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
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
全面抗战爆发后,海盐产区相继沦陷。
1938年3月,国民政府令川盐增产加运,自贡民众同仇敌忾,冒着日机17次轰炸,积极开凿新井、填锅设灶,盐产大增。抗战八年,自贡盐总产量以及盐税收入均占全国四分之一左右。
据史料记载,1942年,在全国“节约现金救国运动”中,自贡“人不分男女,民不论贫富”,倾其所有,踊跃捐款。
其中,自贡盐工们捐款购买了“盐工号”、“盐船号”两架飞机,学生捐“青年号”飞机一架。著名盐商、旭川中学校长余述怀慷慨解囊,现场捐款一千万!整个“节约现金救国运动”,当时仅23万人口的自贡市,共捐款1.2亿元,以及金饰796件,黄谷2210石。那场全国“节约现金救国运动”,无论是献金总额、人均献金数额、个人献金最高额,自贡均为全国之冠。
《自贡市政府公报》创刊号为16开本、142页,于中华民国二十九(1940)年9月出版,是为庆祝自贡市成立一周年而编撰的。
封面书名由时任市长曹任远亲笔题写,同时加盖有其私人印章,封面左边竖排盖有一枚红色“泸永师管区司令部”印章,说明该书曾经为该部使用。
当时正处于抗战时期,内有许多鼓舞人心的口号插页,如第74页采用醒目大字刊发:“抗战是死里求生,投降是亡国灭种”。该书主要内容有发刊词、自贡市区全图、市政府筹备之经过、市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府二十九年度施政计划等。
在二十九年度市政计划之建设专栏中,专门提出建抗敌阵亡将士纪念堂的规划,原文如下:
“本府奉令建筑抗敌阵亡将士纪念碑。经本市党政军联席会议议决,拟将本市釜溪公园(现彩灯公园)体育场内曾被炸毁之礼台,建抗敌阵亡将士纪念堂,以垂不朽,而示永远,并由本府设计制图……纪念堂中,拟立碑镌文,叙述阵亡将士勋业伟绩;堂之正面,远观略似古代元帅帽式;其堂座及柱与顶之构造,概取直线边沿;堂为正方形,宽长俱四公尺四寸;两翼各为游廊,长三公尺、宽两公尺;堂座高出地面一公尺零五分;两廊十级,堂柱凡十,均用青石磨光砌成;堂顶凡五层,顶端竖立国旗,自顶至地高七公尺七寸(推测寓意“七七事变”)。综计该堂所需材料,以石最多,砖次之,木料较少,定于本年度开工建筑,以符纪念抗敌阵亡将士之旨。”
该规划还配发了比例尺为1:100的自贡市抗敌阵亡将士纪念堂立面图和平面图。
或许是经济原因,或许是相对于沦陷地区,自贡牺牲的抗日烈士较少,或许是当时的市政府将纪念碑升格为纪念堂未获批准,已经有详细设计方案的自贡市抗敌阵亡将士纪念堂最终未能修建,令后人遗憾。但该规划见证了自贡市在建市之初就对纪念抗日烈士工作非常重视,为今人称道。
自贡解放纪念塔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930年,当时作为自流井的“釜溪公园”一部分。公园最初名为自流井“釜溪公园”,园内矗立着一座塔,塔上刻有“釜磎公园纪念碑”的字样。
1941年,为了缅怀富顺县的杰出人物谢持(字慧生),釜溪公园被正式更名为“慧生公园”,与此同时,公园内的塔碑也改刻为“慧生先生纪念碑”。
1945年9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胜利,自贡市迎来了它的英勇历史的纪念时刻,塔上的铭文再次更改,纪念抗战全面胜利。
自贡市蜀光中学的老校友王举孙分享了老照片中的线索,这些照片提供了那一段历史的珍贵见证。
1950年,被正式命名为“自贡市解放纪念塔”,成为历史的见证与时代的烙印。塔的设计被改为一个通高12.5米的球体,其上立有和平鸽,象征着自贡市的和平解放。
对于抗战历史,自贡是没有忘记的,1997年,自贡设立自贡抗日战争警示碑;
自贡抗日战争警示碑位于自贡市盐都植物园松柏园,1997年9月18日正式揭碑,成为盐都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感召市民、矢志进取的具有地标意义的爱国丰碑,将永远地矗立在城市的记忆里,激励自贡人民奋力前行。
沿着山坡拾级而上,抗日战争警示碑清晰可见,火焰形的红色碑体,中间是金色的抗日战争警示碑七个大字,在青山松柏之间显得格外庄严。
2013年春,自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将建设自贡抗战纪念碑列为第55号建议后,专家组对自贡抗战中大量的文件、文献、图集、影像等史料,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类、研究,五易其稿,最后确定从“增产、赶运、大轰炸、献金、输将、建市”等六方面来展现自贡在抗战中的特殊贡献。
新建自贡抗战纪念碑位于自贡市南湖公园内,2015年9月1日正式揭碑,成为盐都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感召市民、矢志进取的具有地标意义的爱国丰碑,将永远地矗立在城市的记忆里,激励自贡人民奋力前行。
纪念碑由一块主碑、纪念碑以自贡人民万众一心,全民抗战为主题,七块副碑组成。主碑由“众”、“一”两字概念构成一座横式碑体,表达自贡人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在第二战场抗战的主题。
中心碑由“众”、“一”两字构成,周围有七块副碑,记录着自贡的部分抗战史料。
“众”为白色的,代表了自贡的“盐”。字形呈三角形,高三米。“一”用黑色的大理石横卧,表现一心一意的执着。
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
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