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死回生!FF熬完纳斯达克监管期,首批交付箭在弦上,能卖爆吗?

FF又活了。

当纳斯达克的合规通知书像高考录取通知书一样送到FF手里时,整个新能源圈都炸了锅——这个被戏称“PPT造车界的不死鸟”,在纳斯达克的“高考复读班”蹲了一年后,居然真的“考上大学”了。更刺激的是,紧接着就官宣“融资到账”,说钱够首批量产交付,还要加快AI技术开发。翻译成人话:之前吹的牛,这次好像要成真了?

但老粉都知道,对FF和贾跃亭来说,“拿到录取通知书”从来不是终点——毕竟从2014年成立至今,他们拿过的“录取通知书”(融资协议、合作意向书、量产时间表)能绕地球半圈,可真正到“开学报到”(量产交付)那天,永远都是“家里有事,下周再来”。这次合规通关+融资落袋,到底是“大学新生报到”,还是又一场“复读班开学典礼”?咱得掰开揉碎了说。

一、合规通关:不是“毕业”是“补考及格”

先搞清楚一个事:纳斯达克的“合规监督期”不是什么荣誉勋章,更像是“留校察看”。2024年FF因为财报披露延迟、内部控制缺陷被纳斯达克扔进“监管小黑屋”,要求一年内整改——这就好比学生考试作弊被抓,老师说“给你一年时间补作业,补不完就退学”。现在FF说“作业补完了”,纳斯达克点头“及格了”,仅此而已。

但及格不代表优秀。翻下FF的“违纪档案”:2018年被做空机构指财务造假,2020年因关联交易不透明被SEC调查,2022年股价跌破1美元差点退市,2024年又因内控问题进监管期。这“前科”比某些网红的黑料还多,纳斯达克这次放行,更像是“看在你态度还行,再给次机会”,而非“你已经是个成熟的上市公司了”。

更关键的是,合规通过的核心条件之一是“解决内控缺陷”。FF这次具体改了啥?公告里说“完善了财务报告流程”“加强了董事会独立性”——翻译过来:之前可能存在“老板一支笔”乱签字、财务数据“拍脑袋”的情况,现在请了新的财务总监,董事会里塞了几个不沾亲带故的独立董事。但懂行的都知道,这种“整改”就像给漏水的船补窟窿,补了表面的洞,底下有没有暗缝,只有开船的人(贾跃亭)自己清楚。

二、融资到账:救命钱还是“过家家”?

最让网友兴奋的是“融资到账,满足首批生产交付资金需求”。但老粉看到这句话,DNA都动了——2017年FF说“融资10亿美元,2018年量产”,结果钱花哪儿了?2019年说“中东土豪投了20亿,2020年肯定交车”,车影呢?2022年又说“PSAC借壳上市融了10亿,2023年交付”,最后变成“资金不足,延期到2024年”。这次的“融资到账”,会不会又是“狼来了”?

扒开融资方背景,更有意思。公告没说具体是谁投的,只含糊其辞“多笔融资”。但业内消息说,大头可能来自“老熟人”——之前跟着贾跃亭投过乐视的几家资本,还有中东某主权基金的“零花钱”。这些钱与其说是“投资”,不如说是“赌徒的最后一把筹码”:反正已经亏了那么多,不如再扔点钱,万一成了呢?

更关键的是“资金用途”。FF说“满足FX Super One首批生产交付”,但首批交付多少辆?公告没说。参考新势力常规操作,首批交付通常是“象征性100辆”,成本可能只有几亿,融资如果真有“几十亿”,剩下的钱干嘛?“加快AI相关技术开发”——翻译:继续搞PPT。毕竟“AI技术”这四个字,在新能源圈比“区块链”还好用,既能吹估值,又不用立刻兑现,简直是“融资万金油”。

三、量产交付:从PPT到方向盘,还差100个“下周回国”

FF的量产时间表,堪称“汽车圈的月经贴”:2018年说“年内交付”,2019年说“明年肯定行”,2020年“受疫情影响延期”,2021年“供应链问题”,2022年“资金不足”,2023年“测试没通过”,2024年“等合规通过就开工”。现在合规过了,融资到了,总该交车了吧?

但造车不是搭乐高。从图纸到量产,要过五关斩六将:供应链(电池、芯片、电机够不够)、工厂(天津工厂据说还在“装修收尾”,生产线调试好了吗)、测试(碰撞、续航、智能驾驶这些国标过了没)、售后(全国网点有几个,坏了找谁修)。这些环节,FF一个都没公开过“实锤”——最近流出的“量产车间视频”,仔细看能发现机器臂都没动,像极了“摆拍”。

更扎心的是用户态度。当年喊着“FF 91是未来汽车”的粉丝,现在要么开上了特斯拉,要么转投了蔚来。剩下的“死忠粉”,评论区里一半是“老贾加油,等你回国开车”,一半是“再信你一次,这次别让我朋友圈嘲笑我”。而普通消费者更直接:“一个连老板都不敢回国的公司,车坏了我找谁维权?”

四、贾跃亭的“信用修复战”:从“老赖”到“企业家”有多远?

FF的所有问题,最终都绕不开一个人:贾跃亭。这位“下周回国”梗的原创者,身上背着“失信被执行人”“债务超百亿”“关联交易掏空乐视”等标签,堪称“商界信用破产第一人”。现在FF合规融资,本质上是贾跃亭的“信用修复战”——他想证明:我不是骗子,我只是“走得慢了点”。

但市场买账吗?看看网友的段子:“贾跃亭说‘融资到账’,相当于渣男说‘我会改’;说‘量产交付’,相当于渣男说‘这次是认真的’;说‘加快AI技术’,相当于渣男说‘我以后只对你好’。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更现实的是,就算FF真的交付了,用户敢买吗?万一开了半年公司黄了,售后找谁?零件去哪换?这就像买二手房不敢买“法拍房”——不是房子不好,是房东的“前科”太吓人。贾跃亭要修复信用,光靠“合规融资”没用,得先把百亿债务还了,或者至少回国面对债权人,而不是躲在海外发微博:“感谢纳斯达克,感谢投资人,FF加油!”

五、新能源赛道:FF的“差异化”是真创新还是“新瓶装旧酒”?

退一万步说,就算FF解决了资金、量产、信用问题,它能在新能源赛道活下来吗?现在的新能源市场,早就不是2014年FF成立时的“蓝海”了。特斯拉Model S杀到30万区间,蔚来ET9带着“天枢架构”炸场,小鹏XNGP已经能在无高精地图的城市里自动变道,理想L9把家庭用户拿捏得死死的。FF的FX Super One,拿什么跟这些“卷王”打?

FF说“靠AI技术”。具体是啥?公告说“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整车OTA”——这不就是所有新势力都在做的吗?特斯拉有FSD,蔚来有NAD,小鹏有XNGP,FF的AI技术是比他们快10倍还是准10倍?没数据,只有PPT。

还有定价。FF 91之前传售价200万,FX Super One据说也要100万起。这个价位,用户为什么不买保时捷Taycan、奔驰EQS?人家有百年品牌背书、完善的售后网络、成熟的供应链。FF的“高端”,更像是“高价”——用高价掩盖自己在品牌、售后、供应链上的短板,这不是差异化,是“自嗨”。

六、资本的“豪赌”:他们到底在赌什么?

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资本还愿意投FF?难道他们不知道贾跃亭的“前科”?不知道量产的风险?不知道新能源赛道已经卷成红海?

答案可能很扎心:资本不是“信贾跃亭”,是“信FF的壳”。FF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就算造车不行,这个“壳”也值几个钱——可以卖壳给其他想上市的公司,或者搞“反向并购”,把资产装进壳里割韭菜。之前就有资本靠“炒FF股价”赚了钱:2022年借壳上市时股价从10美元炒到20美元,然后悄悄套现离场,留下散户接盘。这次合规融资,可能又是一波“割韭菜”的前奏:先拉股价,再讲故事,最后套现走人。

当然,也不排除真有资本“赌未来”。毕竟新能源+AI是风口,万一FF真的成了“汽车界的iPhone”,回报率能翻100倍。就像当年孙正义投阿里,没人看好,但他赌赢了。现在的FF投资人,可能也在赌“万分之一的奇迹”——反正钱不是自己的,输了不心疼,赢了就封神。

结语:FF的故事,是梦想还是泡沫?

FF通过纳斯达克合规期,融资到账,看起来一片大好。但对真正关心新能源汽车的人来说,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方向盘能不能摸到,车钥匙能不能拿到,开在路上安不安全。

贾跃亭总说“让我们一起,为梦想窒息”。但消费者不需要“窒息的梦想”,只需要“能开的汽车”。FF的合规和融资,就像给沙漠里的人递了一瓶水——解渴,但能不能走出沙漠,还得看他往哪个方向走,走得快不快,以及这瓶水是不是海市蜃楼。

最后送FF一句话:别再发微博说“感谢支持”了,有这时间,不如直播拧一颗螺丝——毕竟,拧螺丝的声音,比任何PPT都响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4

标签:科技   纳斯达克   箭在弦上   起死回生   融资   量产   新能源   特斯拉   资本   前科   股价   信用   赛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