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汗就多,这是提示肾虚?还是脾虚呢?今天一次讲清楚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一运动汗水就像关不住的水龙头,很多人第一个念头就是自己是不是虚了。

要么是肾虚,要么是脾虚。

身边的亲戚朋友,个个也都成了半个“老中医”,听风就是雨,各种各样的说法堆了一大堆。但真要问清楚,谁也说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大汗淋漓这件事,比大多数人以为的复杂得多,不是脾虚就是肾虚这么简单。

身上出了汗,到底是哪块出了问题,得一层层剥开来看。

脾虚和肾虚,听起来像是差不多的毛病,但细挖下去,根本不是一回事。

脾是气血生化之源,管的是运化水谷、升清降浊,简单说就是负责吃进去的东西转化成身体能用的营养。

脾一虚,人就容易吃不香、拉肚子、疲倦、舌头发白。

汗出多,也是脾虚的一个表现,但那个汗往往是偏“黏腻”的,稍微一动就一层湿汗,整个人像裹了层湿毛巾,湿气特别重。

肾虚的人,大多汗是冷汗,动一动就虚脱一样,满头冷汗直冒,而且晚上睡觉也容易出汗,叫做盗汗。

肾阳虚的人,动不动就怕冷、四肢发凉,汗多而且带着一股无力感,肾阴虚的人,身体偏热,五心烦热,动一动更是汗如雨下,但那种汗,发出来是带着燥热的。

有人说,看汗的性质就能判断脾虚还是肾虚。这种说法对了一半。

汗只是表象,背后的机制才是关键。光凭汗的多少,是断不出具体是哪虚的。要从整个人的气色、脉象、舌苔、精神状态一起去看。

光盯着汗,跟盯着天上飞过去一片云猜天气差不多,没啥意义。

很多人一运动汗多,根本不是脾虚也不是肾虚,而是肌肉里储存的能量物质不够了。

医学上叫做糖原耗竭。糖原储存于肌肉之中,其为人体最为直接的能量来源。

一项覆盖了1万名青壮年人的调查发现,运动中汗量大的,有超过68%的人体检时各项脏器功能完全正常。

反而是那些运动不怎么出汗的,查出来代谢问题、慢性炎症的人比例更高。

这项调查数据,狠狠打了脸“汗多就是虚”的传统观念。

从中医角度来看,汗液属津液,津液靠气血推动。气虚的人,津液调控不住了,才会汗出过多。

但气虚,不止是脾的事,也牵涉到肺。

肺气不足,毛孔关不住,汗就漏个不停。所以一个常年过敏性鼻炎、气喘的人,运动一流汗,首先要怀疑的不是脾,也不是肾,而是肺。

有人喜欢用脾虚和肾虚来解释一切,这本身就是问题。真正虚的人,不光是汗多,整个状态是拉垮的。

眼睛无神、声音发飘、走路发飘、记忆力下降、性欲减退,这些才是肾虚的底色。

而脾虚的人,脸色偏黄,容易水肿,小便不利,舌边有齿痕,这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不是汗多那么简单。

再深挖一层,大量出汗其实最应该怀疑的,不是脾虚,也不是肾虚,而是神经系统的问题。

我们人体出汗,是交感神经控制的,这是我们身体中一个重要部分,万万不可忽视。

交感神经一旦失调,不管脏腑怎么样,汗都会乱出。

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长时间处于高压、焦虑状态,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者日益增多。

动不动就满头大汗,脸红脖子粗,一测血压都是偏高的。

数据支持这一点。2021年国内一项关于慢性焦虑与自主神经功能的研究表明,焦虑患者中,有72.5%的人存在多汗问题,其中48.3%是运动后明显加剧。

这表明,汗出过多与心理压力、神经失调之间的关联,较之于其与脾肾的关系更为紧密。

所以,汗多这事,别一上来就扣“虚”的帽子。

特别是年轻人,大多数不是虚,是生活习惯太差。

熬夜、咖啡、能量饮料,乱吃乱喝,把交感神经搞得像上满了发条,一动就爆汗,跟脾肾半毛钱关系没有。

真正的脾虚或者肾虚,都是慢慢熬出来的,不会突然一夜之间爆发。那种一运动就汗流不止,又没其他明显虚弱症状的人,十有八九是自主神经出问题了。

想要改,靠补药补品没用,得改作息,得锻炼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切换能力。

比如规律作息,减少高糖高脂饮食,做深呼吸训练。这些,比什么六味地黄丸、参苓白术散靠谱多了,我们可以多加尝试。

汗,某种程度上,也是身体跟外界交流的一种方式。汗出的多少,质量,气味,都是身体在讲故事。

听懂了,才能对症下药,促进我们的身体健康发展。听不懂,乱补一气,最后补坏了脾肾,得不偿失。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些人汗多,并不全是坏事。

尤其是代谢旺盛的人,比如长期运动的人,本来基础代谢率就高,汗也就多。

如果强行用中药去“收汗”,反而会压制正常代谢,结果搞出新的病来。抑制出汗,就像堵河流,表面看水静了,底下早就积成臭泥塘了。

所以,一汗多,不急着补,先看看自己的体质,看自己的生活方式。运动出汗多,是好事还是坏事,不能一刀切。

很多人运动时汗多,是因为喝水太少了。水分匮乏时,血浆渗透压会升高,身体出于本能,欲借出汗之举降低渗透压。

换句话说,汗多是因为身体在努力自救。补充水分,尤其是电解质水,反而能减少异常出汗。

补充水分,尤其是电解质水,反而能减少我们身体的异常出汗。

很多健康书上都没有提过这个细节,但这是基础生理学知识。

肌肉运动时,乳酸、无机磷堆积,如果没有充足水分稀释代谢物,汗腺会被迫加班加点排泄。

汗,不光是水,还有钠、钾、氯等离子。如果只靠清水补充,不补电解质,反而越喝越脱水,汗越出越多。

总结下来,汗多这事,离脾虚肾虚很远,离生活习惯和基础代谢近得多。搞明白了,就不会一出汗就慌了神。

那么,有没有一种情况,运动汗多,既不是脾虚、也不是肾虚,也没有自主神经失调,而是身体在释放隐藏疾病信号的呢?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吴梦甜.哪种情形的大量出汗应被视为健康问题?[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8,(01):55.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6-30

标签:养生   提示   身体   交感神经   津液   电解质   水分   自主神经   糖原   渗透压   焦虑   肌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