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中国决不妥协,36万亿美债还不上,特朗普决定铤而走险

新官上任,用关税战作为政治噱头,将中美关系极化到新阶段,这种“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也终将自食恶果,“反噬自身”

美国国债的扩张过程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其增长既有长期结构性因素驱动,也受到重大事件的短期冲击

在2023年10月美债突破33万亿美元后,以每天220亿美元、每小时9.15亿美元的速度攀升,2024年利息支出达1.1万亿美元,占财政支出16%。且预计在2025年超过军费和医保总和。时间来到2025年,美债已经突破36亿美元大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0%,仅2025年到期的美债都达到9.2亿美元,其中6月单月到期6.5万亿美元。面对庞大的美债及利息,借新还旧成本高昂不但增加了融资成本,而且使财政赤字负担更重。国库有没有钱。各种不利条件下,特朗普政府为了应对36万亿美元的美债危机,采取了多种手段试图转嫁债务压力,核心策略围绕债务重组、关税威胁和金融胁迫展开。

一:铁拳开路下的关税战

面对36万亿美元的债务,特朗普一上任就向以中国为主的国家打起了关税战,试图通过关税来补足债务危机。

关税施压下的美债将何去何从

特朗普发动全球关税战,对中国加征34%-125%关税,对全球75个贸易伙伴设立10%“最低基准关税”,对贸易逆差国实施更高的税率,声称是为了保护美国工业免受不公平竞争,例如对越南加征46%的关税,对欧盟部分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为了缓解国内各方带来的压力,特朗普做出了除了中国暂缓其他国家关税90天的离谱行为,。这样的霸权行为表面宣称为了消除贸易逆差,实际上是为了迫使贸易伙伴购买美债或者接受债务重组。威胁中国若不增持美债将继续提高关税,试图将贸易逆差转化为债务融资需求;

令人触目惊心的36万亿美元的国债,财政赤字接近GDP的7%,关税也被视为快速增收的手段,通过这种方式想有效的缓解债务危机,与特朗普所说的想通过关税使制造业回流却大相径庭,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用关税增收来弥补债务造成的危机。

二:面对关税战中方的反击

不畏强权就是中国在关税战最好的证明,面对特朗普政府关税的强制手段,中国没有退缩,迎难直上。所以在关税战升级的背景下,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操作成为双方博弈的关键领域之一。中国不惹事儿,但是也不怕事儿,也从来不打无准备的“仗”。

1.持续减持美债

未雨绸缪证实描述中国在关税战中的先见之明,中国字2018年开始就持续减持美债,到2025年4月,持有美债的金额已经从1.31万亿元降至约7590亿美元,创14年来新低,这一举措既是应对美债信用风险降低的避险措施,也是对美国关税政策的有效反制手段。而且中国在美债到期高峰前后减持,形成对美债再融资的施压。中国这种循序渐进“温水煮青蛙”方式的减持美债,对于美国财政来说无疑于“雪上加霜”。

2.“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中国不断增加黄金储备量,到2025年黄金储备达到7370万盎司,同时通过“一带一路”数字人民币国际化也在积极推动人民币的跨境结算,减少用美元结算的依赖性。

三:事与愿违的关税战

1. 市场信心受挫

特朗普的关税战加剧了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投资者担忧美国通胀失控及债务风险上升,导致美债作为传统避险资产的地位动摇。由美债引起的借贷成本的增加,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3.86%飙升至4.49%,30年期的则突破5%,创1982年以来最大涨幅。每上升1%也就意味着美国政府将增加360亿美元的财政支出,更是入不敷出增加财政压力。

2. 杠杆交易爆仓加剧波动

日本对冲基金等机构通过杠杆押注美债价格,但关税战引发的市场恐慌导致债券价格暴跌,触发保证金追缴和强制平仓,进一步放大了美债市场流动性危机。

3. 系统风险隐现

各国因为关税战对美债安全性产生质疑,中国、日本、俄罗斯等持续减持美债,沙特、巴西等专项欧元或黄金储备,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跌破50%。同时美债作为美元信用核心抵押物的地位受损,若贸易逆差因关税战失去美元盈余,美元的海外买方市场将崩溃,美元的支配体系也会瓦解。

4. 内部矛盾激化

美联储和财政部的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特朗普的一言堂行为甚至做出替换美联储主席的威胁言辞。而特朗普的政策本质是短期危机的转嫁,长期可能加速美国信用体系崩溃,若果美债流动性彻底枯,美元霸权或将进入系统性解体阶段。

四:舆论引导稳局面

面对中方循序渐进抛售美债的措施,美财长贝森特多次公开表示“中国没有大规模抛售美债”,试图通过这样的喊话减少因中国抛售美债对美国市场的影响,特朗普政府也声称与中国达成和谈,达成中美贸易协议。

五:结语

在贸易战中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美国试图通过这种方式遏制中国的发展,试图把强权手段用在中国身上,事实证明是行不通的。特朗普的应对措施本质上是危机驱动型策略,通过关税政策的战术缓解短期国债带来的金融压力,但是解决不了美债信用危机的结构型矛盾。其政策的朝令夕改不断削弱市场信心,形成进一步的恶性循环,长此以往,美国反而需要再重塑全球贸易规则与维护金融霸权之间寻求平衡。而中方的未雨绸缪,持续的战略定力使特朗普政府的博弈空间日益缩短。

信息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2025-05-01

央视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1

标签:财经   铤而走险   中国   关税   美元   美国   债务   贸易   危机   逆差   国债   手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