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说美肤】肤若凝脂,面若桃花!本栏目由广东省中医院陈达灿教授团倾力打造,定期推送皮肤相关知识及养颜攻略,欢迎持续关注!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意为终止,处暑的到来意味着将逐渐告别夏热炎热,迎来一丝秋凉。“秋老虎”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的35℃以上的天气。《清嘉录》载:“土俗以处暑后,天气犹暄,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处暑后暑气消散大约要18天,之后我们才将迎来凉爽的秋季。夏秋换季,随季护肤,方能从容度秋。
《黄帝内经》云:“秋三月,早卧早起,使志安宁”。秋季养生应当早睡早起,尽量23点前入睡,保持愉快的心态,不轻易生气,与他人和谐相处。秋季与肺气相应,肺主温养人体肌肤皮毛,因此想要秋季护肤的朋友们应当以养肺为先。
一道靓汤
秋梨汤
梨被誉为“百果之宗”,秋季所产的梨,被称为秋梨。梨,性凉,味甘,归肺胃心经,具有润肺清胃凉心,化痰止嗽,养阴濡燥之效。《本草纲目》中记载,梨能“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
夏季炎热,容易让人心烦,多汗,汗出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容易伤人体的阴液,导致皮肤干燥。秋梨不仅能祛除身体内的夏季余热,而且能滋补夏季损伤的阴液,从而润泽皮肤。秋梨还能润肺是化解秋风干燥的天然良方,《随息居饮食谱》称秋梨为“天生甘露饮。”现代研究表明梨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 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紫外线引发的氧化损伤,延缓皮肤衰老,减少黑色素生成,改善暗沉。一个梨有8-10毫克维生素C,适量服用维生素C具有抗衰老、淡化黑色素、减少油脂分泌,增加皮肤弹性等美容作用。
做法:秋梨2个,洗净切块备用,待1000ml清水煮沸,再放入秋梨块、冰糖,小火炖煮15-20分钟即可。
秋梨汤,虽然可以祛除梨的凉性,但脾胃虚寒的人不能多喝。
如果没有时间煲汤,可以每天吃两个秋梨, 洗净生吃即可。另外,食用秋梨最好距离正餐1-2个小时,以免影响到正餐的营养吸收。
秋季保养
护肤秘诀
1.面部清洁:秋季干燥,干性皮肤的朋友,如果没有用特殊的化妆品可以选择用清水洗脸,或含润肤成分的洗面奶,避免过度清洁使皮肤干燥、紧绷。
2.全身保湿:秋风凉燥,也不易闷痘,可以使用比夏季更长效的润肤霜。
3.坚持防晒:秋天凉爽,但紫外线依然强烈,需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或暴晒,备好遮阳帽、防晒口罩、防晒伞等物理防晒,或涂抹防晒霜等化学防晒。防晒霜一般用SPF15即可。
4.早睡早起:顺应秋季昼夜平衡的规律,尽量23点前入睡,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加重皮肤负担,导致暗疮、黑眼圈。
5.舒缓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态,不轻易生气,与他人和谐相处。
6.适度运动:适当运动,如散步、晨练等温和运动,增强皮肤代谢。
7.注意添衣:秋季昼夜温差大,需避免着凉,换季后天气凉爽,注意及时添衣。
8.均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
团队介绍
广东省中医院特应性皮炎团队组建于2004年,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医药防治特应性皮炎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病种负责人为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广东省名中医陈达灿教授。团队目前有专职科研人员7名,其中博士4人,硕士2人,专业背景涉及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中药学、免疫学等,具有多学科合作合理的人才结构和梯队。
特应性皮炎专科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拓展病种,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重点专科之一,广东省中医药强省建设专项——中医优势病种突破项目(特应性皮炎)的唯一皮肤科病种承担单位。团队先后获得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资助,牵头发表标准/指南4项,主编高等教材7部及专著18部,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
初审 | 王军飞
审核 | 张靓雯
审定 | 陈佳佳
更新时间:2025-08-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