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死活不上学?别硬扛!聪明家长都这么做

文|洪生鹏

你家那个曾经乖巧的孩子,现在是不是一提学习就翻脸?

作业不写,学校不去,整天窝在房间打游戏、刷视频,叫他吃饭都像在催债?

你急得睡不着,可他却一脸“关我什么事”。

这不是个例,而是不少家庭正在经历的“青春期风暴”。


青春期遇上厌学,就像两股风暴撞在一起。

孩子身体在长,脑子在变,情绪像过山车,可大人还用小时候那套“骂两句、逼一逼”的方法,结果只能是——

越管越反,越催越躺。

很多家长第一反应是慌:

是不是我哪里做错了?

是不是他交了坏朋友?

是不是老师没管好?

可你有没有想过,孩子不是突然“废了”,而是他被压得太久,终于撑不住了。


他不想上学,不是因为懒,而是他觉得学不会、没意义、没希望。

在学校,成绩差被看不起;

在家里,一开口就是“你看看别人”;

朋友圈里,别人家孩子都在进步,只有他原地踏步。

久而久之,他干脆关上门:

你们爱说啥说啥,我反正不听了。


这时候,

你越是逼他回教室,

他越是觉得:

你们只在乎成绩,不在乎我。

你可能会说:

“不逼他,难道让他天天打游戏?”

可问题是,你越禁止,他越沉迷。

因为现实里他得不到认可,只有游戏里能赢、能升级、能被队友喊“牛”。

那不是逃避,是他在找点“我能行”的感觉。

那怎么办?别急着“纠正”,先搞懂他。

第一,先别急着解决问题,先重建关系。


很多家庭的问题,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亲子关系已经破裂。

你一开口就是学习,他一听就烦。

那不如先停一停,

找个机会,

不带目的性地聊点别的:

“最近看什么剧?”

“你小时候最爱的那个动画,你还记得吗?”

让他感觉到:

你关心的是他这个人,不是他的分数。


然后,找个平静的时候,试着说:

“我看得出来你很累,是不是真的特别不想去学校?能跟我说说吗?”

别打断,别反驳,只听。

你听懂了,他才愿意开口。


第二,允许“暂停”,但要有节奏。


可以和他商量:“你现在很难受,不想去学校,我理解。但咱们不能一直这样,得一起想办法。”

比如,先在家调整几天,

每天做三件事:

起床、吃早餐、做一点点学习任务。

重点不是“必须上学”,而是“你还在参与生活”。


然后一起制定“小目标”:

坚持三天不熬夜,奖励一次家庭聚餐;

完成一次作业打卡,陪他买一个想要的配件。

用“小赢”帮他找回掌控感。


第三,帮他找回“价值感”。


很多孩子厌学,是因为在学校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那就在家里给他机会:

让他负责一次家庭采购,教弟弟妹妹背单词,或者养一盆植物并记录生长。

当他做成一件事,眼神会亮,自信就回来了。

第四,别把“学习”当唯一标准。
你总说“不学习将来喝西北风”,可他现在最怕的就是“将来”。不如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累,但我会陪你。”他需要的不是压力,是后盾。

第五,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别觉得看心理老师是“丢脸”。很多孩子不是不想学,是被焦虑、抑郁困住了。早点干预,不是失败,是智慧。学校心理老师、正规心理咨询机构,都可以成为你们的帮手。

第六,父母先稳住自己。
你焦虑,孩子更焦虑。你一看到他不学习就暴躁,他只会更想逃。试着每天给自己几分钟深呼吸,提醒自己:我的孩子不是我的面子,他是我最亲的人。

第七,别孤军奋战,找“同盟”。
和老师沟通,不是为了“告状”,而是了解孩子在校状态;和其他家长聊聊,你会发现,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有时候,一句“我家孩子也这样”,就能让人松一口气。

第八,接受“慢”,才是真正的快。
别指望“谈一次话就变好”。孩子的转变,往往是“反复—进步—再反复”。你得有耐心,像等一株植物发芽,你浇了水,不代表明天就开花。

第九,重新定义“成功”。
不是只有考上重点高中、上大学才算成功。有的孩子开窍晚,有的擅长动手,有的就是对书本没兴趣。可他只要愿意尝试、愿意沟通、愿意慢慢走,就是进步。别用单一标准,毁掉一个孩子的全部可能。

第十,给他一点“选择权”。
从小到大,他的人生全是被安排的。现在,试着让他参与决定:周末去哪、晚饭吃什么、要不要换学校、想学点什么技能。当他感觉到“我能决定”,才会愿意“我来负责”。

对此,怎么看?跟往常一样,谈谈我个人的两点看法:

第一,青春期孩子厌学,不是“叛逆”,而是“求生”。

他用不上学、不沟通、不合作的方式,是在保护自己最后一点尊严。

他不是不想好,是太累了。

真正的教育,不是逼他回到轨道,而是帮他重建内心的秩序。

第二,亲子关系,永远比成绩重要。

你可以逼他考上重点高中,但如果他心里没有光,将来还是会塌。

宁可他慢一点,也要让他知道:无论怎样,家都是他的退路。

孩子不是你的作品,他是独立的生命。他现在在挣扎,不是为了气你,是为了活下来。你看见他了,他才愿意往前走。

别用“别人家孩子”去刺伤他,他已经在黑暗里走了很久。蹲下来,看看他的眼睛,说一句:“你是不是太累了?没关系,我在这儿。”

你不是在逼他上学,你是在陪他找回勇气。这,比任何分数都重要。

#家有青春期厌学的孩子,该怎么办?#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育儿   死活   青春期   聪明   家长   孩子   厌学   学校   老师   家庭   焦虑   作业   将来   成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