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热爱出门旅游已深入骨髓,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可以不吃、不喝、不消费,但是绝对不可以不旅游。
所以旅游行业基本不受消费低迷的影响,自疫情结束之后,一直处于一种极其繁荣的状态。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出游 56.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4.8%,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5.75万亿元,增长17.1%;入境游客1.32亿人次,增长60.8%,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增长77.8%。
在这种行业背景之下,宋城演艺一年一个脚步,逐步回血复苏,虽然与整个行业相比节奏慢了点(也确实存在特殊原因),但好歹也算是摆脱了前几年的阴霾,恢复到了一个相对正常的状态。
按照2024年年报数据,全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4.17亿,同比增长25.49%;净利润10.49亿,同比增长1054.18%;扣非净利润10.32亿,同比增长1268.86%;ROE上升至13.67%,回到了10%的及格线之上。
如果与疫情前相比,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已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2.53%、78.28%、84.45%。
复苏固然是可喜的,但是反过来看问题,当下依然要和五、六年前去比业绩,多少令人感到有些尴尬。
特别是2025年一季度,仅实现营业收入5.61亿、净利润2.46亿、扣非净利润2.4亿,分别同比+0.26%、-2.18%、-3.88%,又再度出现了停滞迹象。
为何迟迟恢复不到2019年以前的水平呢?按说公司旗下的游园数量及规模比2019年增多了不少,理论上讲盈利能力只会更强,而不应该是变得更弱。
其中的原因,我想很可能在于IP的老化。国人虽然爱旅游,但也需要不停地有新鲜元素来刺激,宋城那三板斧多少还是欠缺点魅力,严格说它并不是中国版的迪士尼。
从下表可以看到,过去的三大支柱杭州宋城、三亚千古情、丽江千古情相比2023年均处于下滑状态,收入分别下降了2.71%、8.66%、9.71%,意味着老项目的饱和迹象非常明显。
真正高增长的其实是西安、上海等地的新开景区及电子商务手续费、设计策划费这些衍生收入。
显然,这种状态会挫伤市场对成长性的预期,因为如果老项目不给力,仅依靠新项目驱动将变得很难。
道理很简单,旅游产业是高资本支出项目,并且异地复制成功机率也只有50%,一味靠高举高打不断新开项目,不但风险大,且效率极低。同时,电子商务、设计策划这些衍生收入也是治标不治本,它们实际上高度依赖于景区产业本身的强大吸客能力。
最好的状态其实是老项目保持适度增长,然后新项目作为新增长点,时不时驱动一下高增长,不断增添信心,使得市场一直保持不错的高预期(如2020年之前的境况)。
由于现在这种预期明显不复从前,因此反映到股价之上就是持续低迷,即便业绩相对于凄风冷雨的2022年修复了不少,但是股价方面仍然看不到太大的起色。
不过,好处在于宋城自上市以来这么多年,终于进入了合理区间,如果以2019年的13.4亿净利润为基准(随时间推移,大概率可以恢复至2019年之前的水平),当前总市值对应下来只有18倍PE。
当然,一定还是会有人吹毛求疵说不算很便宜,如果成长性不再,还可以更便宜。
但是在我看来,这个价格起码已经不贵,有不有更低谁也说不准。成长性这东西很多时候是随心理预期而变化的,国人的旅游热情摆在这里,只要稍微有像样或者超预期的表现,立马又会变得完全不一样。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更新时间:2025-05-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