应用能力。将AI素养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全面且有个性地成长。
学科教师全员培训“AI素养提升”和应用力
人工智能进校园,教师是关键。为高水平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温州提出提升管理者执行力、研训员引领力、学科教师应用力、人工智能教师教学力。目前,温州已组织人工智能骨干教师研修班、课程与教材研究项目组,培训骨干教师共计218人次,面向信息学科教师开展人工智能嵌入式培训,受训教师已超2000人次,到2027年教育管理人员、研训员、学科教师培训覆盖率要达100%。
针对学校管理者,温州启动“智治领航”计划,将AI素养提升纳入教育管理者岗位培训必修内容,市、县、校联动,提升教育管理者的“智治”意识和“智理”能力,计划到2027年培养80位领航校长。
提升研训员引领力,持续深化“培训者培训”和学科指导师“孵化研修”项目,推动研训员“AI+教研”“AI+师训”创新实践,提升研训员引领教师运用AI技术辅助教学、教研的能力。
温州中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出品的“温中AI答疑”。受访者供图
提升学科教师应用力,市、县、校联动开展学科教师“AI素养提升”专题研修和AI应用力全员培训,在中小学教师90学时培训、高校继续教育学时(教师教学发展)等项目中嵌入AI技术应用培训,重点培养一批能熟练开展AI深度应用研究的领航教师和骨干教师,打造温州市教师AI研修中心、研训共同体和高校AI素养培训基地。
提升人工智能教师教学力,市、县、校联动,以“学科培训+骨干轮训”的形式,培养一支具备AI意识、AI知识与技能、AI社会责任、跨学科课程开发及创新教学实践能力的AI教师队伍。
到2027年,温州要培养500位学科领航教师和10名人工智能领域“产业教授”。
各区县至少建设一个高标准人工智能体验中心
让AI科普教育无处不在,温州还提出高标准迭代人工智能基础环境,政企家校社合力,共同参与AI场馆建设,各地至少建设一个高标准“智慧AI体验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区域建设若干个分中心,实现城乡、校际间资源统筹与配置。
与此同时,推进校园AI空间迭代升级,每校至少打造一个AI学习空间。支持高校探索建设未来学习中心、虚实融合实训中心等,至2027年,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学校覆盖率不低于85%。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乡村公益行”活动进永嘉。温州市教育局供图
丰富人工智能交流活动,鼓励市、县、校联动举办“科创文化节”“AI设计与应用大赛”“温州AI产业探秘研学”等活动。常态化开展AI教育“乡村公益行活动”等活动,以“AI大咖说”“AI名师课”“AI互动秀”等形式向薄弱学校和区域送教、送研。
今年以来,温州市教育局会同市科协、在温高校、科技企业等,先后赴永嘉、文成、洞头等地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乡村公益行”活动,深受欢迎,计划3年内覆盖30所未来乡村学校,每次活动“服务一校、带动一县、辐射全市”,有效填补城乡教育的数字鸿沟。
“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新时间:2025-09-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