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65亿,千家门店,潮宏基靠什么成为珠宝界黑马?

今年9月12日,潮宏基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这一步,是他们多年来走出国内、加速国际化的重要动作。

这家公司来自广东汕头,由父子俩创办。父亲廖木枝早年在潮阳做黄金加工,儿子廖创宾从小跟着做生意。1997年,父子俩一起创立了潮宏基。靠K金和珠宝起家,靠品牌连锁扩张,在A股上市,成了国内首家上市的连锁珠宝企业

截至2025年中,潮宏基的年营收达65亿元,市值约135亿元,全国已有1542家门店。

很多人把它称为“黑马”,但也有人质疑。靠加盟模式铺门店,能不能撑得久?海外扩张,是布局还是噱头?“东方文化”的概念,是品牌核心,还是营销手法?

这些疑问都存在,但潮宏基为什么能跑出来,背后确实有它的依据。潮宏基在2024年上半年收入41.02亿元,同比增长近20%。但结构上非常清晰:珠宝一项就占了97%的收入。

公司过去几年尝试过多元化,包括在2008年到2014年间,用近14亿元高溢价收购女包品牌FION;2016年又投资了思妍丽,还涉足美妆、电商、医美平台,但效果都不算出色

但从2018年开始,廖创宾逐步回归主业,关闭部分自营门店,减少对非核心板块的投入。把资源集中在珠宝业务上,是潮宏基重新跑起来的关键一步。

门店破千,86%以上是加盟店,扩张快但毛利低。现在全国总门店1542家,其中加盟店1337家,占比86.7%。

这种模式让公司快速铺开了市场,但也带来毛利压力。加盟渠道的毛利率不到17%,还不到自营门店的一半。

不过,潮宏基并没有停留在低价高量的打法上。它在品牌端持续加码,推出了多个子品牌,比如“潮宏基|Soufflé”主打礼品珠宝,门店已经扩展到60家,还有CHJ·ZHEN臻、C·vol等尝试培育钻石等新方向。

在2025年,潮宏基的动作中,海外业务是一个明显的重点。他们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泰国曼谷、柬埔寨金边和西港等地开出了店。而且不是光试水,已经有直营和加盟两种模式同时推进。

在年报中,公司还提到,已经投入研发海外进销存系统,支持多币种、多汇率运营,方便海外销售和采购。

廖创宾在招股书中明确提出,到2028年底前,公司计划在海外开设20家自营店。他的团队也透露,下一阶段将重点布局新加坡中央商务区,目标是在3到5年内让海外业务收入占比突破10%。

而过去几年,潮宏基围绕东方文化做了不少产品开发,比如“花丝·风雨桥”“如意”“御青瓷”等非遗系列,还有“瑧金臻钻”“梵华”等高克重产品。

这些系列并不只是文化符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产品线。公司还联合独立设计师一起开发新品,形成了品牌差异化。

为了吸引年轻用户,公司也推出了很多IP联名的产品,比如布丁狗、人鱼汉顿、线条小狗、黄油小熊这些授权珠宝系列,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一定热度。

这种“东方+现代”的产品结构,一方面延续传统文化元素,另一方面也跟上了流行趋势。它不是单纯靠文化概念撑品牌,而是把文化转化成了设计风格和产品卖点。

现在周大生和周六福的门店数量都超过4000家,从规模上看是潮宏基的两倍以上。但潮宏基并不追求极致扩张,而是采用“选点深耕”的方式。

它在北京、成都、西安、武汉等地的SKP商场开设门店,与万象系商业体合作,提升品牌形象;同时又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稳步扩张加盟网络。

在产品结构上,潮宏基主打K金珠宝,强调设计感和文化特色,而不是传统的足金款。这种策略让它在核心消费人群中建立了自己的品牌识别度。

从1997年创业,到2025年准备赴港上市,潮宏基经历了扩张、尝试多元化、再回归主业的完整过程。它的增长是建立在对市场节奏的判断、对品牌结构的调整、以及对海外机会的把握之上的。

65亿元的年营收,135亿元的市值,1542家门店,这些数据背后,是一套稳中求进的打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9

标签:时尚   宏基   黑马   珠宝   品牌   海外   公司   文化   核心   加盟店   模式   主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